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前赤壁赋2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1-01 05:08 被阅读0次
言说:前赤壁赋2

言说是需要调动各种手段和方法,比如在直播和联播的过程中,将苏轼的豪放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明代第一大才子杨慎的《临江仙》进行纵向比较,将杨升庵被贬谪发配云南的经历简略介绍,让弟子们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为了激发弟子们的兴趣,用自己浑厚的男中音,将《三国演义》片头曲现场演唱了一遍,赢得弟子们狂赞无数,但是学习的重难点仍然指向苏东坡的《前赤壁赋》。

言说:前赤壁赋2

名胜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厚的人文精神。《赤壁赋》是苏东坡的代表作之一。很多大书法家都有相关的书法作品,像赵孟頫、文征明、祝枝山等,他们的作品质量是相当高。当然,苏东坡本人也书写过这篇赋文。这里且按下不表,直接进入文本,文言、文学与文化等专业知识互为表里,在讲解中穿插渗透。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每个月的初一称为朔,朔字左边半边屰(nì),其实就是魂魄的魄,是指月亮刚刚开始出现的微光。朔就是指月亮刚刚从黑暗中复明。每个月的初七八为上弦月,每个月的二十二三为下弦月,每个月的月底为晦。

每个月的望日就是指十五,就是月亮呈现满月状态的这一天。既望指望日后的一天,即十六日。为什么满月一定要用望字呢?《左传•桓公三年》这一年七月发生了日食,在这条内容下面孔颖达有一条注文:月体无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即为弦,全照乃成望。就是说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需要靠太阳光照射它才会发光。太阳光照亮月球半边称为弦,太阳光将月球完全照亮称为望。这个望指日月相对,不是指我们用眼睛望月亮。

望,这里指七月十五,既望,就是望日的第二天,文中也就是七月十六。既,就是极尽,也就是完满状态达到了极点,再往后就要开始缺了。

元丰五年秋天,壬戌年七月十六。也就是公元1082年8月12日,苏东坡跟朋友一起来到黄州赤壁游玩,此时就是他写完寒食诗四个月之后。苏子,苏东坡的自称。赤壁就巍然屹立在江边,所以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他们游览的是黄州赤壁,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使赤壁这个地名传于后世,但是当年赤壁鏖兵的真实地理位置,历代以来就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因为湖北有好多赤壁,所以有的说是武昌赤壁,有的说是蒲圻县的赤壁,也有说是黄州赤壁,还有说在武汉蔡甸区的汉水附近。

1998年蒲圻县干脆直接更名为赤壁市,所以我们如今会看到湖北省咸宁市有一个城市就叫赤壁市。

黄州赤壁虽然不能绝对认定这就是赤壁鏖兵之处,但是黄州赤壁的历史文化色彩那是特别浓厚,晚唐大诗人杜牧,曾担任过黄州刺史,他在江边捡到一只古代的戟,他认真观察了一阵子,并以此为主题,写了一首著名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认为:黄州赤壁,就是三国古战场。他还写了好几首诗来确认这件事情,而他爷爷杜佑却认为:蒲圻县的赤壁才是古战场。

相关文章

  • 言说:前赤壁赋2

    言说是需要调动各种手段和方法,比如在直播和联播的过程中,将苏轼的豪放派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明代第一大才子杨...

  • 言说:前赤壁赋1

    最近全面放开之后,各种状况层现叠出,为了避免相互感染,只好采用直播方式,跟弟子们一起在线上学习东坡先生的《前赤壁赋...

  • 言说:前赤壁赋3

    言说是需要厚积薄发的,比如讲到赋这种文体的时候,需要让弟子们明确赋从《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如何发展到汉代成为一...

  • 言说:前赤壁赋4

    言说苏东坡的《前赤壁赋》,其中的情感变化也是全文的重要线索,文脉贯通,方能一气呵成。开篇即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

  • 言说:前赤壁赋7

    言说《前赤壁赋》最难的地方,就是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在这篇文赋里的具体表现,如果要深度分析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后的思想变化...

  • 言说:前赤壁赋8

    言说《前赤壁赋》的情感脉络,乐极生悲,由悲转喜,首尾呼应,这样一个闭环的建立,使苏东坡在仕途中遭受重大打击之时,顺...

  • 言说:前赤壁赋5

    言说《前赤壁赋》的行文脉络,亦可见起承转合。起则开篇叙事、描写,以情驭景,以情言事,尽显主客泛舟游赤壁之“乐”。承...

  • 言说:前赤壁赋6

    言说《前赤壁赋》的行文笔法,则必须与《念奴娇•赤壁怀古》联系起来加以比较,词中怀古对象集中在赤壁之战中,立下赫赫战...

  • 临《前赤壁赋》2

    停更几天,忙完工作,还是继续临帖。

  • 一日一诗

    抄写《前赤壁赋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言说:前赤壁赋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aa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