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尝从事于斯矣。”
这一章,既可以看作是其对自己弟子的教导,也可以看作是对友人的称赞。这个友人是谁呢?多指为颜回。那么,曾子所称赞颜回的是哪些品德呢?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是说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说明有谦虚好学的品德;所谓“智者行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同时还有集思广益,广泛学习的品德;
“有若无,实若虚”,这是说,学问再渊博,在平常待人处世上,仍然平常处之,这是虚怀若谷,同时,还有谦恭做人的意思;
“犯而不校”,校是计较、报复的意思,当别人无礼、冒犯时,不去计较和报复,这是心胸宽广,待人宽容。
概括起来,曾子这句话,主要是说要如何求学和为人。在求学上,那就要谦逊好学,虚怀若谷;在为人上,要宽宏大量,心胸宽广。
这句话,应该是曾参的学生们记下了他说的话,是曾参对学生的教导,故被尊称为“曾子”,那个“吾友”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颜回呢?一是按此美德来衡量颜回,颜回有这样的品德;同时,颜回还是孔子经常称赞,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学生们公认的好学生。曾参提到他,也有希望学生们多向颜回这样的好学生学习,从人生最紧要的两件事:求学和为人上,向先贤学习,从而也达到先贤那样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