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几度》第二度 老去

作者: 陆格淡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19:59 被阅读29次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一个人满意于自己的境遇,对一切都感到怡然自足,竟然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

这当然是王羲之的潇洒了。

一个人尽可以主观地不考虑衰老的到来,但在客观上来讲,衰老却是任何人都无法阻挡的。

然则,衰老虽然是谁都无法更改的自然规律,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活到老。地震、台风、海啸、车祸、火灾、疾病……总是有各种的天灾人祸阻挡人变老的步伐。

当一个人变老时,或许会发自肺腑地说一句:“能活到老,也很不易呐!”

人到老年,耳朵渐聋,眼睛渐花,体质也不如年轻力壮时。各种病也都找上门了,糖尿病、高血压、脑梗、老年痴呆症、各种癌……任是哪个病,一不小心就能要了命。

每一位老年人的背后,都是死里逃生。

活到老不容易,年老体衰后的生活也不容易,故而我们有句老话叫:“养儿为防老。”

当然,父母养儿育女并不仅仅是为了养老,这还有它深层次的社会及思想上的原因。

当一个人老到生活不能自理时,第一所能依靠的也就是自己的子女了,尤其是在社会福利还不发达,养老制度还不完善的国家。

杜子美诗曰:“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人的寿命普遍不长。现在的社会,医疗条件好了,人的寿命普遍变长,一个人活个七八十岁,甚至是八九十岁,都是很普遍的事。

我国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所谓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的人口基数巨大,由此可见中国的老年人为数不少。再加上计划生育导致的独生子女,中国的社会养老压力,可以说比山还大。

然则不论养老的压力有多么的大,我们都要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这个责任来。

《孟子·梁惠王上》中写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养老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个家庭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这需要全社会的人共同去面对和解决,解决的基础便是要对老年人有充足的重视、理解和尊敬。

一个不重视、不理解、不尊敬老年人的社会,是不会和谐的,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前途。

一个国家的素养,就体现在它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话:

“父母老了,像孩子般产生了对世界的恐惧。他们依赖你,就像你小时候依赖他们一样。他们现在对生命意义的感觉,仅仅在于你对他们的态度。”

这话我深有感触,因为我的父亲已是古稀之年,我的母亲也已年过花甲了。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母亲一直都是年轻的,好像永远不会老去。

但不知不觉中,父母还是老了。

父母渐渐老去,对子女的依赖也渐渐加强。

父母有时候絮絮叨叨,我总是没有耐心,这实在是太不应该。

看过一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叫《本杰明·巴顿奇事》。讲的是一个人生下来就是一副老相,然后逆生长,最终回到婴儿形态,并在苍老的恋人怀中离世的故事。

人的一生或许就是个循环,人老了有时候就像个孩子一样,需要人们去爱护。

人老是有标志的,最明显的标志自然是外表。

皱纹堆垒,白发苍苍。

有人说女性的老是从乳房开始的,男性的老是从眼睛开始的。对于女人,我不了解。但男人老了,眼睛不仅仅是变的浑浊了,确实也是有了些暮气。

当然人老肯定还有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会通过言行举止散发出来,所谓“老气横秋”是也。

曹孟德诗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老了照样可以有雄心壮志,但形体的老迈是如何也遮掩不了的。

俗语云:“人老精,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又云:“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都是说人老后,人生经验的丰富,正该是大展拳脚,大干一场的时候,却发现干不动了,或者是时日无多了。

正如我父亲常说的一句话:“世事都懂了,人也变老了。”

这是一种无奈的遗憾。

说了这么多,那么人老了是不是就该无所事事,坐吃等死呢?

我想不是的,人来世上一遭,实属不易,即便是活着一天,也该是有所为。即便不能有所为,也当有所思。正所谓:“身体和思想,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孔夫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由此可见,老去不仅仅是躯体老化的过程,也是思想逐渐深化成熟的一个过程。

老去不是更接近了死亡,而是更接近了生命的真谛。

如对待人终将老去的这个问题,也是对生命的一种思考。而思考的结果,也将影响我们对待老年人的态度,以及我们老年后对自己的生活态度。

活了一辈子,尽管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差些,但老人们的人生的经验也罢,认识也好,总是比一般的年轻人要深刻一些。他们的身上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去发掘整理。

不仅仅是老年人,就是老去的这一过程,也充满了哲学意味,是很值得人们去玩味的。

老去不是失去,反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虽然我们谁都无法避免那个最终结局的到来,但这个过程给了我们思考的时间。思考使我们跳出世代的交替,并最终看到永恒。

2019年4月12日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一生几度》第二度 老去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一个人满意于自己的境遇,对一切...

  • 《一生几度》第一度

    我知道这很难理解,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但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洒向地板的一把玻璃球,弹跳到哪个位置...

  • 《一生几度》第四度 死亡

    《论语·先进篇》写到: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 《沧桑》五絕

    花开花老去,日出日西沉。 几度沧桑后,雄心不可寻。

  • 生命

    人生之意义,问谁取?一生浮浮沉沉,飘飘荡荡,几度流浪,辗转于各色风景,穿梭于各类人群。偶尔停驻,年华老去,你说:一...

  • 《一生几度》第一度 生命

    对于生命,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们都是被生下来的,不管你愿不愿意。 即便如此,一种被赋予的使命感总是在我灵魂里荡...

  • 《一生几度》第三度 生病

    中国有句老话:“吃五谷,生百病。” 当然,我们吃的不止五谷,生的也不止百病。 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小到头疼脑热,大到...

  • 默度凄凉,几度风霜。

    黑夜的急逝,往往衬托出别往的孤独和向往,厂子保安在用心查看着每个出行人的衣兜,恐怕有东西丢失,这时的我已经冷的出了...

  • 晓梦

    春晓你度春,春晓我度春,奈何春几度。

  • 每日随性

    一人一生一世愁, 相随几缘度世间, 爱恨几番你与我, 忍让几度度百年。 --俊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几度》第二度 老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ph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