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头:宋代文学里有名的人太多,苏轼,辛弃疾,欧阳修,黄庭坚,李清照,陆游等等。但要说最中意的还是那个在雨中讲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苏轼最入我心。
宋代文人有强烈的结盟思想,几乎每个时期都出现了领导风气的文坛盟主。北宋文学时期,欧阳修主盟文坛时,他明确的表示,把将来领导文坛的责任交付给年轻的苏轼,并预言苏轼的成就将超过自己。而苏轼也并未辜负他的期望,宋文、宋诗、宋词都在他手中达到高峰。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喜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知书识字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二十一岁出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1.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其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 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 也。”(《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栾城后集》卷二二)
2.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22岁中进士,26岁中制科且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他在,王安石例行新法时反对态度,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有不同意见,多次被排斥打击。但从未屈服于此,而是在每个上任的地方都多做实事。
3.苏轼具有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和坚定沉著、乐观旷达的精神,在逆境中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4.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书中有句话说的很好:在宋代就有人认为贬至海南并不是苏轼的不幸,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
1.苏轼的文道观:文道并重。
苏轼认为文章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不只是载道工具,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态。
他认为“道”泛指事物的规律,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而他自己的古文也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2.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的艺术成就:
①艺术风格: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
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气势的雄放。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畅达。
②艺术气魄兼收并蓄,表现力极高,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
广泛地从前代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想象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③苏轼擅长写议论文,他的议论文翻新出奇,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往往夹叙夹议,兼带抒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更具美文的性质。《日喻》中,借助生动形象的事例,说理透辟。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 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日喻》中的这两段比喻论证了对事物的认识,不能依赖片面的见闻,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掌握事物规律。
如《石钟山记》。此文的议论在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中逐步展开。如: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宵间。又有若老人效且 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咳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
寥寥几笔即画出一个幽美而又阴森的境界,读之恍如身临其境,情景交融的描写直接配合议论的,堪称叙事、抒情、说理三种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
④以“辞达”为准则,作文行止有度,简洁凝练,在其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记承天寺夜游》,八十馀字,韵味隽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笔者年少时不懂其中滋味。偶然一日夜里行走在庭院中,月光渺渺,树影婆娑,不由想起盖竹、柏影也。却无一人分享。才明白教育的滞后性与闭环性。读诗读词当如此,当下或许不能理解其中含义,但在某一日某一场景下,突然与某首诗感同身受。
⑤辞赋中融入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吸收诗歌的抒情意味。《赤壁赋》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诗中优美澄澈的景色与诗中人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体现出作者勾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
1.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重要主题;深刻的人生思考表现出乐观旷达的精神。
①抨击社会的弊政、陋习,体现出深沉的批判意识。苏轼在许多州郡做过地方官,了解民情,经常把耳闻目见的民间疾苦写进诗中。“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描述了北方遭受蝗灾的农民。“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廩,饱不及黎元。”写出了南方被水灾侵袭的百姓。不仅如此,
在《荔支叹》中: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堆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病。雨顺风调百谷登,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从唐代的进贡荔枝写到宋代的贡茶献花,对官吏的媚上取宠、宫廷的穷奢极以尖锐的讥刺。
②从人生遭遇和客观事物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超越。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2.艺术技巧娴熟运用,翻新出奇,纵意所如,触手成春。
①比喻生动新奇,层出不穷,如“春畦雨过罗纨腻”、“相排竞进头如鼋”,又如《百步洪》中连用七喻描摹奔水:“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真正做到了妙喻连生。
他把困难写成新奇比喻,这种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馀鲁叟乘椁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②用典时信手拈来,稳妥精当,且浑然天成,达到了如水中着盐的妙境。例如他作诗安慰落第的李廌:“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堪称用典精妙的范例。正因苏轼对比雨用点对仗等技巧的掌握,以真话劲,所以他能够超越技巧做事,挥洒自如。
如《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③对仗既精工又活泼流动,构思打破常规。如“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对法生新,不落俗套。
3.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表现力惊人。
如临流照影、汲水煎茶平常之事,他写成“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对于难于处理的题材,化难为易,举重若轻。如《续丽人行》:“若教回首却嫣然”,想落天外,却非常切题。
清人赵翼评苏诗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瓯北诗话》卷五)
4.风格兼收并蓄,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互相渗透、调节。
如《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 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描写细致,兴象超妙,刚柔相济,从而呈现出“清雄”的风格。
苏轼词的艺术成就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全面改革,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1.以“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和“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使词的地位大大提高。
①晚唐五代以来,诗一直被视为小道,而苏轼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主张词须“自是一家”: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
现代的我们讲究的是人品非文品,很多作品很好的作家,人品不一定值得我们尊崇。但在苏轼提出的理论中则是强调词品与人品相一致。当时的词人,是否能做到文人合一,我们不得探知。但现代人对苏轼多年的探究来看,苏轼的词大气豁达豪放,为人处事态度也是如此,真正做到了“其文如其为人”。
2.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
①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创作出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男性化的豪情之词。(《江神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②表现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③大力描绘作者日常交际、闲居读书及躬耕、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并进一步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3.通过“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词中,变革词风。
①大量采用标题和小序,使之与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或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起(《水调歌头》),或与词本文在内容上互补(《定风波》),丰富和深化了词的审美内涵。
②大量使事用典,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把词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用了孙权射虎的典故来替代描写涉猎打虎的过程,用冯唐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作者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隐痛。
4.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的风格。
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典型地体现着宋代文化精神。
意义:
1.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
2.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范式。
影响:
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亦有重要的启迪。
苏词的变革与开拓,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与地位;其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
苏文是明代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仍可见其影响。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
与苏轼相关的名词解释:
①苏门四学士:指苏轼门下的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上述四人便出其门下,间接或直接受到苏轼的影响。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②苏门六君子: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
资料来源:《中国文学史》《百度百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