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暮色四合。花园里的海棠花也眯了倦眼,粉色的花瓣在光里渐渐朦胧,泛出白色。我打开了灯。
透过窗户,在夜的前奏曲里,依然能够看见小区里高大的紫荆花树,那一片炫目的雍容的醉人的清新的紫!这个紫色,又让我想起奶奶。
在我心中,奶奶就是美的使者。
此时的我正在做煎饼,我把面糊搅拌均匀,稀稠合适,又打入了一个鸡蛋,因为我喜欢吃硬一点的煎饼。
“奶奶喜欢吃软一点的煎饼。”我想。“要是奶奶在摊煎饼,就会摊的又薄又软又香。”
我们的楼房厨房会串味,邻居家可能在炸油条或者其他食物,空气里都是香喷喷的食品的味道。
我的煎饼快熟了,花椒叶的香味扑鼻。简直太诱人了,这就是小时候奶奶做的煎饼的味道啊。
本来不想吃煎饼的,同学静昨天给我带来了新鲜的花椒叶。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春天,新鲜的嫩嫩的花椒叶的嫩芽实在是太美味了。
我小时候,没有琳琅满目的零食,为了换换口味,奶奶经常用花椒叶给我们蒸馒头吃。我们老家就把这种馒头叫做小油卷。
这种小油卷是用发面做的。奶奶会把面发的又松又软,把它弄到案板上一下一下揉的光滑,一直揉成一个圆圆的面团,再用擀面杖把它擀成圆圆的薄薄的面片,这时候放上香油、盐,最后再放上切的碎碎的花椒叶。
奶奶在蒸馒头的时候,我常常围在她的身边,帮她打个下手。蒸馒头的时候,揉面切馒头,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工序,然后还要一些必须要做的事。
首先得保证有柴烧啊,我就会去外边把玉米杆拿回来或者把木头拿到厨房来,放在锅台旁边。
有时候是玉米核,就是把玉米棒上面的玉米粒剥掉之后剩下的部分,我们叫它玉米核,玉米核是很好的柴火。有时候是其他的农作物的茎杆,比如黄豆杆绿豆杆芝麻杆等等
有了柴火啊,又开始往锅里添水。当时我家用的是一个大的北斗星形状的铝勺子。水呢就在水缸里,我就从水缸里舀出三勺子的水放到锅里去。接着放上篦子,篦子有木头做的有竹子做的,我家的篦子是用铝做的,坚固耐用。
然后在篦子上面铺上玉米叶或者槲树叶。山里有很多的槲树叶。有时候山里人会来我们这里卖槲树叶。槲树叶是椭圆形的,蒸馒头不粘。但是馒头的底部会印上一层槲树叶的叶绿素,经过高温的作用会发黑。
奶奶不用槲树叶,就是因为蒸出来的馒头底部发黑,奶奶不喜欢。奶奶喜欢用玉米叶,玉米叶不用掏钱来买,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玉米,而且玉米叶蒸出来的馒头也不发黑,而且带着玉米的味道。
所以我经常铺的都是玉米叶。如果是夏天或者是初秋的季节,田地里有大量的新鲜的玉米叶,每次蒸馒头之前奶奶都会对我说:“妮儿,你去地里刷几个玉米叶吧。”
我就会去地里刷玉米叶。
一般我会去我们家的田里去刷玉米叶,如果时间紧的话,我就在村口田里刷。奶奶说,在刷玉米叶的时候要刷离地面最近的玉米叶,因为这个时候的玉米叶快老了,运输养料的能力也不强啊,所以可以把它刷下来。
不能刷那些长得绿得发黑特别壮的玉米叶,因为这个时候要长玉米,这些叶子还要为玉米提供养料。
秋天的时候,在掰玉米之前,玉米叶还是青色的,还没有变黄。奶奶会带着我到地里去刷玉米叶,储备蒸馒头用的叶子。因为每蒸一次馒头会用到七八个玉米叶,我们就把这个七八个玉米叶,放在一块儿用绳子捆着,然后折起来,把玉米叶子的根部和他的梢部折在一块,成为一个弯曲倒U形,只不过是两个端口捆在一块儿的倒U形。
刷了一大捆,我们就背回家,奶奶会指挥着父亲把它们挂在背阴处阴干。玉米叶的一面非常光滑,是非常好用的蒸馒头的“笼布”。
在冬天,滴水成冰,馒头雪白,我的手冻得通红、双手捧着的大白馒头热气腾腾,奶奶的笑脸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
有奶奶的人都是幸福的。
我家西墙边有一颗低低的紫荆花,是奶奶种下的。邻村的一位老大爷会嫁接花草树木,这可是非常重要的技术。他给了我们一棵紫荆花,奶奶笑意盈盈,挖坑浇水种下了希望。在当年的春天我们便收获了几串花苞。
初见紫荆花的紫色。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浓密醇厚的紫,自此被种草。
世间有许多美好事物,之所以我们会对其中的一些有特殊感情,是因为与之相关的人给了我们爱的馈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