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延参法师念佛随笔佛、儒、道专题
(56)学习心得:不主观判断,应多讲念佛

(56)学习心得:不主观判断,应多讲念佛

作者: 光明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13:35 被阅读82次
(56)学习心得:不主观判断,应多讲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师父,各位莲友:

我们今天中午继续来学习《听见你的声音》下册第三百七十九个答问:如何向年轻人推荐经典?

问题是这样的:“有的年轻人对佛教有好感,但是对往生没有兴趣,希望借助佛教开智慧,除了告之以念佛也能福至心灵,似乎也说不出太多的道理,是否可以将般若经典推荐给他?”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在最开始是这样回答的:对往生没有兴趣,这个智慧就开得不大,或者说就没有智慧了,他所谓的智慧还是世间的,还没有涉及出世。年轻人一般都会这样自视甚高,这也是骄慢心。

大道理是不多的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必定成佛,这就是最大的道理。除此之外,还能讲出什么大道理吗?所以一切都围绕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懂得再多的道理,有再多的智慧,如果归不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还是没有实际的作用。

师父在前两段,都是在肯定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无上智慧、无上功德、无上利益。这个人他懂得再多,他所谓的智慧还是世间的,还没有涉及出世。如果没有涉及到出世,他懂得再多,其实也都是造的轮回业,都造的是虚妄业,还会继续去轮转。不能出离六道轮回,不能了脱生死,这懂得再多就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师父在第四段说,只讲念佛效果未必就差,也可以推荐般若经典,也可以不推荐,就只管念佛。为什么?因为念佛背后有佛力的运作,对他种善根,对他人生未来究竟方向的导向都很好。如果只是把般若经典给他,没有告诉他念佛往生,一部大般若经,读来读去无常就现前了,等他生病了,或者遇到特殊的情况,他还不知道念佛往生。他从般若经里面能悟出什么来呢?告诉他念佛之后,触境逢缘,也许他就老实念佛了。从这段话,我们能看到大般若经和念佛往生的道理之间的比较。

就是说,你把大般若经告诉他,他就是反反复复地去读,但是实际上它的往生大事,其实还没有决定,如果有一天无常现前,或者生病了,或者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他的生死还是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把念佛告诉他,即使他不懂得一些所谓的大道理,但是他的往生已经决定了,他可能现世还会有一些烦恼,但是如果遭遇无常或者触境逢缘,他都会开示老实念佛,往生净土,这样的话就得到了决定往生的利益。

从师父的这段开示,我自己感悟到,如果我要给别人讲解佛法的话,放在以前,我可能就会去讲一些世间法,但是现在,我知道我还是应该给人多讲念佛往生之法。因为念佛往生之法,从究竟来看,从长远来看,从无量劫来看,可以让我们了脱生死,决定往生净土,他让我们的生死从此叫停,这才是最关键的。我们把世间过得再好,又能怎么样呢?

师父在下面讲了三个难以测度,也就是三个不可思议。第一个不可思议是众生的根基,我们难以测度。师父讲了,比如说一个人,他背后其实都有无量劫的因缘存在,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无量劫他跟诸佛菩萨都结过缘,他的佛法的宿善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难以知道。第二个是诸佛的善巧方便,我们也难以测度。第三个是念佛法门阿弥陀佛名号的殊胜利益,也难以测度,我们也不可思议。所以,我们不要在我们凡夫这边主观地去判断,要给对方讲什么法。

一个念佛人,我们就不要在我们自己这边主观地去推测判断,要给对方讲什么法,比如讲大般若经,或者说讲儒家,讲传统文化,讲定善散善,我们就不要这样去自作主张,我们就只讲念佛法门,只讲念佛决定往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6)学习心得:不主观判断,应多讲念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tj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