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认知突围》中的片段,谈到为何一般人坚持不下来持续学习,以及如何解决坚持不下来的问题。
关于持续学习,作者提到,知道怎么学习和有动力坚持学习,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相信每个人都有亲身体会,学习,仿佛坐冷板凳,大多要对抗自己的惰性,是讨人厌的一件事情。
但世上就是有那么些人,沉迷于对抗自己,在明知道大鱼大肉更好吃的前提下,还是选择吃水煮青菜,结果是他们的身材更好,身体也更加健康。
在这里说的,并不是支持某种减肥瘦身方法,而只是在讲少数人依然存在的自律与自控的事实。
为什么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么强?
为什么他们总能在选择的关卡,不会出现一念之差?
或者说,他们的意志力在哪里?
作者对此问题作出了回答:有一个很简单但很实在的答案,就是要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并懂得行为于目标之间的关联。
大多数的一般人,之所以会懈怠,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有着认知不足的前提,从而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目标不够清晰,或者并不真正了解行为和目标之间的关联。
持续学习的动力,就来源于对目标的清晰认知。
做违背自己本性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动力,因为,越确定自己要变成的那个样子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越确定自己正在做的行为能有效导向那个目标里的样子,那么学习动力就会越足。
看了这些,归根结底,还是要清晰自己想要的。
是头脑决定行为,是目标导向。
关于如何解决坚持不下来的方法,作者也提供了接地气的解决方法。
简言之,就是目标分解。
把远大的目标分解一层,再分一层,分解成一个一个的短期目标,并且让每个目标实现时,都能看到变化和收益。
人的本性是需要将收益可视化的,并且还要即时可见。
游戏让那么多玩家沉迷,能让他们一关又一关地挑战下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游戏的关卡够细化,每次闯关成功都能够得到量化而即时的反馈,从而引着玩家奔着通关的终极目标打下去。
人是需要短期刺激的动物,当自己清晰自己的本性后,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终极目标分解,并设计成像打游戏一样快乐。
为了不让自己半途而废,就要找一些小的成就感,让自己实实在在感知到每一次微小的进步,这样就有理由接着说服自己往前走。
还有一点需要意识到,就是即便把目标分解得再完美,学习带来的变化和价值依然可能是肉眼不可见的。
比如,我今天读完了一本书,它带给我的价值体现在何时,又会如何体现?
这些都无法预估,无法计算,也无法量化。
想来想去,其实学习这件事很玄妙。
你坚持学,它可能会将收益在多少年后的某一天一次性结给你,甚至你都不知道,你这么长时间以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因为你运用到了之前学习中的思维方法。
既然读了这些,那就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做事情吧。
在学习了方法的同时,要坚信时间会在某个时候回报你坚持学习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