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运营社群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利益的事情商业是不会去做的,所以社群运营最终的目的是让用户消费,这并不是什么不值一提的事情,那么每件事情都有其背后的内核,社群转化的内核又会是什么呢?
社群转化在现象上表现为:
- 用户交钱消费。
- 老带新实现血液更换。
- 产生互动,实现连接。
- 加速传播。
这些都是正确定,但不仅限于此,你能想到的转化点都可以被认为是他的现象级定义。
社群转化的核心:信用账户
今天在书友作业中看到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中国自古倡导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圣,信字独占一字,可见,信用从古到今一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一块神圣不可侵犯的特质。
大家想一下,为什么你会放心的把钱放在银行,不就是因为银行的信用在人们心中是最好的吗?再从国际上看一下前一阵发生的大事件,世界银行组织把美国信用等级下降一级的后果是大量资金外逃。 可见一个机构的信用才是大家消费的最可信的部分。
那么我们该如何增加自己的信用等级呢?
- 专业度
这个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补回来的,但也有技巧的。
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多学,多练。
从现在开始积攒流量
通过朋友圈,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布局,在这些平台尽量多的发表自己的专业见解。使得参与其中的人对你有一个定义。
后边一旦谈论到这个专业,就会让人第一个联想到你。这就算成功了一部分了。
- 人设。人设无法打造,只能是你的一个最真实的状态。
你平时是什么表现,你在大家心中就是什么样的人设。
你爱学习,多才多艺,努力上进等。
你要在社交中无限放大自己的人设,这样才能在了让你的用户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大概率想到你。
不要吝啬自己的朋友圈。
- 送温暖。人心都是软的,你如何待别人,别人也当如何待你。
社群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你是为钱还是为用户,你的表达需要注意。
你是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请注意你的做事态度和方式。
你是否关注并鼓励他人,是否在一味夸奖,而没有实质性内容点评。有时候批评也是一种温暖。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如何建立信用的问题。
我带过两家公司,一家是北京的公司,设计产品完全从用户考虑,融资拿到D轮,可谓风光无限,究其原因,就是和用户建立了信赖关系。反观第二家公司,完全从钱上考虑,能骗一点是一点,导致做一个死一个,连锁反应公司员工不认可公司价值观。
所以从你现在开始积累自己的信用吧。
最后引用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字面意思理解为,说好的话,正确的话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优秀的品行可以增加你的尊贵特质。
愿我们在平日里,一言一行均出于对他人的尊重,从而成就我们的“信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