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的记忆

作者: 梁依溜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10:32 被阅读338次

我不太爱吃甜的,但有一样东西例外,就是司前的糖不甩。

糖不甩做法不难:4成粘米粉6成糯米粉再加少许泡打粉,用凉开水把它揉成粉团,做成一个个汤圆大小的小粉团,然后用竹签在小粉团上插个小洞,不要插穿,用油炸至金黄,再放入铁锅中用滚热的麦芽糖浆过一遍,使每一颗糖不甩都均匀粘上糖浆,就大功告成了。

做法看似很简单,但是一般人做出来效果千差万别,所以这二十年几来,司前墟一直只有两个档口卖糖不甩。环境简陋,设备普通,但是手法正宗,味道传统,每一个从司前镇走出来的人,就认这个味道。

我也是只认这个味道,在其他地方买的糖不甩,总吃不出一样的味道,可能是因为糖不甩的甜,对于童年过得比较灰暗的我,是一个特别可贵的甜蜜回忆。

我还记得第一次吃糖不甩的情形。那是一个丰收的秋季,天空澄净蔚蓝,地里的稻田一片黄灿灿,绵延开来没有尽头。但这一天,我病了。村里没有医生,妈妈就把我背去司前镇上的医院看病,人多,排队,打针,折腾了一早上。

看完病又靠在妈妈的背上,妈妈背着睡着的我回家了。

一回到家,爸爸怒气冲冲把妈妈拖出门口,拖得远远的,又踢又打,说看病花了太多时间,家里和田里的活没人做。

我惊醒了,坐起来,看着眼前的一切,惶恐、无助、哭泣。没有人注意到我,爸爸为了私心,只想把妈妈往死里打,而妈妈自顾不暇。这时,邻居看不过眼,把我抱了过去,给我抹干眼泪,拿出一个糖不甩,哄着我吃。

我懵懵懂懂地尝了一口,是甜的,我的嘴巴里原先只有苦味,但那一刻,我第一次尝到了甜味,从舌尖一路跳跃着,直击内心的甜味,让我着迷。原来,这世间除了苦味,还有甜味。

后来,爸妈离婚了,我跟妈妈相依为命,住在老旧的泥屋里,妈妈靠织藤篮为生,收入很低,但她每次出去拿藤篮回来,都会去司前墟给我买两个糖不甩,我每次都是一边吃着糖不甩,一边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伴着糖不甩的甜味,伴着神话故事的趣味,我开始在一个又一个甜美的梦乡里醒来,不再恐惧,不再害怕噩梦袭来。

就这样过了两年之后,我跟着妈妈一起出了城里,与养父一家组成了新的家庭。新的住所,新的学校,新的人,我都可以接受,但我还是怀念有糖不甩的家乡。妈妈忙于适应新的环境,没有时间去买糖不甩,在城里也很难买到了。

唯一一次我在城里吃到正宗糖不甩,就是有一次在路边,一个年近半百的阿姨,推着一个小推车在卖糖不甩。我当即买了两个,尝了起来,是一样的味道,甜味从舌尖再一次直击了我的心田,同时直击了我的泪腺,眼泪忍不住就流出来了,那是久别重逢的滋味啊,那是家乡刻在我舌尖上面的甜味啊。

可惜好景不长,阿姨要跟女儿一起出国,去安享晚年了,就结束了糖不甩的摆摊生活,我也结束了寻觅糖不甩的青春甜蜜之旅,踏上了去广州读书的旅程。

从司前到新会 ,再到广州,一路越走越远,离糖不甩的地方也越来越远了,但我的舌尖,却越来越多地品尝了很多甜味。在不同的味蕾面前,我最爱的就是糖不甩的甜味,它甚至不需要去品尝,只要想起它,或者靠近有它的地方,我的舌尖就泛起阵阵香甜,这是家乡留给我的味道。

舌尖的记忆,伴随着我一路走来,无论遇到多么艰难的事情,只要舌尖甜甜,就没有熬不住的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无论多么痛苦的感觉袭来,甚至从噩梦中惊醒,只要舌尖还保留着那一点甜,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会拉开窗帘,迎着阳光,自信地面对每一天。

相关文章

  • 舌尖的记忆

    中国人深知“民以食为天”。因此一种深厚的思念之情和感激认同之情,常常是通过一饮一食,以“想吃什么”来表达和寄托的。...

  • 舌尖的记忆

    我不太爱吃甜的,但有一样东西例外,就是司前的糖不甩。 糖不甩做法不难:4成粘米粉6成糯米粉再加少许泡打粉,用凉开水...

  • 舌尖的记忆

    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人会渐渐变得有一些懈怠、健忘,或是麻木。佩服那些可以坚持把每天每时每刻都过得浪漫如诗热情似火的...

  • 舌尖记忆

    相对于传统而言,对于美食的追求总是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各种形式的美味,不同的处理方式,都有着相同的本质内涵。在除了...

  • 舌尖上的记忆

    有人说,童年味蕾的记忆是人一辈子最深处的记忆,哪怕岁月如梭时光荏苒,我们忘记了所有,但在人生轴线的某个时刻,一口似...

  • 舌尖上的记忆

    这是我儿时记忆里最难忘的两种点心。它们是糖三刀和羊角蜜。 那时候,姥姥家的食品柜子里,迎来送往的礼品盒子里,总能见...

  • 舌尖上的记忆

    生活的艰辛与隐忍,甜蜜与欢欣,流连于舌尖,交织、分离成酸、甜、苦、辣四种滋味,那些源自舌尖,痴缠于舌尖的遥远深...

  • 舌尖上的记忆

    县城最近开了一家叫“嘿,煎饼侠”的专卖煎饼果子的店。 一次偶然的机会,宝贝在那里吃了一次煎饼果子。从此,贝贝就爱上...

  • 舌尖上的记忆

    舌尖上的记忆有很多,最记忆犹新要数母亲做的手擀面,那可是我们全家的最爱。那时候,每家都很贫困,大米和白面都很...

  • 舌尖上的记忆

    文/王宁子 关中人喜食面食,每年入春,头一镰韭菜,头一坛浆水菜是菜盒最好的搭档。 立春过后,草芽发了,韭菜也顶出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舌尖的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mo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