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古代文化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成语之中的春秋历史13:世卿世禄——贵族们的权力倾轧

成语之中的春秋历史13:世卿世禄——贵族们的权力倾轧

作者: 郎基努斯之锤 | 来源:发表于2017-11-09 21:27 被阅读0次

    公元前622年,晋国元帅先且居、中军佐赵衰、下军将栾枝、下军佐胥臣先后去世,六卿中一下子去了四个,为了维持国内的政局稳定,晋襄公不得不重新安排六卿名单,此时担任晋国六卿的分别是:

    1              中军将              先且居(已故)

    2              中军佐              赵衰(已故)

    3              上军将              士榖

    4              上军佐              梁益耳

    5              下军将              栾枝(已故)

    6              下军佐              胥臣(已故)

    7              新上军将             箕郑父

    8              新上军佐              荀林父

    9              新下军将              先蔑

    10             新下军佐              先都

    晋襄公的打算非常简单,他打算直接把上面名单上的这些人依次升迁,按照士榖(gǔ)、梁益耳、箕郑父、先都的排名顺序形成新的六卿。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国人按资排辈的传统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两千多年了都没有变过。晋襄公的这个打算可以很好的安抚名单上的这些“老干部”,他们中好些都是追随晋文公的人了,资历够老,镇得住场子。但是有些人对这个安排并不满意,这里“有些人”是有名单的:狐射姑,赵盾、先克、栾盾、胥甲,他们的身份从姓氏就可以猜的差不多了:狐射姑是狐偃的儿子、赵盾是赵衰的儿子、先克是先且居的儿子、栾盾是栾枝的儿子、胥甲是胥臣的儿子。这群“官二代”们不满的原因也很简单:老子死了儿子上位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要是搁在新社会里有这种想法估计会激起屁民们的不满,不过在万恶的封建社会有这种想法还真的没啥错,尤其是在周朝这种分封制的社会中,当时社会的主流制度:最高统治者(周天子)按照血缘关系将全国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功臣,这些人称为“诸侯”,比如周公的鲁国、姜子牙的齐国,这些诸侯再将自己分到的土地继续封给自己的亲属或手下,这样一层层的分封下去,直到全国的权力都掌握在了大大小小的贵族手里,“封建制度”这个词正是来源于此。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土地一旦分封出去就不再属于周天子或者诸侯了,贵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甚至还可以继承祖先的官位,即所谓“世卿世禄”制,周天子或诸侯是不能随意收回贵族们的土地的,这种情况可以用中世纪时期欧洲的一句话来概括: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周朝时期的“封建制度”跟后来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东西。

    虽然社会制度在变化,但人类内心的权利欲望从来没有什么不同,如何安排六卿名单实际上就是当时晋国朝堂上的两股势力:老臣派和少壮派之间的角力。先克是少壮派中的急先锋,他不能不急,眼看着“老干部”们就要占据六卿中的前四位,在少壮派中无论资历还是能力狐射姑,赵盾都比他强,要是按照晋襄公的法子搞下去,先克基本上是跟六卿的位子无缘了,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他爷爷先轸是元帅、他爹先且居是元帅,要是他连六卿的位子都摸不着那真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急于升官的先克去晋襄公那里跑官去了:“我为党国立过功~“呃台词拿串了,应该是”狐、赵两家为晋国立过大功,应该优先考虑。”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先克还是有点脑子的,他这么说的意思是要晋襄公按照家族的贡献来安排六卿的职位,而不是按照资历。果然晋襄公被说动了,打消了原来的计划,重新任命了狐射姑为中军将,赵盾为中军佐,先克也被任命为了上军将,少壮派们一下子掌握了六卿的前三席,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可谓是大获全胜。然而权力斗争从来都没有“全胜”一说,权力斗争的胜利者有且只能有一个,关于“少壮派”们之间的内部倾轧,请期待——华而不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语之中的春秋历史13:世卿世禄——贵族们的权力倾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om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