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故事
我的知青岁月记忆

我的知青岁月记忆

作者: 徐二新 | 来源:发表于2020-06-07 09:51 被阅读0次

    一九七五年七月,我们随父亲的部队换防,从江苏新沂县到了吉林省吉林市。其实在吉林这个部队大院里,我们这些75届以前毕业的伙伴们,在大院里没呆多长时间,好像连大院家属区的分布情况都没搞清楚,就下乡当了“知青”。

    我们刚到吉林就听说,吉林市有“政策”无论什么情况,只要是毕业生不经过下乡的锻炼,就不能安排就业。所以,部队就把我们这些毕了业的学生,统统组织起来,在下乡之前除了让我们参加劳动以外(部队药厂的建成我们是出了力、流了汗的),还要参加政治学习并进行讨论以提高我们对下乡的认识。记得每个人都做了完全拥护,坚决执行,坚定不移的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表态发言…………

    记得是75年11月19日的晚上,我们所有下乡的同学,在部队大礼堂参加了动员会,胸佩大红花坐在前排,鲜忠户长代表我们发了言,还表了决心。部队领导还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纪念品,和两个红灯牌的大半导体收音机。第二天我们这些单纯、天真的25位部队子女,为了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坐着大卡车来到了下乡的地点吉林市欢喜公社下洼五队。

      其实在那个年代,我们与其他的知识青年相比,我们应该算是幸运的,用”照顾“一词也不为过。我们下乡的地方,据我们大院最多四十分钟的路程。主要农作物就是水稻、玉米、而且相对较富余(工分的分值没记错的话是1.1元)。虽然我们在农村一共也就呆了一年的时间,但毕竟从那时起,我们才是真正的走出了家门,走向了社会。在那里要说我们是吃了点“苦“,倒不如说,我们是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更准确点。

    我们的知青点就是我们自己当小工盖的,红砖青瓦面朝南,门前有个大院。在大院的西面我们自己竖了一个篮球架,没事的时候也玩玩,挨着篮球架我们自己挖了一个菜窖,(后来因为老是塌方就给撤了)。挨着菜窖就是我们的“洗手间”,那时候还不懂“洗手间和厕所”就是一个单位,哈!在屋里我们男女生之间就间隔着一条小走廊。在屋的后面分别有两个用来烧炕和做饭的灶台,和一个水井及两个装粮食和工具的仓库。我们一起25人住在一个屋檐下,一个大锅里吃,现在想起来,还真有一家人的感觉。

      我们25人分别有鲜中和艳敏担任我们的男女户长,虽然我们都是有角有棱的年轻人,但在集体生活中,大家还都能够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的。虽然在生活中也有磕磕拌拌的时候,但我们都是就事论事,从都不做坑人害人的事。当然,在我们集体户里,也有彼此好感相互爱慕的,但绝不是像电视剧里表现的那样谈恋爱。因为传统的意识和社会的荣辱观,不容你过于偏离你生活的道德规范,大家和睦相处,相互勉励。以致于我们现在许多年过去了,大家见面相聚在一起回忆往事,乐趣横生其乐融融。

      我们都是部队子女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说是非常自律的,从不因自己是部队的干部子女和优越家庭条件而忘乎所以(部队大院以外和现在人是无法理解的)。我们很单纯也很正直,在农村当知青这一年里我们从不张扬,我们继承了父辈的那种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军人作风,并在我们的务农生涯中得以体现。

    记得下乡的第二天,天还没亮,皑皑的白雪覆盖着大地,我们集体户的全体人员,就接受了一项到欢喜岭整理梯田的任务。我记得我们男女同学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男的都带上了灰色的海军皮帽。拿着铁锹、镐、还有抬土的筐,我们自以为是部队的子女,所以,我们完全是按照部队的形式,也列队听户长“训话”, 有说有笑的向目的地进发了。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是有多少力气就使多少力气,毫无保留的。但这种高涨的热情没用一个上午,就被疲劳所代替了,在收工的路上就少了上工时的热情和欢天喜地的歌声。回到户里不少人都一头扎到炕上,饭都不想吃了。

