一切终将黯淡 只有你才是光茫-----王阳明篇

作者: Cathy在教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23:19 被阅读76次

每每想写王阳明,却总觉得自己对这个圣人知之甚少,不敢轻言。

最早认识他是从初中的政治课上,课文上引用了他的那首“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这首诗的名字是《蔽月山房》,王阳明作这首诗时年仅十二。这也是他第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老师模糊的讲解了一下他的心学理论,年少的我不知所云。只依稀记得是什么中国古代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世人评阳明

后来通过《明朝那些事》得知他的生平事迹,这位“正德年间第一牛人”,那句发自肺腑点评”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让人印象深刻。在看遍明朝猛人猛事之后仍然带给我极大的震撼。

之后渐渐淡忘了他,直至看到民国的学术大家对他推崇备至,忽然心生疑惑,百度了他的名字,印入眼帘的是如下一段话:

王阳明是有史以来最受中外伟人推崇的心学大师,他不仅是与尼采齐名的伟大哲学家,更是与孔孟并称的儒家圣人,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真三不朽”,首次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是曾国藩、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德川家康、稻盛和夫等成大业者一直推崇的心灵导师。

如此伟大的一个人,为何我们会如此陌生,是谁把他给抹杀了?我的目光转向了推崇人名单:蒋介石。在内战后两岸关系紧张的情况下,王阳明在台湾被受蒋介石推崇,而大陆却始终高举马克思列宁唯物主义旗帜,则王阳明的唯心主义的“心学”受冷淡则是必然之事。

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可圣人的光辉总是不会被轻易掩去。

王阳明,字伯安,号阳明,出生于一个高级官宦兼大地主之家,父亲王华是弘治朝的状元。其实当状元的儿子也挺可怜的,父亲的科举成就如此之高,对于儿子的要求自然也不低。当然父亲也知道状元这样的成绩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希望儿子能进士及第。但阳明从小时候起,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思维和眼光。 当王华看完十二岁儿子写的《蔽月山房》后敏锐地察觉到了一种玄妙,于是带他出居庸关历练。

在居庸关外,年少的王阳明第一次看到了辽阔的草原和大漠,领略了纵马奔腾的豪情快意。一颗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萌芽。不久之后的一天,他一反常态,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对他爹说:“我已经写好了给皇上的上书,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为国靖难,讨平鞑靼!”

王华沉默了,过了很久,才如梦初醒,终于做出了反应。他十分激动地顺手拿起手边的书,劈头盖脸地向王阳明打去,一边打还一边说:“让你小子狂!让你小子狂!”

  王阳明先生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但他并没有丧气,不久之后他就有了新的人生计划,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

 过了不久,王阳明又来找他,这次是来认错的。他平静地说道:“我上次的想法不切实际,多谢父亲教诲。”

王华十分欣慰,笑着说道:“不要紧,有志向是好的,只要你将来努力读书,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用了,出兵打仗我就不去了,现在我已有了新的志向。”   

“喔,你想干什么?”

“做圣贤!” 

这次王华没有再沉默,他迅速做出了回复——一个响亮的耳光。 

王阳明认为天下第一等重要事并非是科举考试成功,而是要当一名圣人。可想而知,此言一出,可把他父亲和老师给惊呆了。为了研习如何当圣人,他从朱子言论的“格物致知”出发,日夜格物,直至精神恍惚,形容憔悴,可终未悟道。他家人十分担心他的情况,给他订了门亲,试图用婚姻拉回他一颗远飘的心,可在成亲当日,他却一个人跑到道观去和道士谈天论道。

两次落榜后,父亲担心他的精神状态前来慰问,可他则回答:“父亲大人误会了,我想了很久,适才明白,落榜之事本来无关紧要,而我却为之辗转反侧,忧心忡忡,为此无关紧要之事烦恼不已,实在是大错。” 

