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大讲堂
泰伯篇第五:曾参称赞颜回

泰伯篇第五:曾参称赞颜回

作者: 西源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08:33 被阅读3次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尝从事于斯矣。”


        这一章,既可以看作是其对自己弟子的教导,也可以看作是对友人的称赞。这个友人是谁呢?多指为颜回。那么,曾子所称赞颜回的是哪些品德呢?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这是说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说明有谦虚好学的品德;所谓“智者行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同时还有集思广益,广泛学习的品德;

        “有若无,实若虚”,这是说,学问再渊博,在平常待人处世上,仍然平常处之,这是虚怀若谷,同时,还有谦恭做人的意思;

        “犯而不校”,校是计较、报复的意思,当别人无礼、冒犯时,不去计较和报复,这是心胸宽广,待人宽容。

        概括起来,曾子这句话,主要是说要如何求学和为人。在求学上,那就要谦逊好学,虚怀若谷;在为人上,要宽宏大量,心胸宽广。

        这句话,应该是曾参的学生们记下了他说的话,是曾参对学生的教导,故被尊称为“曾子”,那个“吾友”为什么会被认为是颜回呢?一是按此美德来衡量颜回,颜回有这样的品德;同时,颜回还是孔子经常称赞,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学生们公认的好学生。曾参提到他,也有希望学生们多向颜回这样的好学生学习,从人生最紧要的两件事:求学和为人上,向先贤学习,从而也达到先贤那样的境界。

相关文章

  • 泰伯篇第五:曾参称赞颜回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尝从事于斯矣。” 这一章,既可以看...

  • 我和儿子的《论语》

    泰伯篇(第五)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释义: 曾...

  • 论语泰伯篇第五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

  • 学曾子,重笃实

    ——《泰伯篇》学习小结 《论语·泰伯篇》除了开头两章和最后四章,讲泰伯、尧、舜、禹、文王、武王之外,中间五章是曾子...

  • 泰伯篇

    一、 【原文】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

  • 泰伯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

  • 《泰伯篇》

    ⒈任重道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认为,读书人要...

  • 泰伯第八-1

    泰伯第八 薄帝王而不为 《泰伯》第八这一篇,等于是第二篇《为政》的个人学问修养的引申注解。第八篇的题目《泰伯》,也...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8.1∽8.2day98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泰伯篇》——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

  • 《论语》189◇子曰泰伯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本章出自:泰伯篇 【注释】 ①泰伯:又叫太伯,周朝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泰伯篇第五:曾参称赞颜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vb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