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喜乐年华主题征文活动,
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传统节日,每到年底春节时分,在外漂泊的人们不管身在何处人在何方都会千方百计的回到故乡去过个年。春节,在中国人民心中是一种永远也去不掉的家国情怀。
身在南国,这几年因疫情无法返乡,只能在他乡过春节。看过了他乡的春节习俗也还是想在梦境里再次重温一下家乡的年味。
1.打糍粑
糍粑是我们家乡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做的一种食品。乡村习俗,做一锅香喷喷、圆圆的糍粑,预祝来年甜甜美美,圆圆满满。一年到头,也只有做了这一锅圆圆的糍粑,才有了一点过年时香香的年味。
中秋过后,几阵秋雨,几阵秋风。冬天的脚步在人们企盼的眼睛里姗姗而来。入了冬,就表示一年将尽,新年又至了。当几场白雪无声无息的飘落之后,宁静的小山村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在小孩子嘻闹的身影,天真的眼神里,都充满着对过年的企盼。到了十二月,大人们也开始洗蒸洗笼的忙碌开来,都准备打糍粑,磨豆腐了。乡邻们在路上见了面,也会笑着招呼一声:“打了糍粑没有啊?”
糍粑的做法很简单,只要把纯糯米洗净,沥干,再磨成粉(也有用纯糯米直接做的),放在一个木制的蒸笼里蒸熟。然后用一勺子一大团一大团的取出来搁在一个有糟的石磨上。一个大男人抡着一个沉沉的木锤翻来复去的使劲锤打。等锤到一定的程度时,再从那一大个粉团里拽出一个个小圆球整齐的摆在两条已洗净并抹了油的长凳中间。两个男孩各执长凳一头,使劲一压。那一个个油亮亮、香喷喷、圆圆的糍粑就做好了。放点糖,两个一夹,咬一口。满嘴是油,满嘴是糖。那股香味,那股甜味,溢满嘴里,甜在心里。也留在唇齿的芬芳中,留在故乡的年味里……

2.杀年猪
做好了糍粑,故乡的新年也拉开了序幕。而杀年猪,才是准备过年的真正开始。
隆冬的早晨,天刚朦朦发亮,只听哪里有猪猡“嚎”的一声嘶叫,人们知道,这又是谁家宰了一头年猪了。
年猪不重,一般来说就一两百斤吧,是村里的母亲们起早摸黑,端盆提桶辛辛苦苦喂出来的。一头年猪也是全家人对过年的一种企盼。山村生活贫困,平日里很少吃得上新鲜的肉食。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好好的享受一翻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情景。
没有下雪,晨雾很浓,晨风也很冷。但家人的心里却是激动又兴奋的。父亲的脸红红的,脸上笑嘻嘻的,眼睛亮亮的,做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来去如风,请屠宰师傅,准备长凳,屠桌等。而母亲则会忙里忙外的准备盆具器皿。当看到那一头喂了大半年的猪猡被架上屠桌时,母亲的眼里也会闪过一丝不舍,一点眷念。是啊,想当初还是只活蹦乱跳的小猪崽,被母亲细心的呵护,精心的喂养。看着小猪崽慢慢的长大,增肥。而在这一刻,转眼就将被屠宰了,有谁不会产生几分伤感和不忍呢?当然,这点不舍转眼也被孩子们期盼的眼神,被那浓浓的年味给冲淡了。母亲会飞快的烧一锅开水,煮好早饭。在那飘着晨雾的早晨,取几块刚砍下来的新鲜的猪肉,做一顿美味可口的早餐。而那头刚宰的几百斤的年猪,勤劳的父亲则会一块一块的砍好放在一个很大的木盆里,再洒上精盐、八角、花椒等配料,慢慢的腌渍。过一段时间再取出来挂在灶膛上方用柴火慢慢的熏烤。熏烤出湖南有名的农家腊肉。等到过年和来年开春,再做出一顿香味十足,美味可口的红烧腊肉……

