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臣徐宣故事
徐宣(?—226年),字宝坚,是广陵海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人。他早年时到江东躲避战乱,推辞掉孙策的任命后回到家乡,和陈矫一起到郡中任职。他和陈矫两人齐名,但私下里关系并不太好,只是都害怕太守陈登,最后跟随陈登一起投奔了曹操。
海西、淮浦两县有人作乱,都尉卫弥和县令梁习连夜逃到徐宣家中。徐宣悄悄地派人将他们护送走,使他们免于被害。曹操派督军扈质前往讨贼,因为兵力太少不敢前进。徐宣找到扈质进行责备,向他讲明形势,扈质这才进兵破贼。
曹操征辟徐宣为司空掾属,转任东缗县、发干县令,又升任齐郡太守,回到京城后任门下督,跟随曹操来到寿春。这时马超作乱,曹操率大军西征。曹操对官员们说:“现在我要率军远征,而寿春这个地方还没有安定,需要一位清廉有大德的人留下来镇守。”最后确定徐宣任左护军,留下来统率诸军。还军后,徐宣任丞相东曹掾,出任魏郡太守。曹操在洛阳去世后,群臣都到大殿中发哀。有人建议说赶紧换掉各城守官,一律用谯、沛的人。徐宣厉声说道:“现在天下一统,人们都很忠心报效,为什么非要用谯、沛的人不可?这话是在祸乱人心。”曹丕听到这话后说:“徐宣真是社稷之臣。”
曹丕称帝后,任命徐宣为御史中丞,赐爵关内侯,后来任城门校尉,半个月后升任司隶校尉,又转为散骑常侍。徐宣跟随曹丕出征广陵,六军乘舟前进,突然风浪暴起,曹丕的主船倾斜。徐宣的战船就在后面,迎着风浪靠近,其他群臣中没有一个人敢靠上前。曹丕十分感动,升任徐宣为尚书。
魏明帝即位后,封徐宣为津阳亭侯,食邑二百户。中领军桓范推荐徐宣,说他:“品行忠厚,秉性刚直,清雅独立,不拘世俗,并且骨子里刚劲坚强,有扶保社稷的大气节。他所任职州郡时成绩都很突出。现在仆射之职空缺,我觉得这个关键职位,没有比徐宣更合适的人选。”曹睿于是加封徐宣为左仆射,后又加封待中光禄大夫。
有一次,曹睿要去许昌巡视,留下徐宣总管洛阳事务。曹睿回京后,主管文书的官员把徐宣处理过的案卷呈奏。曹睿问:“难道我处理这些事情和徐仆射有什么不同吗?”连看也不看一眼。主管制作皇室兵器玩物的尚方令犯了过错,徐宣上疏给曹睿,说判罚过重,又劝阻曹睿不要大建宫殿消耗民力,曹睿亲笔下诏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徐宣对曹睿说:“原来的规定是七十岁要举行‘悬车’之礼,我现在已经六十八岁,可以离职回家了。”他多次申请因病辞职,曹睿始终不答应。236年,徐宣去世,专门留下遗令要穿粗布衣服入敛,谥号为贞侯,他的儿子徐钦承袭了其爵位。
社稷之臣徐宣故事黄其军
作于2019年4月16日(古历三月十二)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