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4093/bd415efa5590a6fb.jpg)
当年董卓迁移都城到长安,曹操从后追击,却被李儒之计败之。结果,曹操不单大败,更是被董军的两名士兵逮住,好在此时,曹操遇上了自己的爱将曹洪。
《三国演义》上是这样说的: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曰:“吾亡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洪曰:“社稷可无洪,不可无公。”
那么,为何曹操会对曹洪说:“吾亡于此矣,贤弟可速去”这句话呢?难道他是不爱惜自己的性命了吗?对于这事,我有六点看法。其中,第六点是关键。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一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4093/2d83873616920032.jpeg)
一、那是曹操的情·商
曹操的这句话的,正体现了他的高情·商。如果换作其他人,很可能会直接坐上曹洪的马,然后挥一挥衣袖,头也不回地走了。虽然当时的曹操同样这样做,但区别在于,曹操在离开之前,说了那句让武将煽情的话。
能说出这句煽情的话,便说明了曹操的高情·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4093/82236f9e1ce1a740.jpeg)
二、这句话团结了曹洪
作为一名枭雄,曹操的这句话,能够很好地把曹洪团结过来。把握人心,是君王的主要责任,而只用一句话便能把握人心,这样的时机并不多。而曹操的一句“吾亡于此矣,贤弟可速去”,便是一句把握人心的性价比很高的话。
所以说,曹操只用了一句话,便把曹洪团结过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4093/865884390156b273.jpg)
三、作为臣子,曹洪是不可能扔下曹操的
曹操是曹洪的主子,作为一名臣子,曹洪是不可能为了活命,而把曹操不管不问的。这一点,曹操心里很清楚。而此时,曹却说了一句“吾亡于此矣,贤弟可速去”的话。实际上,他这句话只是说说,“过个场”而已。试问,如果曹洪真扔下曹操而去,他还能活命吗?
所以,曹操的这句煽情话,只是说说而已,曹洪兄弟不要较真。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4093/86816f2f71f494f2.jpeg)
四、此话能让曹洪阵亡了还对曹感恩戴德
作为一名臣子,主子的性命,远大于臣子的命。所谓“千臣易得,主子难求”。为了主子的命,而让臣子牺牲,那是很正常的事。可如今,曹操却逆其道而行之,他轻视自己的性命,而重视臣子的存亡。试问,这样的主子,臣子能不感动吗?
所以,曹操的这句“吾亡于此矣,贤弟可速去”的话。让曹洪即便阵亡沙场,也会使他对他感恩戴德。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4093/a2ec392cb6921f2d.jpg)
五、一句话而已听听罢了
其实,曹操所言不过是一句“过场话”,说过就算了,听听就可以,不需太较真。但是,这句话却能让曹洪听了,怎么听怎么舒服。这也体现了曹操作为一名管理者的高明之处。
所以说,这句话,不过是曹操的一句过场话,曹洪听听即可。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4093/6d50acfcc0deece9.png)
六、此话证明了曹操是枭雄
能在危难的时说出这样的话的人,不单脑筋转得快,情·商高,还很会装。而会装,则是成为一名枭雄的前提条件。比如刘备,刘备之所以能成为一国之君,并不是真那么仁义,而是他很会装。刘备人生中的三次哭泣,没有一次是真哭,但却很管用。同样的,曹操也把装,弄得比普通人高出了一个层次。
所以说,能说出“吾亡于此矣,贤弟可速去”这句话,说明了曹操是一个枭雄。因为从这句话来看,曹操已具备了成为枭雄的基本条件。
以上,就是我对这段历史典故的六点看法,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欢迎留言讨论哟~
关注我,每天讨论一个历史观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74093/92acbd17a31a601a.jpeg)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