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0期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年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每到过年,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一片美好祥和气象。
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年逾古稀的老人,还是芳华正茂的妙龄儿女,不管是国家领袖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在这传统佳节期望团员,企盼来年幸福美好。
年作为传统佳节,根深蒂固地融入了每位中华儿女的心里。
我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强,在人生不同阶段,对年的体验却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过年是幸福的。
因为小的时候,每当过年,自有父母在家操劳,身为子女的我,在父母干活的时候,稍微帮帮忙,父母就很高兴。脏活,累活干不来,父母就捡简单轻闲的活儿给我干——刷碗、扫地……干完后可以尽情的玩耍,到冰面上滑冰车,溜溜球……凡是可以玩的物件,尽可取材,玩得无拘无束,自由酣畅。
年前跟着父母去逛大集,集市上商家吆喝着叫卖,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买东西的人接踵摩肩,熙来攘往,在摊位前挑选自己喜欢的物件。不管家里多么拮据,我总能得到一件崭新的衣服,大年初一穿上它去拜年,常听到长辈们的夸奖,感觉心里美滋滋得。
还有那诱人的烟花,我对它充满了渴望,平时玩不到,只在过年时节才可以玩。晚上,拿着烟花,来到院内空旷处,放在地上,用香点燃,再跑道到一边,只听见嘭的一声,一条火龙腾空而起,飞到空中,乓……五彩绽放,耀眼夺目,虽然只是瞬间的美丽,也令我心花怒放,兴奋异常。
过年的时候,我还能吃到非常美味的饭菜,有些是平时吃不到的,如炖鱼,炖鸡,还有美味可口的肘子……一大桌子菜,看看这个,喜欢,看看那个,也喜欢。夹一块肉放嘴里,细细咀嚼,便觉得浑身都是幸福的感觉。
过年的时候我还能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5元,10元,20元,多少不等,但不管得到多少都感觉特别高兴,因为它代表着长辈的疼爱,包含着暖暖的亲情。我接受着长辈的爱,心里却在盘算着钱的去处,好吃的,好玩的,或者是学习用品都在计划之列,钱不多,想买的东西可不少呢!
如今已经到了中年,过年给我的感觉变成了另外两个字—辛苦。
为何这么说呢?首先过年前需要扫房。为了迎接崭新的一年,我需要把房子里里外外收拾干净,扫房,擦玻璃,刷灶台,扫地面,一连干个两三天,弄的满身灰尘,累得腰酸背痛,虽然有家人帮忙,但脏活累活都得自己干。
其次是采购过年的食物。鸡鱼肉,菜品果品,喝得酒水饮料,孩子们爱吃的零食都要置办。市场超市去了一趟又一趟,似乎总有没买够的。回到家,烧肉,炖鸡,攥丸子,做炸芊……每样东西都需要在年前准备好。家里的锅灶不分白昼黑夜得蒸煮东西,烟囱炊烟袅袅,我忙前跑后,难得清闲。
年前还得买过节穿的,衣袜鞋帽,不仅给自己买,还要给孩子买,给老人买。哪件衣服不需要用心挑选啊!幸好这活儿主要由妻干,我只当陪客,从旁给个意见,做个参考。
再有就是年后走亲戚送礼物。家乡习俗,出门的闺女正月初二回娘家,顺便到亲戚家拜年。过年了,不能空手去,总得拿些礼品,到商场超市选购一番。手头宽裕,就多花些钱,买点上档次的礼品;手头紧,就少花些钱,买档次低点的。然后一家家送,好在如今交通方便,开车一会儿就到,但家家都送到,也要几天时间。
过年,似乎有忙不完的事,真觉得辛苦!
不知道等我老年的时候,过年会是什么样呢?是轻松,还是劳碌,是高兴,还是心酸……一切留待来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