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去洗手间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15年前,还是更久的一个午后:
我去王老师的学校吃饭,
那时的阳光正好,
照在人身上暖暖的,
让人不由得把棉袄或者外套之类的脱掉。
其中有一位住校的毕业不久的女老师,
喜欢端着饭碗,来王老师的办公室聊天,
看到母亲一顿饭,要做的红薯稀饭,以及拉的烩面,甚至还有摊的烙饼时,
她就随口说了句:“你们一顿做的饭比我一天做的都多!”,
那个长发绑在身后的年轻的女老师,
五官端正,
大大的眼睛,
美丽的面庞。
其余的场景我都早已忘记,
唯有她向后拨弄头发的倩影,
和她的这句调笑的话,并没有随着记忆的流逝而褪色。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的时节,
王老师依旧在那2所乡村小学教书,
只是那个中午频频去办公室吃饭的小女孩,早已离开家乡去了远方;
那个长发飘飘的美女教师也嫁到了县城里面,成了城里的老师。
此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一望无际的黄土地,
和沟壑旁边的一株株生命力顽强的杂草。
那深耕于土地中的命运被紧紧的栓住,从未去得更遥远的地方。
昨晚王老师还幸福的给我说起:
“下个学期她就不教书了,因为要去北京哄孩子去了”。
声音中透露出对新生命的期待和新式生活的期望。
一个一辈子都在给孩子们讲大海的老师却没见过几次大海,
没坐过飞机的老师,如何能够给孩子们勾勒出飞机的线条和速度呢!
我安慰她道:“她到了北京,肯定又很快找到一大帮她认识的小伙伴到处去聊天,去玩了”。
她立马接道:“她不会的,北京那么大,害怕迷路了”。
我说:“你识字,又不怕人,怕什么呢!”
她仿佛有了些勇气,自信也一点。
有时,她还会有一丝丝的退堂鼓出来,小声的说:
“我把孩子弄回来养,也行吧”!
我果断的拒绝了她的提议:“绝对不行!孩子不能离开妈妈,而且你去了北京,还能给他们两个小夫妻做饭收拾家务之类的,他们也可以好好放松一阵,享受一下家庭的正常生活。”
然后王老师又小声的辩解道:
“我不是怕孩子夜里哭,影响她两夜间休息么!”
我说:
“那也不怕,谁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有了孩子,父母们就必须要承担这些,耽误了睡觉了又怎么的!大不了打瞌睡呗!又不是什么机密工作,就是一般的糊口的工作而已嘛!”
她好像暗暗吃了定心丸一样,做好了进京的准备,我替她开心。
虽然我知道她肯定接下来会很辛苦,
但是能出现一段时间,感受下不同城市,不同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一件大好事。
我不想她一辈子都被拴在土地上,
我要鼓励她去见见外面的世界,
虽然我什么都帮不上忙。
至少我的话语会让她充满期待,让她更自信一些。
有时我在想:
“是什么样的精神和信念让一个人能心甘情愿的,为某一件东西或者事务奉献到底呢!”
我猜想除了傻子就是圣人才能如此吧!
明知前路无比艰辛,
明知出力不讨好,
明知事倍功半,
明知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还是会咬紧牙关进行到底!
这是什么样的力量呢!
反正至少我目前做不到,
或许是因为我的年龄还太小;
或许我身边的利己主义的人太多。
我说不好,也做不到。
李二姐写于 2019-3-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