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至南岭,是中国的一条文化沉积带,古代的许多文化现象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踪迹可寻,恩施就是这条文化沉积带上一片独特的文化沃土。
生活在恩施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诞生了很多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汪儒斌就是其中的一位。中秋节的头一天,我应约去拜访了这位恩施傩面具非遗传承人,拜见的地方就在他的手工作坊,了解到了很多有关傩面具的相关知识。
恩施傩面具制作工艺是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它的产生与恩施“坛傩”遗风关系十分密切,和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以及其他傩艺等项目一起归属“傩文化”范畴。
傩面具是傩戏表演不可或缺的道具,因为制作工艺独特,于2006年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公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恩施傩戏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我骑着电瓶车,按照导航提示,终于找到了作坊所在的位置,就在路边一栋民房的一楼,外面没有悬挂招牌,不注意的话还不容易发现。
环视了一下作坊,面积不大,大约二十来平米,里面的陈设显得很拥挤。一半的地方堆满了木材用料,一张操作台、几样简单的工具随意摆放着。操作台旁边的一组雕刻工具特别显眼,长短大小不一,木质把柄已被磨得溜光发亮。右侧的半边墙壁被开辟成了作品展示区。细细端详每一件艺术作品,人物表情极具夸张,性格特点非常鲜明,有的面带慈柔,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凶神恶煞。这些作品还没有彩绘,呈现的依然是木质原有的本色,若是彩绘之后,将更具艺术的感染力。
进入作坊的时候,汪儒斌正坐在操作台边制作傩面具。他中等个儿,留着短平头,眉毛短粗,眼睛细长,鼻梁高挺,左边嘴角一个小酒窝,笑起来敦厚可爱。见到我,他忙起身迎接,招呼我坐下,随后端上一杯热茶。
其实,就在不久前的洞下槽——今年恩施土家女儿会的活动主办地,我们见过一次面。那一天,我无意中逛到了他的展台前,一下子就被造型各异的傩面具吸引了,和他交谈了好一会儿,才知他原来是恩施傩面具第二十八代传承人,师承著名民间艺术大师谭学朝。去年九月,我拜访三叉的一位傩习传承人,对傩戏有了初步了解,在他那里看见了神秘的傩面具,一直想找机会了解傩面具是如何制作的,这下终于找了对人,于是就有了我这次的拜访。
汪儒斌在洞下槽参展我问汪儒斌正在制作的傩面具怎么称呼,他说这是非遗中心订制的,样图取自鹤峰傩戏供奉的三尊者――九天飞齐太乙都总驱大帝、清源妙道傩神真君、五通五显华光大帝,说着他手指向地面放着的另外两尊面具。他说,这三件作品是要到苏州博物馆参展的。
只是简单一问,他的话闸子就打开了,滔滔不绝,丝毫没有民间艺术大师的架子。我暗自高兴,这次的访谈一定很顺利,收获不小。
当问到傩面具的制作工艺流程的时候,汪儒斌站起身来,把手里正在制作的傩面具当道具,开始一个流程一个流程地进行讲解。据他介绍,傩面具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十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选材。可选的木材有香樟木和柏杨木。为了防止虫蛀,一般多选用香樟木。想想看,如果供奉的傩面具因为保管不善被虫蛀了,残缺不全,岂不是对神灵的亵渎。
在传统制作手法中,木材选好之后先要举行一个浓重的祭祀仪式(祭祀土地神,唱“敬树”歌),然后再砍伐、截料、剖面,以显示对即将制作的傩面具的敬畏和虔诚之心。
第二道工序,构图。先在纸上设计好图样,再拓印到剖好的木料上。手艺熟练的师傅可以直接在木料上构图。
第三道工序,粗坯。根据构好的图样把人物的大致轮廓雕刻出来。
第四道工序,细坯。在粗胚的基础上进一步精雕细刻。做完这一道工序,人物的轮廓就已经很清晰了。
第五道工序,镂空。如果是用来供奉的话,这一道工序就可以省掉。如果用来挂着展示,或者表演者佩戴表演傩戏,得把实心部分镂空,以减轻面具的重量。
第六道工序,修光。就是对面部细节作进一步细节上的处理。师傅的刀功如何关键就看这一步,面具精致与否也是看这一步。
第七道工序,打磨。如果修光这一道工序处理好了,打磨就不需要了,而且传统制作手法中也是没有这道工序的。如果轻刀功夫一般的话,就非得要用砂纸打磨了,不然太粗糙了,不耐看。
第八道工序,彩绘。根据人物的性格上色,常用的是国画颜料或者广告颜料。我们可以根据面具的颜色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特征: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诈,黑色代表刚直、青色代表勇敢、黄色代表勇猛,蓝色代表草莽,绿色代表侠野,粉色代表老年,金银二色专画妖魔、鬼怪和神判。
第九道工序,上光油。上光油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提升亮度,使得面具更加美观;二是在面具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颜料脱落,对面具本身也起到保护作用。
第十道工序安装附件。附件包括眉毛、胡子、头饰等等,根据人物角色需要进行安装。
经过了这十道工序之后,傩面具就制作成功了,但在传统制作工艺中还要举行一个“呎封”(和“开光”一个意思)仪式,使面具附上法力之后才能使用。
“作为外行,我们如何判断这些傩面具哪些是神灵?哪些是鬼怪?”我忍不住好奇地问。
“都是神,没有鬼怪。神,又分为善神、恶神。”汪儒斌介绍,每个面具都具有唯一性,都是民间传说或者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在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定位决定了是善还是恶,一般可以根据面具的颜色作个初步判断。
