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
稚吟秋声:语文导读与溯源导读理念推广 ——参加全国首届走进中小学

稚吟秋声:语文导读与溯源导读理念推广 ——参加全国首届走进中小学

作者: 稚吟秋声 | 来源:发表于2018-09-17 21:19 被阅读23次

    2018年9月15日,先生与我一起来到浙江台州温岭市,参加全国首届走进中小学教学法研讨会。
    主办方告诉我,会议礼堂可容纳五百多人,听讲的老师以语文教师为主,也欢迎其他各科老师参加。会议开始前,有年轻老师捧着先生的书求他签名,随后我们一起合了影。
    主持的老师音色浑厚,他在分别介绍先生与我的个人情况的同时,还现场朗诵了先生写给我的那首七言绝句:

    赠丹华爱妻:
    诗结良缘情最真,
    三生石上认前因。
    从今不羡鸳鸯侣,
    相守芸窗伴夕晨。

    于是,我们的讲座就在老师们的祝福声中开始了。
    先生以《一个兴趣主义者的教育传奇——从不合格教师到当代教育名家》为题,先盘点了他的兴趣主义人生 。他从小是个为了兴趣可以不顾一切的孩子,兴趣主义既害苦了他,也成全了他。参加工作后担任语文学科教学,他总是将自己读书时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教学中,他教学《愚公移山》一课,以打破常规、别具一格的文言文教学法,使与会的校长们耳目一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迎来人生大转折。上海市启动评选特级教师的工作,他这名仅有初中学历的不合格教师,竟然被破格评为上海市首批特级教师,获得了与学历极不相称的至高荣誉。1980年,他开始全面回顾、总结、提炼这种“打破常规”的语文教学实践和思想,1981年提出了“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
    所谓“导读”,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阅读的过程,语文导读法的“灵魂”,就是“教会学生读书”。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提出,曾引起教育理论界的争鸣,直至国务院颁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也采用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表述,这种争论才逐渐平息。“自读”和“教读”后来被人教版语文教材以及目前推行的部编教材所采用,现在已成为两个通用名词。
    先生钱梦龙在会上诚恳地指出:对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最最重要的是首先培养自己浓厚的读书兴趣,只要有了兴趣,自然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方法,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灵感不断迸发出来。总之,只要有了兴趣,一切皆有;如果没有兴趣,什么都空。 他愿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从此告别乏“味”生活,开启有“趣”人生。
    先生在向各位老师介绍我时,特地强调了,是相同的兴趣,将我俩吸引到了一起。同样喜欢阅读、喜欢文字的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溯源导读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读书。
    我讲座的标题为《我们今天可以这样学习语文》。我接着先生的话题说,广西出版社准备出版《当代教育家口述史》,为此向我约稿,并邀请我参加9月20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我决定在整理先生的口述史时,以他的“兴趣”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这样对读者更有启发。而我的溯源导读法,其实是一种倒推的阅读思路,具体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对于他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个人成就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追究文本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创作风格、作品完整内容,或结合阅读作者其他作品,以求正确理解文本主旨,深入领会作者思想及文本蕴含的深意。溯源导读教学是对生命最好的观照。
    为了便于展开教学,我建议老师们按照:“初读感知文本——探究创作动机——深入领悟文本”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地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会上,我介绍了溯源导读法的四大优势:
    1、从阅读过程本身的特点来看,“溯源导读法”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人的阅读内驱力;
    2、从语文学习的长期目标来看,溯源导读法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实践过程,最符合人文学科自身“人性化”的特点;
    3、“溯源导读法”作为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不仅提供了一种语文阅读方式,而且提供了很好的终身学习的模式,它的益处远远超出了语文学习的范畴;
    4、“溯源导读法”可以从根本上有效防止学生厌学现象的产生。
    同时,也介绍了溯源对于理解课文的八大具体作用:
    1、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真实的创作动机与写作意图;
    2、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主旨;
    3、可以让学生对于课文的丰富内涵有更透彻的了解;
    4、可以让学生通过还原上下文,了解课文所写内容在原文中的本义,以及流传至今的误读;
    5、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对于文中人物的褒贬态度以及感情倾向;
    6、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与选择此种风格的真实原因;
    7、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文字背后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含蓄的表达方式与强烈的情感诉求;
    8、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文字表现力的精妙源自于其个人爱好与扎实功底。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对一部分耳熟能详的课文进行溯源,我们都会有很多意外发现,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

