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米燕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写在大山里长大的60后、70后女孩的命运。
米会计从队里做完工回来,听说老婆生了,再看看家里人的表情,也就明白了:一定又是个丫头,如果是男孩子,他们早就吆喝开了。他摸出旱烟袋,蹲在打谷场边上,吧嗒吧嗒地吸旱烟。天色渐渐暗下来,他的轮廓也渐渐模糊起来,只有烟袋窝里点着的烟丝,随着他的吸吮,一明一暗。
天完全黑了下来。萤火虫开始打着灯笼飞来飞去,稻田里的青蛙也开始呱呱地叫。米会计还蹲在那儿没挪窝,机械地往烟袋窝里安烟丝、点火。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本来他已认命,可是妻子非要坚持再努力一把。这一回怀孕,与以往都不一样,他们夫妻俩都以为会是个男娃,可结果……
他想不明白菩萨为什么这么对他。不管谁有困难,他都热情帮忙。一个生产队里,这一辈儿里只有他识字,他自告奋勇当了会计。白天跟大家一样做工,晚上还要加班给队里记账。一到过年的时候,全生产队家家户户的对联都是他帮忙写,经常忙到半夜,冻到手指僵硬。可是,上天居然这样惩罚他,让他断子绝孙!他仿佛能听到大家同情地叹息声:唉,米会计一家算是完了,没人继承香火了。
唉,罢了。人怎么也较不过命啊。
约摸个把钟头后,他终于站了起来,把烟袋在布鞋底子上磕了磕,冷着脸进了屋。家里没有外人的时候,米会计很少说话,也很少笑。有什么笑的呢?他爹送他学私塾,他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可又有什么用呢?现在他的光景,在队里算是末流的。他现在希望的,就是能有个小子,以后帮他一起挣公分!
12岁的米英和9岁的米香正在灶台上忙碌着,她们按母亲的吩咐正在做饭。 米英已经非常懂事,她给妹妹洗尿布,伺候母亲。黄昏的时候她去生产队领了今天的蔬菜,现在又手忙脚乱地给全家人做饭。好在米香也可以帮忙了,她个子矮,够不到灶台,米英就搬了个小板凳放在灶台边。
6岁的米军看到父亲阴沉着脸,吓得窝在灶台边不敢说话。米军在这个家里,是最没有地位的:第三个女儿,爹妈不疼,爷爷也不稀罕了。她之所以得了米军这么个男孩子一样的名字,是因为爷爷希望天天唤着男孩的名字,能招个弟弟来。
可是事与愿违。虽然米燕她娘接下来的一胎确实怀了个男孩,却流产了。六年后存活下来的,还是个丫头。
米英和米香做好了饭,先给爷爷和爹各盛了一碗,才给母亲盛好送去。可怜的米燕她娘,坐月子也没什么吃的。几天前队里照顾她,给她分了15个鸡蛋,她交代米英,留下5个给爷爷和爹下酒,剩下的10个,她每三天吃一个就行了。
米英虽然不情愿,还是按娘的话做了。她知道娘这样做有她的道理。
晚上,米会计沉默了半天,终于开口了:“她娘,把这个丫头送人算了。养那么多丫头有什么用,还多一张嘴要饭吃。”
“你说送人就送人呗。”米燕娘叹了一口气,心酸地说:“家里负担重,这又来个丫头……唉……送人可以,不过你可得给她寻个好人家。”
“小姑家怎么样?她家生活条件不错,只有一个男孩,如今计划生育紧,她已经去上环了。”米会计说的是他的堂妹、小奶奶的小女儿家。
“她那个男娃金贵得跟宝贝似的,才一岁,还在喂奶呢。我米燕去了,哪有奶喝?不中。”
米会计又提议了几家,可是都被米燕娘否掉了。有的是家里太穷,有的是想要抱养去当童养媳的。
“我九岁来你家当童养媳,你不知道我受了多少苦。我的丫头,可不要她再给人家当童养媳了。”米燕娘平时都依着丈夫,可是,她若为什么事坚持起来,米会计也拗不过她。
最终,他们决定把米燕送给邻村的姜家。姜家男主人是个老中医,开个小小的中药店。老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现在想要领养个女儿,以后头疼脑热的,有个照应。
姜家来领人的那天,米燕刚刚满月。本来熟睡着的婴儿,被姜家女人抱过去的那一刻,忽然声嘶力竭地哭起来。她似乎明白,这是要与娘亲离别。
米燕娘的老泪,止不住地流。她早把所有的旧衣服、包被、尿布之类收拾妥当,放在一条旧床单里,扎好了。她把那床单打成的包袱递给姜家女人,抱回米燕,又给她喂了几口奶。米燕回到母亲的怀里,吃了几口,又安稳地睡了。
姜家女人说了几户客气话之后,委婉地亮出了她的观点:“抱养的娃儿,最怕的就是总想着回她亲娘那儿。我们最好不要走动得太勤,免得娃娃以后跟我们不亲。”米燕娘一边抹泪,一边点头表示同意。
姜家女人转身要走的时候,米燕娘好像突然想起来什么。她匆匆跑回房间,从箱底找出一个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是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她把项圈塞进姜家女人手里:“这是我娘家陪嫁的,其他再无值钱的东西。你收好了,等我燕儿长大了,给她戴上。”
同为母亲,姜家女人理解米燕娘的心情。她收下银项圈,使劲握了握米燕娘的手:“你放心,我不会亏待这丫头的。”转身走了。
米燕娘怔怔地看着,目光里似是不舍,又似乎空洞无物。
接下来的日子,米燕娘肝肠寸断,度日如年。她日思夜想,总觉得听到米燕在哭。米会计安慰她说,姜家女人也是养过孩子的,会把燕儿照顾好的。可当娘的那个心啊,总也放不到肚子里去。奶水涨了,她赶紧挤了。她怕万一米燕回来,没了奶水。挤了的话,奶水不会被涨回去。
她也曾跑到邻村去,想偷偷瞅一眼丫头,可是姜家女人明确说了,不想经常走动。她不好进去,只是在外面走一圈,又悻悻地回来。
又一次半夜,米燕娘一骨碌坐起来,说听到了米燕的哭声。米会计叹口气:“你这个疯婆娘,要是真舍不得,你就去把她接回来吧。这样下去,我担心你魔障了。”
写一篇农村题材的小说是我的夙愿。您的阅读和喜欢,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