3.炒砂
糍粑做好了,年猪也杀了。离过年也只有几天时间了,剩下的事也只有办年货了。
乡村的年货,除了烟酒、水果、糖类等需去镇上购买外。其余的瓜子、花生之类的零食、小吃就是自家准备,自家炒了,也就是乡亲们所说的炒砂。
一口铁锅,一瓢细沙(有的也用食盐来替代)。灶膛里是红红的火苗。映得母亲的脸也是红红的,眼睛亮亮的。嘴角的笑意也盛不住的漾了出来。炒砂用的专用镗钯(一块方方的小木块钉上一根长长的把)拌着沙粒在在锅里来回推动,而瓜子、花生则在沙粒里面来回滚动,滋滋作响。刚放进锅里的花生是白色的,随着火候的加大,几个翻滚后,慢慢的变成了淡黄色,再金黄了。而那浓浓的香味,也在厨房里头,在村子上空,在那冷风里飘散开来。
母亲炒的瓜子、花生很香,很脆。火候把握得很好。炒出来的年货色泽也好看,一颗颗金黄黄的,绝不会有烧焦或未炒熟的混在里面。在这方面,母亲有她独特的一套功夫。比如:炒玉米时,要猛火爆炒,炒出来的玉米才会香脆好吃。而炒花生则要细火慢熬才能慢慢的把香味散发出来。
炒好的花生,玉米放置在地上,等凉了以后更香更脆了。剥一颗放进嘴里,香香的,脆脆的。溢于嘴角,留在心间。这些年货曾伴我度过童年的一个又一个春节,在那些飘忽的岁月里,也是我最大的诱惑……

4.过年
过年的那一天其实很忙的。
一大早,天刚发亮时,习惯早起的母亲就起床了。忙着打扫庭院,给我们做早餐。而我们这些平常喜欢睡懒觉的小不点,也没了什么睡意。因为今天过年嘛!母亲起床不久,我们也跟着爬出了被窝。
外面很冷,有时还下着雪。远处的山,近处的房屋、田园都被白雪给覆盖住了,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清冷的空气吸到嘴里时也带着甜丝丝、凉凉的味道。呵一口热气,在清冷的空气里转眼了化成一团白雾,就像仙人口里呼出的仙气似的。到七八点钟,不知谁家起得更早的母亲开始做菜了。阵阵香气飘荡在空中,飘荡在飞舞的雪花里面。
吃罢早饭,稍作休息后,母亲就忙着为晚上的年饭做准备了。而我们也不会闲着,忙着打扫卫生。以前扫过的庭院,门窗又里里外外的清扫一遍,擦拭一遍。再贴上新写的春联。春联一般都是我们自己作,自己写的。具体内容现在不太记得了,但有几幅用故乡地名作出来的春联自己还是比较喜欢。
到了下午,我们又帮着母亲准备菜肴,帮着父亲准备香烛,祭祀祖先。还要带上祭品、香烛、鞭炮去坟山墓地前祭拜,接那些祖宗的先灵们回家团圆。等一切停当后,我们就会洗个热水澡。据说,在过年这天洗澡是和财神菩萨一起沐浴的,可以洗去一年来的秽气,保佑来年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到了傍晚,雪停了,夕阳的余辉却躲得不见了踪影。层层暮云堆在空中。小山村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白茫茫的一片。这时候,远远近近,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美酒醉人,晚宴飘香,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吃团年饭了。
在这个时候,爱喝两口老酒的父亲会慢慢的喝上几杯。我和哥哥平常是不怎么喝酒的,但在这时也会陪着父亲喝上那么一点点,并祝愿年年幸福,岁岁平安!而母亲则会一边不停的嘱咐我们多吃点,吃好点,一边把那大块大块的鱼、肉、鸡、鸭等夹到我们碗里,也把她那深沉的爱怜盛在我们心里。许多年以后,当一个人独处在异地他乡,守着一份孤寂度过一个个春节时,总是会把母亲那深情的嘱咐,深沉的爱怜又深深的想起。
窗外暮色渐浓,黑夜渐至。而白雪的银光却把夜色照亮。偶尔有几声清脆的爆竹声稀稀落落的破空传来,打破了这山村夜的静谧与安宁。而在这飘着香味的除夕夜里,人们的祁愿、祝福也在静静的酝酿,悄悄的滋长……

5.新年祝福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
灿烂的烟花欣然绽放。
有春雨在悄悄飞落,
有春风吹过河道、山岗。
故乡的年味总在记忆里酝酿,
他乡的新春总在祝福中畅想。
喝一口老酒,许一个心愿,
千言万语也化作悠悠的思绪绵长。
天涯漂泊,
有太多的祈祷,太多的梦想。
北望故园,
有太多的思念,太多的祝福。
当和煦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大江两岸,
在这全国欢腾,举世共庆的日子里,
衷心祝愿:
新春快乐!平顺安康!
岁岁如意,年年吉祥!
——2023.1.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