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 二: 选自《非暴力沟通》
【R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第二个要素是感受。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根据罗洛.梅的叙述,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人们认为感受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自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在一次研讨班中,一位大学生说,室友将音响的声音放得很大,他怎么也睡不着。我询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觉得在晚上不该这么大声。”我提醒他,虽然他用“觉得"这个词,但他表达的是看法而非感受。他请他再试着表达感受,这一次,他说”声音太大了就没会打扰到别人。“我向他解释,这依然是看法非感受。他想了想,斩钉截铁地说”我没有什么感受。“
很明显,他有强烈的感受。不幸的是,他体会不到,更不用说表达它们了。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
I:沟通时人们往往忽略自己的感受,转而用看法或自认为正确的主张代替自己的感受来表达观点。这样的沟通方式或表达的观点很难让对方接受,甚至可能会激化矛盾。如果在表达看法和主张前先描述清楚自己的感受才能够让对方更容易接受自己提出的看法或主张。
A1:工作中遇到需要别人配合才能完成的工作,而同事恰好又是拖延症患者,导致项目延期或赶到最后期限才能完工,每次跟这个同事合作都是三催四催,搞得自己很累,同事还很烦我。应该是我在催他时表达出现了问题,只是单纯的催促他快点干活,却没有把我担心的项目工期问题或延期的严重性表达出来。
A2:在与别人沟通时,不止说明自己的看法,还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对方明白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是基于什么原因才得出这样的看法。比如我要表达出对方的行为让我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我因此会受到什么样的损失,所以我需要对方在几日内完成什么工作。这样比单纯的质问对方为什么还没干完什么什么工作要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