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物质充盈渐渐掩盖了人们精神的空虚。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即将面临大数据转型的节骨点也似乎干着与这个世界发展毫无成效乃至关联的事情。
许多产业的出现似乎也是为了迎合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所应运而生,各种无效的娱乐社交场所以及所谓的杂七杂八的社交APP把人们丑陋扭曲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甚至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娱乐至死”一直最初源自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这个词恰如其分地印证了当下的这个世界,以及若不加节制将会愈演愈烈的未来。抗日神剧篡改亵渎历史真实,无脑段子扭曲人性价值观念,许多综艺节目为了博取观众的眼球而不惜恶搞践踏经典文化……我们难道不是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必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是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我并不是一味无脑地反对人们追求娱乐,也不是提倡每个人每天都板着脸形同木鸡,我所希冀的是人们能从盲目追崇娱乐和陷入娱乐泥潭无法自拔中渐渐醒过来、走出来。
在当今这个信息十分纷杂的时代,人们若一如既往地对娱乐不加节制,对经典文化嗤之以鼻,对盲从盲乐安之若素,怀抱以理所当然的态度,那么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在庞大的信息中日益被动和自私,真理会被埋没,会被湮灭在无聊琐碎的世事当中,所繁衍的问题乃是人性道德的沦丧和扭曲,人情的冷漠和淡然,人生的空虚和渺茫,最后可能导致阶层固化的愈加严重,更有甚者是社会和谐关系的动摇。
其实,人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无非是一张由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所交织而成的关系网,横竖交接点乃是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共同点,包括共同的语言文字、话题论点、兴趣爱好等等,而那一处处空格无疑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所形成的沟壑隔阂,折射出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性,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密切度决定着这张网的密集度和网络空白处的面积大小,娱乐至死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来愈少,这张网也愈来愈稀疏。
随着社会在发展,科技越发达,财富日渐丰盈,人们的内心世界貌似变得更加空虚更加迷茫甚至达到了无可复加地地步,所以人们不得不以娱乐而寻求内心安慰,用娱乐去麻痹自己的头脑以减轻现实给自己带来的压力痛苦,毫无理智的娱乐最后成就了自己“安乐死”的下场。
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我想,在这个时代,给人们最好的一剂良药便是:多思考,多阅读,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理性的头脑,只有认真思考,对任何事情保持自己的看法和立场,不随意站队,不吝啬分享,不让信息随意涂改我们的大脑,人类才不会被越来越庞大的信息洪流冲得一塌糊涂,才能坚持心之所向心之所想,才不会娱乐至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