    如课文《陈太丘与友期》,故事告诫人们做人要诚信守信,以礼待人,赞扬了陈元方勇于直言、敢于批评、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但也有少部分学生会觉得,“友人惭,下车引之”,当友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元方却“入门不顾”,说明他这个小孩对人斤斤计较、不够宽容,不够大度。因此,教师完全有必要通过溯源导读法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出自《世说新语》,文中有多处记录了陈元方的故事,都以褒扬为主;而《陈太丘与友期》被编选于“方正篇”第一篇,这部分其他文字大多表现的是为人方正者的故事。由此可以毫无疑义地认定,编撰者对于陈元方持的是肯定、赞扬的态度。通过溯源,学生对于课文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全文主旨就不太会出现把握不定的情况,也就不太会有认识上的分歧存在。

    课文《为学》的中心,一般概括为“人贵立志,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概括,是将中心落在“立志”上。 但通过溯源发现,彭端淑原文的中心是落在“转化”上。他通过文章《为学一首示子侄》,主要阐述这样的中心论点: 聪敏与愚钝,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关键在于 “学”与“不学”。

    如《口技》一文,是为官清廉的作者在遭受诽谤陷害入狱、出狱后谣言不断的情况下创作的《秋声诗》的序言的一部分。作者的真实写作意图,是想借此表明自己借助诗词描绘的是人间的美妙之声,像口技艺人的表演一样绘声绘色,以此抵抗不断传入其耳的外部谣言。

    又如《一棵小桃树》的写法与贾平凹的《丑石》、《泉》等文有相似之处。而作者自述成长经历的文字,也揭示了他的人生感悟:原本平庸的小孩,经过自身努力,最终一定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生命受挫、压抑的背后,孕育着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不妄自菲薄,终有一天会诞生奇迹。
    再如《陋室铭》,作者刘禹锡所贬之地相传有得道高士善卷,而此地因此名为善德山,下有“老龙潭”,《陋室铭》首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完全是就地取材有感而发。而作者整篇铭文是在地方官吏小人得志、“官大一级压死人”步步紧逼的刁难中完成,体现了作者化悲愤屈辱为超脱淡然的自我疏解能力,与善于提升自我格调的不俗境界和君子风度。

    通过对课文《对星星的诺言》的溯源,可以让学生了解纯真浅显的文字背后,是历经人间苦难、深刻体会痛苦的作者强大的内心与对世界的博爱。

    而课文《鸟》,通过溯源,学生可以了解到《雅舍小品》的创作背景是在因躲避战火而迁至重庆北碚,应朋友之邀在报纸上开设专栏,每周一篇后结集成册的。作者梁实秋写“鸟”,其实是自认为人生没有自由的他,心底对于真正自由的呼唤。

    《买椟还珠》一文,通过溯源,了解了作者原文主要是批评卖者过多装饰了匣子,其实是在批评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而现在“买椟还珠”这一成语的意思变成批评受众取舍不当,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杞人忧天”这一成语在《列子》一书中是为了说明:万物自有消长的自身规律,天地间自有道,我们只要顺应道即可;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的,循着本性而行便是道。清净与虚无,便会得到事情的真谛。总而言之,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而现在“杞人忧天”这一成语是用来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通过对以成语为内容的课文的溯源,学生可以了解其内涵的演变过程以及现今约定俗成的用法。

    如通过溯源,可以了解作者纪昀的创作风格,与其对于《聊斋志异》的微词,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作者所追求的语言风格以及作者推崇如此写法的根本原因。

    《花果山拥立美猴王》、《孙悟空棒打白骨精》两篇课文都出自《西游记》,通过溯源,学生才能了解此部小说其实是人品正直、才华横溢的作者吴承恩对于残酷势利的现实的反叛、戏谑与嘲弄。

