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百炼成钢----一如既往的爱我们的孩子每天写1000字
父亲角色的缺失----致那些比奥巴马还忙的父亲们

父亲角色的缺失----致那些比奥巴马还忙的父亲们

作者: 红袖飞扬 | 来源:发表于2016-04-25 14:09 被阅读447次

昨天朋友圈的一个朋友发了一段文字,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奥巴马是不是个好的总统她不知道,但他绝对是一个好父亲,因为即使他当了总统每天在忙,8年来他还是每天晚上都坐在饭桌上陪两个女儿一起吃晚饭,耐心地回答她们的问题,为她们在学校交朋友的事出谋划策。只因为奥巴马知道自己不可能做一辈子的总统,而作为父亲却是孩子一生的父亲。

结尾是朋友发的:这段话送给那些比奥巴马还要忙的爸爸们。


的确如此,在当今中国的社会能够像奥巴马这样重视家庭生活和父女关系的男性并不很多,我身边的很多朋友都是这样,在家庭中父亲的角色常常是缺失的。

他们常常认为只要自己会赚钱、能养家糊口就可以了,把家中教育儿女的责任全都推到女性身上,所有的抚养和教育责任都是由母亲承担,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自己作为父亲在养育和教育孩子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角色。

实际上在中国社会,很多男性在走入婚姻生活的时候,完全没有成熟,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既没有学会两人的相处,更没有学会照顾和养育孩子,因为他自己都没有长大,心智都不成熟,怎么顾得上教育自己的孩子。


湖南卫视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系列电视节目,更是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家庭生活中存在的男性角色和责任缺失的问题。在电视中中国男性和美国和加拿大的男性相比,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以及家庭生活中,各项生活技能的掌握上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而是多个数量级。对孩子的性格和技能的培养除了黄磊和田亮之外其他男性真的很差。连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属于成功人士的男性公众人物都是这样,更不要说普通男性了。

这其实反映了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这样,你可以听到为了孩子的教育有“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字“的故事,你却没有听到也不知道孟父和岳飞的父亲在这里面做了什么。


只有看得很透的文化人才会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如曾国藩以及傅雷家书都记载的是父亲对孩子的谆谆教导,大部分的男性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角色都是缺失的。

他们自己都没有长大,还怎么去教育孩子。自己还一天到晚迷恋于呼朋唤友、喝酒畅玩、打牌吹牛的荒唐生活中,美其名曰为了做生意要联络朋友和交际,怎么可能会想起要早点回家去教育孩子和陪孩子家人一起吃饭。他们深陷在青春作伴的贪玩中,到了三、四十岁了还以为自己年轻,还想去骗一骗小姑娘,根本想不到自己已经做了父亲,也根本不会想到家人和孩子生活的需要。如果孩子学习好,考上了好的大学,最多成为了他们炫耀的话资,而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其中付出的努力以及妻子的辛苦。

这样的男人如果碰到机会好刚好赚到了钱,有了钱就更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不知道自己有几分几两重,如果是碰到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还好,如果刚好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那么这样的男人只会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带来无尽的伤痛。

身边好几个认识的朋友都是这样,先生赚了钱,小三就贴了上去,赔了钱,小三就离开了,早就跑到不知道哪里去的爪哇国去了,到最后她的先生无家可去,为了躲债才又回到了家里。

很佩服朋友当时还能够再次接纳她的先生回来。当时她想要离婚的时候去找一个信主多年的老姊妹沟通,那个老姊妹告诉她一定要向主祷告,按着圣经的道理来做,最好不要离婚,没有想到她的先生还能够像圣经中的浪子能够回头,到最后一家人总算没有破裂,儿子最后也上了清华,大学毕业后拿到了奖学金去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留学,当然这过程中姐妹含泪祷告多少年只有她自己知道,因为她先生出轨的时候孩子还在读小学,等到做生意失败无路可去,重新回到家里的时候,孩子已经上了高中,忍耐了那么多年,不是一个平常的人能够做到的,除了信仰给她带来的坚持和忍耐的力量之外,没有其他了。


所以碰到劣根性大的男人,或者本身心智就不成熟的男人,作为这样玩性大的男性的配偶除了家人要吃很多苦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他自己都不想成熟。

他们过于看重了自己的社会角色,不想承担自己的家庭责任,你为了家庭的完整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除了要忍耐等待他成熟之外还能有什么样的办法。没有了,只能自己去忍耐和祷告求神的帮助和大能来改造这样的男人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不然呢就是和世界上的人一样走离婚的路了,可是作为信主的基督徒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走这条路,可是要这样的熬和忍耐也是很难的,你不知道能否等来像上面的姐妹这样的结局。有时候你不仅会想为什么自己要这样的忍耐,忍耐到什么时候才是头。


实际上很多男性很糊涂,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到了老年又会有谁陪伴他们左右,是他们的父母吗?父母无论如何都会先离他们而去,是孩子们?孩子们会有自己的生活,也不会陪伴他们。随着他们自己的年龄变老,能在他们身边陪伴他们的除了自己的配偶,没有其他人了。

但是他们还是想不通,在年轻的时候宁愿拿出大把的时间陪朋友胡吃海喝,也不愿把时间拿来陪家人和孩子,可能在他们眼里,那些朋友或是别人或者生意伙伴的价值都高过了家人,所以他们才会有这样的价值去向和使用时间了,宁愿去陪朋友都不愿陪自己的孩子,跟他们一起玩,一起相处,内心里永远不想长大,永远不想做父亲的角色。


本文开头发文的小姊妹就是一个年轻的姐妹,有两个孩子,可想而知心中的苦不知道有多少了,孩子的爸爸那位弟兄不知道有没有看到,会不会早点清醒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妻子一起承担起养育、教育和陪伴孩子的责任?

教育孩子无非就是陪伴孩子,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孩子学会了你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和生活。如果你都不愿意陪伴孩子,那么孩子又如何能健康成长呢?即便是孩子的母亲够尽责,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但是作为父亲,你已经在孩子的心里输掉了,你没有在孩子幼年的时候为他建立一个高大、有责任感、能保护他的男性角色和形象,孩子以后只能通过向其他人学习来建立他对男性的角色的认知和认识。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真正的失败是这里,而不是他们赚了多少钱,有了多少家产,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健康父母角色双全的家庭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角色的缺失----致那些比奥巴马还忙的父亲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kxq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