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地方的韵味(五)

作者: 坦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0:21 被阅读452次
    老家地方的韵味(五)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老百姓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常年的支差磨洋工,被接踵的各种政治运动搞得神昏颠倒,成天束缚在田间地头,干一天活的报酬多则一两毛钱少则八九分钱,折算成粮食既是丰收年一二斤歉收年七八两。

    地富反坏右份子只准老老实实劳动改造,不准乱说乱动;贫下中农转舅舅看丈人必须请假。

    一切日用品基本全部凭票证供应,包括点灯的煤油,做饭的纯碱。

    农村包产到户的政策一落实,五类份了成了正式百姓,贫下中农自由经营自已所承包的土地,生活的前景一片光明,人人有了心理上的奔头。

    老家地方的村民承包地不怎么均匀,有些人均一二十亩,有些人均三五亩。

    人均三五亩耕地务作好了可获得一年的口粮、籽种和牲畜的饲草饲料。可多数的村民抢着耕挖荒山荒坡以扩充耕地,日常争执闹矛盾。

    个别的村民承包地临路畔的就耕路,承包地中有旁人家的坟便挖坟。大致上土地承包到户十年左右时村民几乎无路可走了。

    土地集体耕种的年代里,村与村之间,地块与地块之间,都有纵横交错的路,宽展的可并行两三辆大汽车或拖拉机,窄小的手扶拖拉机、架子车出入无阻。

    挖坟耕路的村民邻居多数的不直接当面理论,但往往在背地里咒骂。那些人一旦生疮害病或发生什么不幸,村民就幸灾乐祸,说成是被苍天报应。

    村民最憎恶的几种人:一是拆庙毁神的,二是利用政治运动整人的,三是剜门扭锁偷人的,四是耕路挖坟的,五是欺负穷人的。

    包产到户后眼界开阔劳力充足的农户便一方面精心务农一方面出门打工。大部分打工的到煤矿背煤和到建筑工地筛砂搬砖,个别的干其它出力少而收益多的活。

    包产到户二十年左右时,村民多数的有了一定的存粮,个别没有存粮的也不愁缺粮断炊,便注重于打工和经营生意,耕地撂荒的现象逐步出现。

    没彻底放弃务农的村民只耕种临门近口平展肥沃的部分土地。

    渐渐地一部分村民拉家带口外出打工,三年两载不回老家,旧居房倒屋塌,院里院外野草丛生。

    个别村民纯粹迁居他乡,只在年头节下回乡给先人的坟头烧几张冥票。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恢复高考,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中专毕业生大部分会被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录用。后来渐渐地大专毕业生找工作都不容易。

    在穷山辟壤自然条件恶劣的老家地方,村民唯一的希望是供孩子上学将来混一饭松活些的饭。因此发展到孩子上幼儿园就往镇子上或县城撵,不惜花费,不计成本,不怕耽工务农。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村子里的初中学校撤了,小学里三个老师教育着两个学生。当年人们满怀希望的“希望小学”撤的撤了,存在的门可罗雀。

    村社干部柱根棍或骑辆自行车到各处安排督促农业生产,摧粮收款,指导刮宫引产的工作早成为历史。如今坐着小车指导村民脱贫致富,日以继夜地用数据阐述和调控着村民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一切。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家地方的韵味(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qqs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