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

作者: 江雪阁 | 来源:发表于2021-11-30 18:54 被阅读0次

孔子为什么会如此博学?一是好学不倦。学到废寝忘食,老而不知的地步。二是学无常师。学到见什么事都要问个清楚,他认为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他学习的地方。圣人都如此好学,作为普通人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学呢?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就是“叶公好龙”中的叶公,他喜欢龙,在宫廷里到处画的雕的都是龙,结果感动了真龙来现身,却把他吓死了。后人把这个故事,当做浮华不实的比喻。叶公有一天问子路,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答复他。孔子知道后说:你为什么不说:“他是一个发愤求学问忘了吃饭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忽略了衰老已经到来等等。”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桓魋是宋国的大夫,曾经想要谋杀孔子。学生们得到消息,告诉孔子怎样逃避,可是孔子蛮不在乎。他对学生们说,上天生下了我,把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在我身上,桓魋怎敢,又怎能伤害于我?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诸位,你们以为我讲学问,还会保留秘密,不传给你们?我绝对没有丝毫隐瞒,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们做学问,为什么都不懂呢?后面还有弟子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父亲是否给你开小灶?孔子待弟子和自己的儿子一样,没有藏一手。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教育的宗旨是这四项。第一“文”:包括了知识、文章,广义的文章。二“行”:指操行。古人早就有“文人多无行”的说法。知识多了,正理、歪理,条条有理,因此凡事蛮不在乎,便成了“名士风流大不拘”。三“忠”:对国家、社会、父母、朋友,无不尽心忠诚。第四“信”:就是有信义。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文行忠信俱佳的君子,孔子不反对求富贵,求俸禄,不过是要走正道。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古代的圣人过去了,我见不到了,但是学圣人之道的总有吧!如果能看到照圣人所教的道去学,虽然没有学完全,但已经够得上称君子的,我就满足了。孔子说:真正的善人,过去历史上有,现在没有了,至少我还没有见过。只要看到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就好了。没有知识冒充很有学问的样子, 内心空虚还自得自满,本应节俭却充面子讲排场,唉!社会上难有恒心向学问道德努力的人了。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钓鱼就是钓鱼,不用大网去网,打猎的时候,拉弓射箭,不射归巢夜宿的鸟。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有些人自己无知,却冒充内行去做了,我绝对不做这样的事。多读书、多听、多问,对好的见解,就要采纳。仅听还不够,要加上多见,才能广博见识,这样获得的知识靠的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后天努力的结果。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互乡是一个地名,这个地方的人没有办法和他们讲话,可是这个地方有个年轻的人来看孔子,孔子跟他谈话了。孔子的弟子们奇怪了,老师为什么会和这个地方的人谈话?孔子说:肯求上进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不要使人没有进步的机会,不能使人退步。你们太过分了,怎么这样一种狭隘的胸襟和态度?即使是一个坏人,他能够自己反省过来,等于洗了一个澡一样,把自己弄得很干净,来求进步。只要能够这样,就不要抱住过去的错误不放了。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们只要内心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相关文章

  • 《论语》共修(九十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是最好的课堂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生活是最好的课堂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原 句 译 文 孔子从不谈论四件...

  • 《论语*述而》

    1郭老师,请问“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是什么意思? 孔子说:述三代之礼乐而不自作,信而好古之道敏...

  • 论语(述而)

    述而0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东西,我...

  • 《论语》述而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述而》三七 什么是君子?孔子这样的人真的是君子。厉近有威,温近不猛,...

  • 《论语》述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得,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活跃在礼、乐、射、御、书...

  • 《 论语·述而》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的治学方法是将前人的知识和经验 综合起来传递给大...

  • 论语《述而》

    述而35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释】 (1)孙:同逊,恭顺。不孙,即为不顺,这里的...

  • 论语(述而)

    【12.23·晨读内容·预告】(第93天) 《论语》共读·每天两句话: 述而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7.18∽7.19day91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述而篇》——述而第七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7.12∽7.14day88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述而篇》——述而第七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nh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