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鸣凤乔
总觉得没有一把年纪是读不懂鲁迅的。先生的好多文字都是在中学课本里读到的,《祝福》《故乡》《孔乙己》《阿Q正传》《药》等等这些故事,不知道现在是否还住在中学教科书里。当时学习的时候,总觉得那么深奥。
那时正值青春年少,喜欢的是快意恩仇,缠绵悱恻的文字。而鲁迅的文字却略显暗淡和冷漠,就像他很少微笑的外表,总给人一种敬畏之感,又说不清为什么。
不知怎么想起了《药》,可能是最近我总和药打交道吧!药毕竟是治病救人的,什么样的药治什么样的病,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病,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药。就像现在流行的一个段子,“你有病啊?”“你有药啊!”笑过之后,细品还真的有道理。
药和病是一对克星,就像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的相生相克。当然有的病,目前无药可治,那是因为科学技术所限,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药。没有发现不等于不存在,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当然这也是特例。
言归正传,我们回到100多年前,鲁迅《药》里的世界。
1-
图片来自网络《药》是发生在华家和夏家的故事,华家、夏家合起来就是华夏,暗指当时的中国。
华家的孩子小栓得了肺结核,在病入膏肓之时,有病乱投医。他的父母听说人血馒头可以治这种病,很虔诚地买回了革命烈士的血,蘸在馒头上给他吃,但还是没能治好孩子的病。
肺结核在当时本是不治之症,再怎样治疗,也不可能根除。那时的中国还很落后,还没有“细菌学”这一学科。遇到这样的病,首先是中医,然后就是偏方,再就是寄希望于上天。有病乱投医就可以理解了。
不是说中医不好,但中国当时的确是太落后了,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进的科学离我们很远,这一切不是某一个国民的力量所能左右的。遇到事情只能用固有的方式去思考,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政府已经腐败到一定程度,已经无力去解决民生。为了解救国人,就出现了许多的爱国人士,鲁迅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2-
鲁迅小时候,亲眼目睹了父亲生病被庸医耽误的事实。
《父亲的病》真实地记录了这样一件奇闻怪事:
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的掷入沸汤中完事。
当时小小的鲁迅,当然那时候他还叫周樟寿,小小的樟寿经常去药铺给父亲抓药。有一副药需要“原配的蟋蟀”做药引子,这可难坏了小樟寿的家人,蟋蟀好找,蟋蟀夫妻也好找,可是这原配的怎么找,就是找到了,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是原配。
就这样鲁迅的父亲死掉了,也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
他知道父亲的病是被愚昧和迷信耽误至死,所以励志要学医,来到日本仙台,就是藤野先生所在的那个学校。在那里他和藤野先生亦师亦友,发誓用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来拯救国民。
当时世风日下,许多病就连名医也治不好。正在他惆怅彷徨之际,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他的想法。
中国留学生观看幻灯片,影片上一群中国人在围观日本人杀害自己的同胞。看到这样的画面,鲁迅感到既愤怒又震撼。围观的人却都很麻木,好像刺刀没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就跟自己无关似的。由此他看出了民族的不幸和危机并不在国民的身体里,而是在精神上。精神上不觉醒,永远都会处于蒙昧状态。
于是他先写了《阿Q正传》,接着又写了《药》,这些文字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应,鲁迅先生用自己的笔写出了社会的真相。
阿Q的愚昧麻木和那些观影的国人如出一辙,华老栓夫妇的行为也有鲁迅当年寻找“原配蟋蟀”的影子。所有的一切都是当时国民精神和现实生活的再现。
再读《药》,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
3-
图片来自网络文章不长,分四个场景讲述。
开始是黎明前夕华老栓去买药——新鲜的人血。这样大量的人血好像只有在犯人身上可以取到。
那时候死刑犯是要被砍头的,砍头就会溅出大量的鲜血,裹满小小的馒头富富有余。
要知道犯人执行死刑都是在黎明之前那样的黑夜里,所以华老栓接过妻子手中的钱走进了夜幕之中……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走在空旷安静的街上,华老栓的心里像是揣着神圣的使命。他把钱抖抖地放进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天越来越亮,路也越走越分明。
关系到他儿子的性命,这在他家里也当然是大事。华老栓心里对药还是充满希望的,迫切希望儿子吃了这药能好起来……
待他得了人血馒头之后,仔细包好,全部心思都凝在这上面,根本听不到别人的问话,敬畏地抱着那馒头,就像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孩。
第二个场景是他回到了家,也就是他家的茶馆里,把馒头交给妻子。妻子用荷叶包了馒头放在火上烤了烤,房间里立刻飘起一股奇怪的香味。
老两口专注地做着这件事,就连驼背五少爷的问话都没听见。
看着儿子把这馒头吃掉,就像看到新的生机注入到儿子的身体里面,幸福的生活就要降临在他的家里。
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睡一会罢,——便好了。”
第三个场景还是在华老栓的茶馆里,一些经常来喝茶的茶客调侃对话。通过这些对话,把人血馒头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读者便不再云里雾里。
首先是花白胡子闪亮登场,驼背五少爷附和着,他们都发现了华老栓的异样,家里有事情怎能不心事重重啊!
