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11天

摘录:
一个以真正的共同体为基础的教学法不是浪漫的幻想,而是对于极迫切的教育需要所作出的实际响应。

感想:
今天阅读的两节讲述了关于如何运用微观教学的两个例子,一个关于医学教育,一个关于社会研究方法课。每一节中,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对比两种不同教学方法,让我们直观了解到了微观教学与典型教学的区别。
那么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节课。例如今天的教学主题是“泥土的秘密”,我们可以拿“泥土”作为“伟大事物”,与幼儿一起探讨,可以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掘开泥土进行探索,将找到的物品进行讲解,甚至可以自己编故事与同伴分享。
还可以让幼儿观察泥土里生长的植物,引导讨论植物如何生长,如果没有泥土,植物会怎样?知道泥土里有些什么植物才能生长的好(养分),什么样的泥土适合种植什么样的植物等等。
当然还可以讨论生活在泥土里的动物,如蚯蚓、蚂蚁,分享关于这些小动物的故事,他们的分类,居住的洞穴特点等等。
还可以讨论泥土的其他特点,比如颜色的不同、土的干湿度、泥土的手感等等。当然,还有更多方式去探索,而不只是告诉学生,泥土里有什么?
期待接下来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