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苏州小面打开新的一天
说到吃面,苏州人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就如湖南人对嗦粉的热爱。不大的苏州城据说有着两千多家面馆,更有多家百年老字号。用一碗苏州小面打开新的一天,才是一种正确的苏式生活。在苏州的四个早晨,有三个早晨是在面馆打开的。
跟大S去的一家面馆就是裕面堂,定位为精品苏式面馆,坐落在一片比较新的商业街,面馆很新,装修很壕。进去一看价目表,果然是丰俭由人,贵的有128元一碗的秃黄油面,便宜的十多块钱一碗的面也有。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一碗88元的佛跳墙,让我看看是否物有所值。
面都是一样的面,精华在于那一碗浇头,琳琅满目的小菜便是点缀。那一盅佛跳墙,浓郁的汤汁,里面有着海参、鲍鱼、花胶、杏鲍菇等鲜美食材,都不用我评价,这些美味加入高汤文火煨制,能不好吃吗?服务小妹帮忙把佛跳墙淋在小面上,熟练的拌匀,福建名菜和苏式风味融合起来,也是颇具创意。
第二天去的裕兴记是一家老字号,裕兴记有三大法宝:二面黄、三虾面和秃黄油。
二面黄也叫两面黄,是把面饼油炸后再淋上浇头,面条吸足了汤汁后又香又可口。
三虾面,所谓三虾,即是虾子、虾脑、虾仁。这碗面颇费功夫,需要剔虾子,再剥虾仁,烹饪时先起油锅,然后下虾仁、虾脑、虾子,迅速翻炒几下出锅,中间只添加少许料酒。烹饪好的三虾盛在盘中,虾仁、虾脑上沾满了虾籽,色泽鲜艳,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三虾原料并不稀奇,但是如果看到剥虾仁虾脑的细功,才会觉得这碗98的三虾面物有所值。
秃黄油算是顶级浇头了,秃(tēi),音近似忒,是“只有”或“独有”的意思,是吴语-苏州话方言,在出蟹后取出蟹膏蟹黄,加上透熟的肥膘末,然后用葱、姜爆香,再用黄酒焖透,高汤调味,最后再淋上猪油和洒上胡椒粉便成。这么美味的浇头与面条的融合,你只想慢慢品尝,怎么舍得一口嗦完呢?
然而,以上的三大法宝,我都没吃,这都是我回来搜寻文章所看到的介绍。没有做足功课的我,极其后悔啊。
万幸的是我们点的虾仁蹄筋和蛋汁大排也是非常好吃,特别是蛋汁大排,大S必点,平淡的美食,才是日常的真谛吧。如果有时间在苏州多逗留几日,我真想把菜牌上的每一道浇头都尝试,无奈时间太紧,胃不够大,吃不过来。
太湖牛蛙面是我要离开苏州的那个早晨吃的一碗面。离我住的全季酒店不远,穿过窄窄的小巷,终于找到了这家网红面馆。一碗牛蛙面,浇头的料真是足。浓郁的面汤居然颇为辛辣,雪白的牛蛙肉,香嫩可口,牛蛙肉略淡,不过店里有一行大大的温馨提示:“牛蛙裹着汤汁吃”,所以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牛蛙每咬一口,再裹上汤汁,然后一口面条,再咬一口牛蛙,再裹汤汁,如此往复循环把面吃完,最后,再喝一口面汤,微辛温热的面汤暖着肠胃,刺激着毛孔略散微汗,食得肚歪,大呼满足。
苏州除了小面,还有其他的美味小吃。哑巴生煎就是我们住处观前街地区的热门美食榜第一。初看照片,我还以为是家路边摊,然而一进去,发现别有洞天。
小店有两层,店内的装修非常的文艺,很难让我跟早餐店联系起来,但是仔细一想,这是在苏州啊,顿时觉得合情合理。
店里每一个角落都有其细致的摆设和布景。这是楼梯间一个小角落,如此不起眼的地方也会摆两个南瓜和一个鸟笼,这种细致的精神,让我对游苏州园林的布置更有期待了。
哑巴生煎、素菜生煎,我可是严格按照本店品尝秘诀来吃。轻轻的咬开一个角,皮酥酥的,吹一吹,以防里面的滚烫伤了我的嘴唇。待汤汁的烫劲过了,轻吸一口,微甜的汤汁撬开了味蕾,大咬一口,生煎皮酥酥脆脆的,肉馅鲜甜紧实,吃起来真是回味无穷。
牛肉粉丝汤和荠菜馄饨并不是这家店的特色,不过两碗下肚,精力补得充沛,只有吃饱才能有体力游园不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