这时候康大叔来了,“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由此可以看出,这“人血馒头”是康大叔帮忙买到的。
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这一大段对话告诉我们,那馒头上的血是犯人的,这犯人是夏家的孩子。对话中没有体现这个犯人是一名革命烈士,因为这些看客只把这一切当笑话讲讲,对那些流血和牺牲根本没有意识。
文章没有对华小栓吃掉馒头后的反应做过多的描述。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件荒谬不靠谱的事情,此病根本无药可治,人血馒头就是一场滑稽的闹剧,华小栓最后死掉也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华小栓的死作者没有过多着墨,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第四部分写的是华妈妈给儿子上坟。坟场在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中间有一条细路。路的左边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小栓的坟在右边,而左边也有一座新坟,和小栓的坟相对。一个褴褛衣裙的老女人在摆供品,化纸钱,很悲伤的样子。
原以为华家开茶馆,应该家庭殷实,生活富裕,但从华小栓的坟地位置就可以看出,事实不是这样。看来那个年代——清朝末年,开茶馆的也是穷人啊!
两个坟头都是新的,唯一不同的是,夏家的坟上,多了一具花圈。
这具花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人在沉迷中看到了希望。虽然没有讲明花圈是谁送的,但这并不重要,革命烈士并没有悄无声息地死去,总有人还在做着什么。
4-
图片来自网络鲁迅的小说是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读的,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让人在啼笑皆非之后,心隐隐地痛。
是的,人血馒头上的血是革命烈士的。在鲁迅的内心世界里,他是希望革命烈士的血能用来救中国,但却没能救华小栓的命。这一方面道出了作者的无奈和悲哀,一方面又体现出现实的严峻。革命的道路还很长很坎坷。
结尾是一片枯树林,寒冷的天气,乌鸦飞了起来,刺穿灰色的天空,留下了一个非常悲伤的画面。
网友评论
我们常常会说国家的这个那个与发达国家还差什么什么,其实差的最多最难追赶的恰恰是人的思想和思维,鲁迅先生试图唤醒民众,那一声声的呐喊,那发人深省的文章,多么耐人寻味啊。
感谢作者分享!受益。
感谢阅读,下午好👒️
每一次“醒”都伴随着流血事件……
可看近期高三女孩跳楼事件
你这篇写出了新意,值得我们重新思考👍👍👍
当我们在某一种状态中渐渐变得麻木的时候,就是该吃点《药》的时候了。当在“作文”学练上发现越来越多“代沟”的时候,不妨重新看看《阿q正传》和《药》这样的作品,当太讲究形式,更多地满足于讲究“好看”,满足于开“脑洞”的时候,别要缺失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字应有的思想和深度,语言,应该具有优雅的气质和精致的韵味。补救,只能从重拾和重释经典中来。
关于鲁迅的《药》说点什么显然是一言难尽。二三十年代的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切入和审视至今仍锋芒闪耀,就是高峰的气质。而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再度品读和分析、学习、致用……
姐姐晚上好!😄❤❤
鲁迅的小说是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读的,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让人在滴笑皆非之后,心隐隐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