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某问答社区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甲骨文是不是真的存在,有没有可能是后人编造的。
提问者认为在历代史书中没有甲骨文的相关记载,所以甲骨文可能是伪造的,以下是问题的截图:
image这个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这个提问者怀疑一切的精神也是真的让人佩服。不过他的这些疑问还真的挺有迷惑性的。
下面是我整理和修改后的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从四个方面论证甲骨文一定是存在的。
先说说王懿荣这个人,看他是不是真的有本事发现一种新的文字。
王懿荣并不是提问者所说的古董商,他是光绪六年的进士,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
他在1899年于一种叫做“龙骨”的中药上发现甲骨文时,担任国子监祭酒,负责管理皇家最高学府太学。
可能我们对于担任国子监祭酒没什么概念,那么数一下历代曾担任国子监祭酒的人物,就知道王懿荣当时有多厉害了。
像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王阳明的好友、明代著名理学家湛若水,除掉严嵩的徐阶等都担任过该职。能担任管理太学的国子监祭酒说明王懿荣本人的学术水平是不用怀疑的。
除了个人的能力,活跃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乾嘉学派以考究见长,为王懿荣等后世学者留下了非常丰富的考究技巧和经验,所以受时代环境的影响,王懿荣的考究能力也足以令他确定一种新的文字。
提问者提到历代史书中没有提到过甲骨文。
确实,没有什么史书提到甲骨文这种确切的东西,但是在《史记·龟策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闻古五帝三王发动举事必先决蓍龟。”也就是记载上古的君王做事情前会进行占卜。
虽然没有提到占卜使用甲骨文记录,但是使用龟甲占卜这件事情是确凿无疑的。而甲骨文正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卜辞。
另一方面,其实史书没有具体记载使用何种文字记录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祖先创造文字的主要目的是记录、传递信息,所以在文字产生的初期,是将其作为工具使用,很少会有人想到将这种基础的工具作为学术研究对象或历史记录对象。
只有文字发展得较成熟了,有多个演变时期了,才会有人想到研究文字的演变。
金文是早就确定的文字了吧,那先秦两汉的史书中有多少对金文的记载呢?翻开先秦两汉的史书,除了对历史大事、人物的记载,就是对制度、风俗等的记载。
对于文字的起源、演变、意义等的系统研究要一直等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出现。
提问者说甲骨文只在商朝存在。
所谓甲骨文只在商朝存在的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甲骨文在商代后并没有消失,而是以金文的形式存在着。
我们知道文字是一种事物,其演变是具有渐进性的,为什么甲骨文能迅速被罗振玉、王国维等大家释读?如果甲骨文与已知文字非常不同,想要快速释读几乎是不可能的。
甲骨文虽然古老,但并不是与已有文字完全不同,事实是,金文中有许多的文字与甲骨文非常相似,或者是有明显的演化、继承痕迹。
就算是我们现代人也能一眼认出很多甲骨文的文字,像我文章的几个小标题都是甲骨文,大家有认不出来吗?
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甲骨文“女”的一个字形 金文“女”的一个字形 甲骨文“车”的一个字形 金文“车”的一个字形 甲骨文“舟”的一个字形 金文“舟”的一个字形可以看到,“女”字的金文相对甲骨文变得更加圆润,这主要是书写工具的变化和人们对于美观的追求,但没有发生书写笔法以外更多的变化。
由于车的实物的演化(到周代马车有了更多的部件),“车”字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还是很容易判定这是一个字。
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都已经发现了,金文中有许多字形与甲骨文的非常相似。所以甲骨文在商代后并没有消失,只是以金文的形式继续存在。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反应了当时器物的形状,想知道甲骨文是不是当时的学者伪造的,只要看看甲骨文的字形与后来的考古发现的器物的形状是否吻合即可。
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酒”字。
可以注意到,该字的右半部分是盛液体的容器,是尖底的,这种容器在商代时就已不用,很显然是较早的器物的反应。
事实上,在公元前5000年-前4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遗址就出土了大量类似的小口尖底瓶,在陕西省博物馆就能看到,如下图:
甲骨文是在1899年被发现,20世纪初被集中释读,而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直到20世纪中期的1953年才被发现。所以当时的学者不可能伪造出这种字形。
同时,半坡遗址时间远早于商文化,而商文化的文字竟反应了更早的半坡遗址的器物类型。
再加上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系统,我们完全可以推测,不仅甲骨文不是伪造的,在甲骨文之前很有可能有更古老的文字。
所以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甲骨文是真实存在的。
最后给河南安阳打个广告: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安阳殷墟遗址看一看,那里展览有大量的甲骨文实物。还开设有中国文字博物馆,介绍了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