    我向老师们谈了近期一些关于溯源导读教学的问题讨论,最后还简单介绍了我的“无界思维法”和“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
    无界思维教学:思维的世界原本就没有边界,而人工智能时代,对于人类思维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让他们的思维在所学的各科、任何知识中自由驰骋,他们持续的创造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潜能才会进一步被开发和利用,今后才能更好地面对时代的发展。
    有必要重新思考教育对于思维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联想能力,让他们学会知识的迁移,主动探寻知识的本质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真正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形成无界思维,为其今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其实就是将平面的、单一的、静止的、无声的、文字的教学,变成立体的、双向互动的、动态的、有声的、文字与表演相互转化的作文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开放式、多维度语文教学的观念在作文教学中进一步得到体现和落实。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先以溯源导读法引导学生对某些语文书上的课文进行追本溯源,进行阅读的拓展,以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文本主旨;
    在此基础上,再以“无界思维法”开拓思维,利用调动已有知识积累,将自己的心灵体验、心灵收获、心灵碰撞、灵感顿悟,以绘画、音乐(歌曲、乐曲)、舞蹈、微电影、藏书票、插画、篆刻、书法、古诗词创作、戏剧表演、说唱、相声、摄影、手工制作等其他艺术形式及时与大家进行交流;课外参加了跆拳道、围棋、足球、篮球的训练,可以将这些自己擅长的兴趣爱好与阅读体验相结合,寻找其中的共通点;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技等课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更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让阅读感受与学科兴趣发生可贵的“共振”。将自己的思维成果以视频的形式发布在网络上,可以与社会上的很多人共享,自然更有成就感。
    写作文,则可以将初稿与同学一起排演,听取同学意见后修改描写,然后再表演展示。还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布于各个网络平台,如百家号、熊掌号、头条号、搜狐号、简书、企鹅号、一点号、大鱼号、大风号、新浪博客、豆瓣等等,甚至可以自己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专门发布自己的文章,以期得到更多认同,同样有利于创作积极性的调动。
    现代社会提倡“指数型思维”,它是指以“次方”的方式思考问题,可以让事物以指数型的方式上涨,以指数性的方式进行拓增,以指数式的递增进行传播。因此,教育应培养具有指数型思维的自主性学习人才。溯源导读、无界思维和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使指数型思维成为可能。
    讲座结束后,我收到了一些老师的肯定评价。午饭时与下午上教学展示课的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一起交流,虽然学科不同,但因为理念颇为一致,交流甚为畅快。徐老师认为,各个民族对于数字的认识,与各自的语言表达有着密切关系,而语言的背后则是思维,从而导致的是各个民族的数学思维方式也很有差异。中国人的对于数字的计算,其实源于算盘,因此得以将数字以更形象的方式进行演算。这也是中国人数学学得好的原因之一。
    长青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引导学生了解每一个运算符号的来龙去脉,并充分调动自身的联想能力使所学内容更加形象,这其实就是一种满足好奇心基础上的“数学溯源”,这让我们由衷地发出感慨,所谓规律性的东西,就应该适用于各种领域。
    徐老师的数学课,学生学得饶有趣味的原因,不仅在于这种“溯源”的理念,也在于他能充分发掘学生各方面才能,充分启发学生的数学联想,让他们在数学课上发表演讲、表演小品,甚至以童话的形式、以拟人的口吻,使得数字充满了生命力,它们在学生心中成了有灵性的小生命。这也正与我的“无界思维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徐老师概括了教学的四种形式:其一,给学生“所以”;其二,给学生“因为……所以”,建立逻辑因果关系;其三,引导学生追溯因为的因为,探求所以的所以,创造让他们独立学习的条件;其四,把自由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天马行空地展开联想,让所学内容无尽延伸,就像一根丝,让它充分拉开,尽可能伸展其宽度。我想,后两种教学,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上追求的方向吧!


    1webwxgetmsgimg.jpg 2webwxgetmsgimg.jpg 3webwxgetmsgimg.jpg 4webwxgetmsgimg.jpg 5webwxgetmsgimg.jpg 6webwxgetmsgimg.jpg 7webwxgetmsgimg.jpg 8webwxgetmsgimg.jpg 9webwxgetmsgimg.jpg 10webwxgetmsgimg.jpg 11webwxgetmsgimg.jpg 88webwxgetmsgimg.jpg 89webwxgetmsgimg.jpg 99webwxgetmsgimg.jpg 111webwxgetmsgimg.jpg 222webwxgetmsgimg.jpg 333webwxgetmsgimg.jpg 6661webwxgetmsgimg.jpg 7776webwxgetmsgimg.jpg 8886webwxgetmsgimg.jpg 8888webwxgetmsgimg.jpg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稚吟秋声:语文导读与溯源导读理念推广 ——参加全国首届走进中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wd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