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10月,玻利维亚拉伊格拉,遭到叛徒背叛的格瓦拉被玻利维亚士兵逮捕。在审讯过程中,他始终一言不发,直到一个审讯者问他:“你现在在想什么?”。格瓦拉回答道:“我在想,革命是不朽的”。
在中国的许多旅游景点,都能看到,印有那张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切格瓦拉头像的纪念品,包括T恤、水壶、印章、帽子。这个被西方称为“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的切格瓦拉为什么会如此流行?这恐怕先要从1960年柯尔达拍摄的照片说起。
1、英勇的游击队员
1960年3月5日,在一个为向古巴革命者输送武器而遇害的比利时船员举行的纪念集会上,当时的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正在台上演讲,作为卡斯特罗的官方摄影记者,《革命报》的柯尔达正在现场拍摄。在一个讲台底下,柯尔达正瞄着他那台徕卡M3照相机的取景器,透过镜头观察着卡斯特罗和他身边的人,突然,格瓦拉就这样走进了镜头凝视着远方,柯尔达被这个画面震惊到了,下意识地按下了快门,抓拍到了2张在未来风靡全球的照片。
最后一排柯尔达抓拍的格瓦拉柯尔达觉得这张照片有种特殊的魅力,他选择了横构图的那张,把右边的棕榈树和左边的人裁剪掉后冲印了出来,并给这张照片取名为《英勇的游击队员》。
将摄影素材整理好带回编辑部,柯尔达向总编提出是否可以刊登格瓦拉的这张照片,但遭到了总编的拒绝,卡斯特罗才是这次任务的主角。
让《英勇的游击队员》风靡世界的是切格瓦拉之死。
2、格瓦拉之死
美国中情局前特工、从古巴流亡到美国的费利克斯·罗德里格斯当年参与了在玻利维亚抓捕切·格瓦拉的行动。
“就在我们准备对他进行审讯时,玻利维亚军事当局的一位负责人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500、600’,其中500代表格瓦拉,600表示死亡。”。由于电话中有噪音,我让他重复了一遍,这才确信玻利维亚当局的意思是要立即处决格瓦拉。”
1967年10月9日下午4时许,一个士官进来,对他的手脚进行射击,当时是希望把他弄成伤重不治的模样。但很快地,他们觉得这太麻烦,干脆直接杀死。于是几个士兵进来,对他一阵射击,格瓦拉当场死亡。后来被证实,他当时一共挨了9枪,有两枪是打中致命的要害。
由于当时全球主要媒体的记者都已闻风而至,玻利维亚军方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允许记者进行短暂的拍照。而正是这死亡的景象让世人觉得格瓦拉是最伟大的受难英雄,更确切地说,20世纪的耶稣。
在圣经里耶稣受难的故事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知名的画家的创作源泉,曼特尼亚曾经画过一幅《哀悼基督》。
哀悼基督 切格瓦拉将《哀悼基督》和切格瓦拉死亡的照片放在一起,你将会看到,裸露着上身,消瘦的肉体,没有闭上的双眼仿佛还在凝望着这个他为之奋斗的世界,留着的胡须和长发又增添了和基督受难一样的神圣感。
就连格瓦拉被抓捕的原因也是被叛徒出卖,正如《最后的晚餐》里被犹大出卖的耶稣一样。
这张照片并没有像军方希望的那样,宣告切格瓦拉时代的结束,反而让他的道德形象因为他的死亡而被更加抬高。他成了现代的“被钉十字架的神人偶像”,一夜封神。
3、硬派的浪漫
格瓦拉成为崇尚自由,追求理想的标志,但格瓦拉并不完美。他曾到过中国,和自己的偶像毛主席见面,但似乎没有得到太好的评价,周总理对格瓦拉有一段评价:
空有一腔革命的热血,但脱离群众,我们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也要具备燎原之势,以农村包围城市逐步实现革命。格瓦拉却是不管有无条件,放一把火就跑,采取大烧、大杀,脱离群众且没有党的领导。这是盲动主义,拼命主义。
另外有个段子说,切格瓦拉见到总理后,总理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格瓦拉说,我要一个大电台,非常大,整个非洲(格瓦拉当时在刚果(金)闹革命)甚至欧洲、南美都能听到的大电台。总理原话“我没有理他”。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愿意称格瓦拉为“堂吉诃德”,一个悲壮的失败英雄。
让格瓦拉成为自由精神象征的,其实是格瓦拉从始至终都坚持的贯彻自己的理想,在逆境的时候如此,在功成名就的时候依然愿意放弃一切,追随理想。
一个出生阿根廷上层阶级衣食无忧的孩子,开着摩托在美洲旅行了一圈看到了人间疾苦,就放弃优越的家庭条件和医生的职业投身革命了。
古巴革命成功成为了国家的二把手,戴着劳力士抽着雪茄,沙滩豪宅放着不要,还要跑到非洲去带领无产阶级革命,失败了还要跑玻利维亚帮助整个拉丁美洲。
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让我想到一个渔夫和富翁的故事:
有一个富翁来到海边看到一个渔夫正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就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呢?
渔夫说:我已经有吃有住了为何还要多打鱼呢?
富翁说道:多打鱼可以买艘更大的船呀。
渔夫说:买艘大的船干什么呢?
富翁说:买艘大船为了多打鱼呀,你就能成为一个象我一样的富翁呀,
渔夫问道:成为象你这样的富翁再干什么呢?
富翁说道:等你成为像我这样的富翁的时候,就可以来到海滩上来晒太阳了!
渔夫反问:那我现在就在晒太阳吗
渔夫以为是最幸福的路,不过是他唯一的路,富翁可以选择渔夫的路,但渔夫却没法走富翁的路,这就是选择。和陈胜吴广因为成为逃兵要被砍头而不得不起义不同,格瓦拉可以轻松获取一个上流阶层的人生,却要为受苦的人民而奋斗最终牺牲生命。
很难让人理解,但也许这才是最硬派的浪漫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