    其实那时候,我们也有很多的爱好和兴趣。比如:农闲的时候我们集体户门前,自己建造的球场玩一场篮球赛,由于自己结构紧凑,这个场面我都是观众(笑…)。有时也吹吹口琴曲,虽然我们不太识谱,乐谱也是自己在笔记本上抄写的。但我们态度是相当认真的!我觉得吧,我和鲜忠吹的还是不错滴。(笑…)在女生宿舍里,也经常飘出清脆歌声,像艳敏、刘丽、艳平、秋颖、白玉娥,郝继红等他们当时都是公社演出队的骨干成员。(笑)

    现在想起来,当时最难过的还是生活关和劳动关。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在江苏时,我们吃的粗粮就是大米,细粮就是白面。说真的这高梁米、玉米面真是难往下咽啊!尤其我们都是不到20岁的,又刚刚从江苏随父调到东北的吉林。我们这些在家从不做饭的年轻人,哪会做这大锅饭啊!

      我们是轮流做饭,男女一组(用现在的话说叫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正值冬季下乡,屋里水井不好使,还有就是做饭得劈柴火,挑水。所以,女的负责做饭、炒菜,男的烧火、挑水、劈柴火。有的还行,有的不是糊了就是夹生,萝卜白菜由于保管不好都冻啦!我们就用斧子剁吧剁吧就下锅了…吃起来一股子药味,就别提有多难吃了。幸亏我们有几个爱动脑筋的像苏生、力超、黄波,他们到三队户里去学习做发糕,取经回来实验,别说还真挺好吃的。

    还记得有一回轮到我和刘丽一组做饭,一天哥们有点感冒,早上起来贼难受。户友们都上工了,刘丽从贾队长家里借了两个鸡蛋做给我吃,这件事让我温暖至今!

      为了集体户的柴火够烧,我们到十几里路外的山上去砍柴,大冬天的,早上去下午回来,肚子都饿瘪了。记得晓民一下牛车就昏了过去,是大家把他扶回集体户的。在砍柴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我记忆尤深。就是,竹林为了把砍好的柴火捆运到山下,在推的过程中由于是下坡,用力过猛刹不住脚了,结果一下撞到了树干上,又反弹回来当时把我们真的吓坏啦。还好因为是冬天,可能是穿的厚的原因吧,在地下躺了一会慢慢的站了起来,(我现在一见面就提这事,这老小子老是不耐烦的说,你小子能不能说点新鲜的啊!哈)现在想起来也还是有点后怕的。

    为了改善生活 ,我们还自己种菜。还别说茄子、辣椒、西红柿都有,长势也挺好。力超在菜地上下的功夫最大,自己在山上开了一个小片荒,为我们集体户的餐桌是做了贡献的。

      再有就是劳动关,在农村这一年里,农活基本上我们都干了一遍。如:刨冻粪、修梯田、刨柞子、整水田、插秧、锄地、等等吧。就是这样在我们集体户里,好像也没人喊累、叫苦,当时好像是越苦越光荣似的,就觉得向我们这样的人,就应该接受这样的锻炼。

    其实我们集体户也是人才济济的,远的不说,就说开运动会,文艺汇演,我们集体户在公社都是主力人员。我们当时就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我们户的卫生是全公社的标兵,就连我们的被子当时也是按照战士的标准去叠的。牙缸、牙刷、毛巾都是按照战士的标准去摆放的。一年后,我们都顺利的戴上了入伍光荣花,步入了解放军的行列。

      真快啊!四十五年的光景转眼就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小伙子也都陆续的迈入了花甲的门槛。而今,无论以前事业有多么”辉煌的成绩”,为自己所在的企业做过多大贡献,为国防事业做出过什么突出功绩,目前应该退休在家都要享受晚年的光景啦,......就是说以前无论你是官是民,是忙是闲、是苦是甜。说起当年的岁月,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过去的岁月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而今,我们应该快乐地活着,快乐地过好每一天,什么名、利、福、禄,应该让许多危害身体健康的东西远离生活,说一句最没有“科技含量”的话:健康的生活质量比什么都强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知青岁月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gq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