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1|打破“罗生门”,不做“盲人摸象”

作者: 读书人默铮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23:27 被阅读1次
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人生一切难题,读书获得答案。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复盘那点事。

前两天,我们讲了复盘第一步是“回顾、评估”。简单说,就是“还原事实、客观评价”,这也是决定复盘效果的基础。

然而,“还原事实”听起来好像不难,其实却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正如电影《罗生门》所讲,对于同一个事件,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信息并不相同,因而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众说纷纭。特别是在高度紧张、复杂多变的状况下,人们看到了事实残缺不全,记忆也断断续续,非常容易出现“盲人摸象”、各执一词的问题。

那么,如何避免复盘中的“罗生门”“盲人摸象”现象呢?答案是:系统思考。

所谓系统思考,是说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系统中,人们加入的任何组织,也都是一个系统,人们的行为活动选择会受到所在系统的影响,所以,要想把工作做到位,就必须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有四个核心原则:1.万物皆为系统。2.整体大于部分之和。3.要在整体中理解部分。4.对部分的最优化对整体不一定有利。

具体到“回顾、评估”来说,首先,我们必须要有系统观念,在回顾阶段,要有“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意识,要“跳出画面看画”,全面、系统、联系地还原事实。其次,在评估时,要始终聚焦于“目标”这个整体去评价每一个环节,并把每个环节联系起来去评价整个事件。既不能以部分环节的好坏,代替对整体的评价;也不能只关注整体的好坏,而忽视了部分环节的亮点或不足、经验或教训。

系统思考不仅适用于“回顾、评估”阶段,对于其他三个阶段同样适用,是复盘的重要思考工具。

养成系统思考思维,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问“为什么”,找系统的目标,这是系统思考的起点。比如,假设你是一个石匠,如果你想更深刻地认识、完成你的工作,可以问自己:我为什么打石头?当你得出答案,是为了建造一座大教堂。那么,你的一切行动将会更好地服从这个系统目标,工作也会更加高效、有意义,对工作效果的评判也会更加精准。

【书目】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
【项目】“100天读33本书”计划
【进度】总第21天,第7本书第3天
【作者】读书人|默铮,微信号:lyfd_j

相关文章

  • DAY21|打破“罗生门”,不做“盲人摸象”

    人生一切难题,读书获得答案。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复盘那点事。 前两天,我们讲了复盘第一步是“回顾、评估”。简单说,...

  • 2017-12-20

    罗生树下罗生门 罗生殿前婆娑人

  • 人性转念便是地狱——罗生门读后有感

    《罗生门》——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片小说集《罗生门》中收录的短片小说《罗生门》。 罗生门一词,想必诸君不会陌生,...

  • 究竟什么是“罗生门”?

    上演了一出“罗生门”、“车祸罗生门”、江歌案“罗生门”等等,生活中经常听到这个外来词,那么究竟什么是“罗生门”呢?...

  • 《罗生门》:善恶一念间

    短篇小说《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名篇。后人也逐渐因《罗生门》而引申出各种含义的“罗生门”。今天就《罗生门》...

  • 罗生门

    文/郑鑫 泸西小镇,偏安一隅,传闻破落的巷子深处住着一户人家,老太太已经老得不像样子了,无儿无女,终日与一只黄黑相...

  • 罗生门

    呓语,荒诞了真实 论理,帝王祭祖的新衣 牛屄像花朵裸露在外面 阴唇似鲍鱼藏于甲贝之中 脸部的二寸肥肉 涂抹着胭脂油...

  • 罗生门

    最初听到这三个字是在喜马拉雅fm上官文露读书会上,文露的解读让我好奇:什么样的日本社会会催生在死尸头...

  • 罗生门

    既然无济于事,就只能不择手段,优柔寡断只有死路一条。 窥一斑而见全豹。 人都有两种相互矛盾的情感。当然,每个人都有...

  • 罗生门

    我们一直在交流,却只听自己想听的东西。 于是我发现我能看懂十一种孤独了。 孤独是生活本来的面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21|打破“罗生门”,不做“盲人摸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sw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