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夜读•古风集 闲话古诗词历史
叶嘉莹先生,中华诗词的摆渡人

叶嘉莹先生,中华诗词的摆渡人

作者: Donnica | 来源:发表于2016-12-04 21:27 被阅读138次
    叶先生在《中华好诗词》

    刚刚看完叶嘉莹先生的讲学视频,感触颇深。一位耄耋老者,90岁高龄,依然在为中华诗词的传播在努力。叶先生说,她之所以90岁高龄还来讲学,就是要,上对的起那些诗人词人,下对得起未来的子孙,为中华诗词的传承尽一份力。这份责任,这份坚持,令人感动和致以深深的敬意。

    叶先生对中华诗词的理解是融入到生命里的。没有潜心的研究,是不可能有这么透彻而细腻的阐释。叶先生的讲学,给我的触动很深。她讲的都是我在课堂学过的知识,但是却又不是我所熟悉的。一个简单的平仄音,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古人为了押韵的作诗手法,没想到背后的学问那么大。我从来都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平仄音,更不知道诗是可以吟唱的。看完叶先生的讲解,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古人为了诗词朗朗上口而赋予的音调。这样吟诵诗词,就会有节奏感。而这,也是对诗词的一种渲染,增加趣味。知道了这些,我完全可以想像古代文人聚会的盛况。把酒言欢,吟诗颂词,你方作罢,我方登场。一首诗词就是一场精彩的表演,从意境,情感,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听众的共鸣。

    叶先生,90高龄依然在讲演

    看完视频,对叶先生很是倾慕,恰好同事借给我一本书,是叶先生的《迦陵讲演集:唐五代 名家词选集》。这本书,是叶先生讲学的时候,由学生整理写成的。怀着敬意和求知的渴望,我开始了唐五代词人之旅。

    唐五代名家词精选

    在我的印象里,词到宋朝才到巅峰。我粗浅地背过几首宋词,觉得很美,以为词从一开始就是这样,从没考虑它的源头和演变过程。看了这本书,了解了词的起源,与诗的区别,词的演进,再反过来看宋词,体会更深了些。

    唐五代是词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歌姬口中传唱的艳词,到逐渐有自己的个性,再上升到情感的意境,一步一步地把词推向它应有的高度。

    叶先生从温庭筠(字飞卿)的《菩萨蛮》讲起。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从飞卿的词中,可以看出他是客观的,不掺杂个人感情,只是用精美的名物,展现美丽的情景。这是因为,在飞卿的时代,词是文人雅客给歌姬填写的唱曲,用词华美,不具个性的表达。但是飞卿的词又高于一般的艳词,他给人以遐想,每个人都可以从飞卿的美词中有自己的想象。

    韦庄的词,是词的又一个飞升。从歌姬传唱的艳曲,到拥有自己的个性,词在韦庄的笔下,开始有了血肉情感。韦庄的《菩萨蛮》: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晧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从这首菩萨蛮中,很明显可以看出韦庄的主观感情。 “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 韦庄的感情是真切的,一个莫字,细腻地体现了不能还乡的苦衷。既无可奈何,又深婉而沉痛。韦庄用他的真情,提高了词的境界。

    冯正中,号延巳,他在词的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他开拓了道路,把词推向高峰。他的词风,对后辈晏殊和欧阳修都有很深的影响。以他的一首《鹊踏枝》为例。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廋。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巳的这首词,所描述的是一种感情。不可明言,不可确指,给人以感发的力量,而又没有拘束。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感情的意境。他不似韦庄,没有确指某一个人,某一个事件,而是传递心中一种无法具体言说的感觉,不是悲哀,不是忧愁,而是经常处于一种若有所失落、若有所追寻的怅惘之中。

    对于词的鉴赏,叶先生推崇,应了解作者的生平的为人,所处的时代,以及词的语气。飞卿是贵族世家的后裔,薄于行无检幅,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从飞卿的生平来看,很容易理解他善用精美名物的词风,而又难得的是他的词赋予的联想。他的词多半为歌姬所传唱,所以没有流露个人的情感。韦庄,年少家园战乱,年老入蜀为宰相,一生波折,有家归不得。所以,在他的词里,就有一种主观的倾述。冯延巳,两次被罢相。我们从他的词中,可以体会他的悲剧精神,和不可言的怅惘。

    叶先生在讲演

    叶先生说,诗人之所以是诗人,在于他不是麻木的,他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譬如杜甫,他体恤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他把对家国的热血,融入到诗词里,化作一把利剑,直击世人的内心。譬如延巳,他把内心幽微深隐的情感,赋予感发的力量,引起读者的共鸣。也许你说,词人伤春惜花,多愁善感。但是他感知这世界,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化作诗词,留与这世上。我来过,我留下过。

    读完叶先生的这本唐五代,我对词的了解更进了一步。感叹叶先生渊博的才识,旁征博引,而又浅显易懂。期待去品读她的北宋、南宋、唐宋以及清代名家词选讲,再次沉醉在她的博学中,去体味词的魅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似此星辰为之风露立中宵:他是南开的讲师?
        Donnica: @海映斜阳 叶先生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

      本文标题:叶嘉莹先生,中华诗词的摆渡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zh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