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有一个爱她的老公,还有车有房子。在别人眼中也算是个成功者,可是她也有烦恼,期望着改变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淑女的形象。
女子说,她读过很多的时尚杂志,知道怎样颔首微笑,怎样举手投足。言行举止穿着打扮都按照淑女的标准要求自己,可是,这只是自己的一种假象而已,在她的内心涌动着激烈的情绪冲动。她看到办公室内的尔虞我诈,先是极力地隐忍。她想,她要用自己的善良和大度感染大家,用自己的微笑消弭裂痕。刚开始她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大家都说她是办公室的一缕春风。可惜时间不长,春风变成了秋风,后来干脆成了寒冷的西北风。她再也保持不了淑女的风范,开业务会,她会因为不同意见而博然大怒,对她看不惯的人和事猛烈攻击,有的时候还会把矛头直接指向她的顶头上司,甚至直接顶撞老板。出外办事也是一样,人家都以为她是一个弱女子,但没想到她一出口就像上了膛的机关枪,横扫一切。如果她始终是这样也就罢了,怒目金刚也不失为一种风格,但是每一次发过脾气之后,她会很快地进入后悔的阶段,埋怨自己失去了淑女的形象。她不喜欢她自己,可她又确确实实是那样的人。
她讲了一个故事,里面有一个印度女子就是她喜欢的那种形象。她在国外的时候,看到一家饭店冤枉了一位印度女子,饭店污蔑印度女子偷拿了一个贵宾贵重的台灯,要罚她的款。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的非常尴尬。要是别人必定会大吵大闹,逼他们拿出证据,否则绝不罢休。那位女子身着艳丽的纱裙,长发披肩,不愠不火,在整整两个小时的舌战中,脸上始终挂着温婉的笑容,在原则问题上丝毫不让。面对咄咄逼人的饭店侍卫的围攻,她不急不恼连语音的分贝都没有丝毫的提高,她不曾从自己的立场上退让一分,也没有一个小动作失去风范,头发丝的每一次拂动都合乎礼仪。印度女子那种表面上水波不兴,骨子里铮铮铁骨的风度,就是她做人的榜样,真是太有魅力了,这种收放自如的本领,该硬的时候坚如磐石,该软的时候软若无骨,令人神往。
她想了很多办法改变自己,真可谓机关算尽,可到最后仍然是表面看起来很镇定,其实内心还是躁动不安,做一个淑女内心感到很压抑。人小的时候,高兴烦恼都写在脸上,人家说这是幼稚,缺乏社会经验;当人们一天天成长起来长大的时候,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见人之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能力;为了合乎社会的道德礼仪,更是把人包裹起来,天天压抑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人失去了自我形象。
压抑情感就是压抑了我们内心的呼声。中国古代就知道治水不能堵,只能疏导。对情绪也是一样,单纯的遮蔽只能让情绪在暗处像野火的灰烬一样无声的蔓延,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猛地窜出凶猛的火苗。懂得的这个道理之后,每个人都要尊重自己的情绪,如果自己生气了,不要再单纯的否定自己的怒气,不再认为发怒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
如果自己的情绪有问题,就要学会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找到问题的原因,并且认真的对待自己的情绪,找到疏导和释放的最好办法,再不让他们有到处扩张的蔓延。
淑女形象每个女子都想模仿,单纯的学习那种风范可以解决一时,却不能保证永远。东施效颦就会弄巧成拙。根据自己的内心做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