王华几欲吐血,却对儿子无可奈何,只对他提了一个要求:必须考中进士,其余随他。

阳明觉得这个条件可以接受,于是开始文武兼修,在苦修兵法勤练骑射同时,为了安抚父亲的心,也一边继续着四书五经的科举之路。终于在第三次会试后高中进士步入仕途,王阳明在与宦官集团的斗争中,被刘瑾追杀堵截。他以过人的智慧投江装死骗过刘瑾,成功逃亡。

逃亡中,王阳明接受父亲的建议来到他被发配的贵州龙场,在蛮荒的龙场,他却最终悟道,开创了阳明心学。

后来权监刘瑾被凌迟处死,王阳明出任赣南巡抚负责缴匪。王阳明虽说是哲学家,可一旦兵权在手,大军待发,他就如同凶神恶煞附身,开始整顿所有部队,严格操练。因为他很清楚,对于叛乱匪盗者,讲解哲学是没有用的,只有开展武装斗争,枪杆子才是硬道理。

在缴匪过程中,他发现所有的匪盗猖獗都指向宁王叛变。在他向中央请求支援时,只得到了若叛乱可用调军的旗牌。当宁王真正叛乱时,王阳明孤立无援,信息被封锁,本人被追杀。

而仅仅只用了35天,宁王之乱便被他正式平定。朱宸濠准备十年,在南昌起兵叛乱,而王阳明手无寸铁,他不等不靠,不要中央援助(也没有),甚至不要中央政策(没人给),转瞬间已然小米变大米,鸟枪换大炮,就此平定了叛乱,名垂千古。此等空手套白狼之奇迹,可谓绝无仅有,堪称不世之奇功。

立下此奇功后,明史上最荒唐的正德帝却嫌没能亲自参予平叛,亲率十几万大军奔赴江西,想品尝亲手抓逆贼的快感。又是王阳明主动结识皇帝身边亲信张永,献上捉拿宁王之首功,阻止十几万大军入境,以保江西百姓之太平。

在立下多次功勋之后,因着父亲的去世,王阳明大病一场,最后彻底放下一切,专心治学。他虽然已经名满天下,却毫无架子,四处游历讲学,只要前来听讲,他就以诚相待。他不嫌弃弟子,不挑剔门人,无论贫富贵贱,他都一视同仁,将自己几十年之所学倾囊传授,他虚心解答疑问,时刻检讨着自己的不足,没有门户之见,也不搞学术纷争。据我所知,能够这样做的,似乎只有两千年前的那位圣人——孔子。  

嘉靖六年,皇帝急诏他前往两广平叛。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作为知名的学术界大牛,他可拒绝出征,但他仍奉诏出发。在前往两广之前,他预感自己时日无多,召来两位嫡传弟子传授心学四决: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心学四决,流传千古,至今不衰。

交待完毕,王阳明仰首向天,大笑之间飘然离去: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嚎哭而来,欢笑而去,人生本当如此。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天泉论道,王阳明将他毕生的坎坷与智慧传授给了后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王阳明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

他是真正的圣贤,当之无愧。

王阳明的生平事迹,大部份改写自《明朝那些事》。搬完文后,我却陷入了深思:我为什么喜欢这个人呢?是真心喜欢还是因为很多大牛喜欢他而不知觉受到影响了?

说句实话,当年只是因为那句于众不同的“心的强大才是真的强大”喜欢上了这位历史人物。因为喜欢而想写篇他的生平介绍给大家,而在写的过程中翻查资料才真正意识到他是多么伟大。

他的知行合一的理论现在被广为传诵,几乎是教育中必备提及的一个词。他的学说横跨了五百年,一直流传至今。他的心学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我最近看的《郦波品诗词与人生》。郦波在书中直言自己为心学的信徒。并附上他最爱的阳明诗文: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诗词意义为:人世间的一切艰难挫折,原本就不需要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如浮云一般掠过天空。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心中自有法器,心中自有智慧。(飞锡指唐朝隐峰禅师为免官军和叛军相互厮杀,将手中锡杖掷向空中,并飞身瞬间而过。两军将士为眼前这一幕所震惊,由此罢战)。

