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奥运会结束了,看完闭幕式后,我又浏览了之前十几天的热点新闻,看了各种段子和表情图,脑海里突然涌现出一句话:没有了不起的第一,只有了不起的人。
当奥运会逐渐远去,当被镜头环绕和舆论追捧的热点逐渐退温后,我们还能谈些什么?
不可否认,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承载了超越运动之外的更多价值负荷,文化、精神、政治、爱国、情怀等等,它已不单单是一场简单的比赛,更是展示国家和地域的象征,作为竞技类的比赛,名次也被赋予了格外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
曾经我们都是这样,谁拿到了第一,就会大肆庆贺,运动员接受采访时的感谢词里必须要先提到感谢国家、感谢教练、感谢全国人民。
说得好像平时我们有多关注他们一样,其实大家真正的关心,只有在赛场上的那段时间。
比赛结束,人们往往只记住了获得金牌的运动员,银牌和铜牌成了陪衬,而那些没有名次的人更是无人问津,而金牌的含金量和关注度也有差别,大家更关注哪个项目,自然就更能记住金牌的运动员。
更让人遗憾的,是那些已经被捧上了神坛的人,一旦失利,就会遭遇前所未有的非议和争论,曾经的李宁,后来的刘翔,都是如此。
那时的我们,对成功、对第一,带着深深的狂热和偏执。
你只能得第一,你只能拿冠军,你不能老去,你不能失败,否则你就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对不起所有人。
2
现在,当九零后甚至是零零后的新一代运动员站上赛场后,人们逐渐发现原来还有这样一种运动状态,在看到傅园慧的采访后,被点燃的国人开始从关注竞技回归到享受乐趣。
真实、有趣、逗比,成为了这届奥运会大家常讨论的词。
当孙杨和宁泽涛结束比赛后,更多的人给予了支持而不是指责,当有运动员比赛成绩不如预期时,人们更多的是安慰鼓励而不是妄加揣测。
大众的关注视野逐渐转变,我心里多了几分惊喜和欣慰,当最终的结果呈现在自己面前时,更多的不是去再关注结局,而是学会去了解和体谅。
了解过程中的艰辛,体谅付出中的失误,有些事情,不是那么单纯地就要在最后的冲刺中分出胜负,而是在前行的途中,是否用尽了全力。
终于,人们不那么在意第一,不那么在意金牌榜,不那么在意所谓的成功了。
中国女排在时隔12年再次拿到奥运会冠军后,所有人都在重谈女排精神,可郎平教练的一句话然我想了很久:女排精神不是赢了球才有,输了球就没有。
不管结局如何,只要用尽全力去拼搏,去争取想要得到的结果,你就已经赢了。
其实,没有拿第一,也可以很开心啊。
3
奥运会清流中的泥石流傅园慧,没有只为小组第三懊悔,她对自己很满意,在决赛时拿了铜牌也格外惊喜,这种简单的快乐,在我们印象中奥运会的采访里,还是首次。
这种快乐好像很久没有体会到了,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对人对事,曾经也只认第一,只认那个成功者。
小的时候父母会告诉孩子,凡事要争个第一,老师会告诉学生,考试就是独木桥,能够通过的寥寥无几,工作中领导最喜欢的也是抢在最前面的人。
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地往前冲,每个人都渴望第一和成功,你觉得这是奋斗努力的意义,可曾知道,其实我们都被所谓的成功绑架了。
被成功绑架就意味着你停不下来,想在很多时候努力证明自己,拿不到第一拼命去拿,拿到了还想着卫冕,渴望自己站在最好的位置上永远不要下来。
可是哪里有什么永远的最好,我们无非太想证明自己,在经历家人的灌输和学校的教育后,我们主动或被动地意识到,只有第一才能出人头地,只有成为人上人,才能活得更好。
有时我会想,这是谁的错呢?国家的错?体制的错?父母的错?自己的错?
其实,关键不是在错在哪里,关键是我们理解的成功,被我们视为了生存的唯一标准。
而这种唯一,就变成了第一。
4
我从小也爱争第一,父亲曾对我说: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就那么几个,但为什么不能是自己?
抱着这种“为什么不是自己”的执念,前二十年我活得实在太辛苦,报了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每天下课后还要做卷子背课本,学校熄灯后还点着手电偷偷看书。
我一次次凭借着“为什么不是自己”的想法,用尽全力削尖脑袋想要成为那个第一。
可是在某一天,我突然在想:为什么非得是自己,为什么就不能不是自己?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所谓的第一,不过是家人对自己的期望,不是硬性的要求,在我曾经的认知里,只有第一才是最好的,第二名和最后一名没有区别。
但实际上,第二名和第三名不优秀么?那些努力想要取得好名次的人就不值得喝彩么?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这个世界给予自己太多的压力和谎言,也绑架了成功和第一。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变成了名利,要事业好才是好,要有钱才是好,要有名才是好。
从来没有人告诉自己:你活得开心就是好,你过得顺心就是好。
5
从这次奥运会的评论里,我似乎看到了转机,当全民不再狂热地渴望金牌,当不再把第一成为强迫时,我特别希望能把这种观念延续下去,转化到自己的身上。
我们渴望成功,这无可厚非,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第一,那是皆大欢喜,但人活着,不是为了第一而活。
现代人每天都喊累,其实不是生活艰苦,而是压力太大,这种压力来自我们的争抢和欲望,当英雄的定义变成我们所理解的第一时,往往都是狭隘且短暂的。
英雄走到最后,成为了红尘中的凡人,没有人会永远站在神坛,终有一天他们会走下来,告诉你,高处不胜寒,各种滋味只有自己才能明白。
有时我会告诉身边的人,你已经足够好,只是你不知道。
善良、正直、独立、热情,只要你拥有了这些,你就已经足够好,你可以依赖它们奔跑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改这些初心,你想得到的,终有一天会得到。
有人曾经问,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得到了自然欣喜,得不到也不用叹气,努力的回报远不在你渴望的终点,而是在你前往未来的路上,最终的结局或许会为你加冕,但途中的收获也会让内心充实,哪怕最后不能成为光芒万丈的英雄,你也同样可以活得自由洒脱。
哪怕不是第一,哪怕成不了英雄,又有何妨?
愿你不发光,也活得自在敞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