介绍完傩面具的制作工艺流程,汪儒斌又坐下来继续忙他手中的活儿。我问他正在制作的傩面具到了哪道工序,他说这是在修光了。只见他左手扶住面具,右手握住修光的工具,眼神是那样专注。因为胸中藏有丘壑,他运用起工具来得心应手,在哪个部位该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每一刀下去要达到怎样的效果,他的心中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我注意看了一下放在地面上的另外两尊傩面具,其中一尊是修了光的,另一尊还是细坯,没有修光。两下对比,效果真的是非常明显,修过光的人物面部圆润光滑,立体感更加强烈。
像傩面具这样复杂的制作工序,要达到汪儒斌现在这样的艺术水准,恐怕是“十年磨一剑”的难。那么,他成功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历练?这正是我非常想知道的。当我请求他讲讲自己的成长故事,他欣然答应了,随即娓娓道来。
一九七五年,汪儒斌出生在恩施市三岔乡鸦沐羽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困难,念完初中就辍学了。
一九九三年秋,乡文化站面对全乡招收学员,学习项目有傩戏表演、傩面具制作、摄影、放映等等,汪儒斌报名参加了傩面具制作班。和他一同参加学习的有八位学员,授课的老师就是当时著名的民间艺术大师谭学朝老人。在这批学员中,汪儒斌学习最刻苦,勤学好问,深得老师的喜爱。半年学习结束只有四位学成而归,其中就有汪儒斌,但他还是遗憾跟随老师学习的时间太短了。
离开老师之后,汪儒斌去了武汉一家家具厂,在那里接触到了木雕,学习并制作雕花小件 。一年后,他又回到家乡与人合伙在恩施城区开设了一家木雕壁画坊。之后,他又去了福建、浙江,花了三年的功夫系统学习了木雕系列,包括泥塑、彩绘等。
虽然在外一直奔波个不停,汪儒斌始终不忘恩师的教诲,每次回到老家,他都会去看望恩师,陪他喝酒聊天。包谷锅巴饭、油煎糍粑,是师生俩的最爱。老师每次都要留他住宿,尽管屋里只有一张单人床,也要用木板加宽了挤在一起睡觉。
每每回忆起这些细节,汪儒斌都会感到特别温暖。他坦言,在和老师喝酒聊天的过程中,他借机问了老师关于傩面具制作的很多问题,老师也是毫不保留地给他传授诀窍,弥补了当年学习的不足。
二零一三年那年,有人找到汪儒斌订做傩面具,说是要用来展览,做多少要多少,他果断接下这单活儿,这一做便做了三年,结果做了整整三套傩面具。完成这次订做之后,汪儒斌终于意识到,随着政府加大了对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傩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了,他决定从此专心制作傩面具,好好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因为有了过硬的木雕功夫,汪儒斌对傩戏人物、地方剧目、神话故事里的一百多种类型的角色进行大胆探索和创作,陆续制作出了傩面具艺术品三千余件。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一个人物,夸张的表情,大胆的配色,把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潜心修炼了二十年,汪儒斌的艺术之花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他的事业发展也迎来了春天。
2014年,他被恩施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他受邀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民间艺人节民间工艺精品展,荣获“中国十佳民间艺人”称号;
2018年,州文体新广局和市非遗中心授牌成立了“傩面具制作技艺传习基地”。
作为恩施傩面具非遗传承人,汪儒斌是很有情怀的,他在傩文化的传播方面做了不少思考和探索。他说,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一定得想办法让它们传承下去。
近年来,汪儒斌与北京和上海的研学团队合作,成功举办了八十多期傩文化知识讲座及傩面具制作体验活动。
2019年,汪儒斌积极响应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号召,应邀去恩施职院授课,给设计班的学生宣讲傩文化知识和傩面具制作技艺。他还跟外地的旅行社合作,把傩面具制作技艺体验纳入旅游线路的一个环节,借此机会给外来游客讲解恩施傩文化的相关知识。
今年,汪儒斌与“打花铺”文创团队联合,以傩面具作为文化元素进行产品研发,做出多款文创产品,让傩文化以产品为载体,走入寻常百姓家。
国庆前夕,恩施女儿城开设了非遗文化体验馆,汪儒斌获得了一席之地,得以展示其傩面具艺术作品和傩面具文创产品。在这里,人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和接触到神秘的傩文化。
汪儒斌还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傩文化馆,他要整理所有关于恩施傩文化的资料,并按照时间顺序对不同时期的傩面具进行展示,让人们对恩施傩面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有个比较系统的了解。
这是属于汪儒斌的中国梦,他的梦里藏着他对家乡文化的挚爱,祝愿他梦想成真。
汪儒斌在女儿城的傩文化体验馆 游客正在参观傩文化体验馆 汪儒斌正在对面具进行修光汪儒斌的傩面具展示 汪儒斌的傩面具展示 汪儒斌的傩面具展示 汪儒斌的傩面具展示 汪儒斌的傩面具展示 汪儒斌的傩面具展示 汪儒斌的傩面具展示 汪儒斌的傩面具展示 傩面具文创产品展示 傩面具文创产品展示
PS:谨以本文献给那些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民间艺术大师们,因为有了他们经年累月的辛勤耕耘,璀璨的传统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他们是文脉相传的功臣,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