写完这首诗,阳明踏上了去贵州龙场的贬谪之路,却最终龙场悟道,找到了人生的法器,并凭此飞越人世的沧桑。

----------------------------------------------------------------------------------------------------------------------------------------------------------------

人生必得先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那颗赤子之心,找到那个无所畏惧的自己,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忽然想起了去年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马云体: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王阳明从小立志当圣人,虽经历重重波折,但却最终得尝所愿。若他无此凌云志,就不会开创心学并立下不世之功。若他无此凌云志,亦不会著书立说终成一代圣贤。

圣人如此,凡人也应如此。志当高远,古人诚不欺我。

忆古思今,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商业至上的年代。如何才能存有本心而不至被外界迷惑,如何才能拨去层层迷雾直至澄明。世界变得太急太快,人太容易被陷入诱惑而不自知,身边人轻松成功的案例越多却越让人迷惑,各种诱惑如同一张甜蜜大网引人深入。本心,良知的边缘在渐渐模糊。。。

知在现今高度发达的网络科技中变得容易。而行往往艰深。所谓行深是也。知行合一者,古往至今少之亦少,偶有达成者必是能列入史册的重要人物。

最近常思古代的有识之士往往教育子女以家国天下为己任,现今却有哪个家庭会将国家和天下常挂在嘴里教育子女的?学习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学不好能赚钱安身立命即可。也许我们只是普罗大众,而非真正的精英阶层。可即便是亿万富翁官宦之家听说有言传身教家国天下的也日渐稀少。大都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而已。所以品读于谦和王阳明更让人感动,那种纯粹执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的气节。

这才是真正应该被奉上神坛的人吧!一切终将黯淡,只有你才是光茫。。。。

相关文章

  • 一切终将黯淡 只有你才是光茫-----王阳明篇

    每每想写王阳明,却总觉得自己对这个圣人知之甚少,不敢轻言。 最早认识他是从初中的政治课上,课文上引用了他的那首“山...

  • 只有你,才是光芒

    清冷的窗外 残留着几缕晚霞 在与即将到来的黑夜作斗争 光 终究会消失不见 夜 不可逆转的到来 一切终将黯淡 只有 ...

  • 一切终将暗淡,只有你才是光芒

    秋分之后,落叶萧萧,风愈凉,天愈寒。当暮色四合,山野之间便挤出一片浓郁的雾气,更衬得天地之间苍茫萧索,漠漠的轻寒夹...

  • 友谊的小船

    一切终将暗淡,只有你才是光芒,唯有我们共度的时光才是难以磨灭的~ 忘了是几年级开始我们分在一个班,那会的我们注定成...

  • 如何

    逝去的日子,错过的人,消褪的热情,一切都会过去,生命里如何浓墨重彩的人,终将在漫长岁月里黯淡。 当下的日子才是最真...

  • 高光还是黯淡,淡然才是通透

    《三叉戟》终于追完了。 剧中有很多让人内心起伏的点。老夏的死,楚政委的拧,董虎的死……但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那一幕,...

  • 骑行偶思

    忍耐寂寞,独善其身必然光茫万丈,永垂不朽! 沉溺凡尘,随波逐流终将一事无成,黯然神伤!

  • 『孪生宇宙 之 闪亮的日子』第一章 上

    题记: “一切终将黯淡,唯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闪闪发亮。”(周国平) ============...

  • 2021,笃定明朗

    一切终将黯淡,惟有被爱的目光镀过金的日子,在岁月的深谷里永远闪着光芒。 ...

  • 光茫

    你缓缓而来 骑一匹千里骏马 从古老的遥远东方 你穿越时空 借一片绿叶 在静谧的森林 安逸飞翔 你豁达大度 如黑暗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切终将黯淡 只有你才是光茫-----王阳明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eaz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