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单简书阅览室读书吧
《伟大的书》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清单(附原书译者后记)

《伟大的书》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清单(附原书译者后记)

作者: 笑独行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21:19 被阅读6次

陈致成读藏学思小集《书林揽秀》下辑文稿

《伟大的书》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清单

@[美]大卫·丹比[推荐]

@[美]曹雅学[译]

@陈致成[编]

第一学期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萨福的诗

柏拉图《理想国》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诗学》、《政治学》

埃斯库罗斯《俄瑞斯忒斯》

欧里庇德斯《酒神的伴侣》

维吉尔《阿尼亚德》(通译《埃涅阿斯纪》)

《圣经·旧约》

《圣经·新约》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忏悔录》

马基雅维里《君主论》

霍布斯《利维坦》

洛克《政府论》

(以上计19部)

第二学期

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

休谟《道德原则研究》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蒙田《随笔集》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莎士比亚《李尔王》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穆勒《论自由》

尼采《道德的谱系》

波伏瓦《第二性》

康拉德《黑暗的深处》

维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屋子》

(以上计17部)

陈致成编注:该国外经典名著推荐书单系根据[美]大卫·丹比著、曹雅学译《伟大的书——我与西方世界不朽作家的历险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一书摘编。据曹雅学在该书译者后记中介绍,“作者大卫·丹比是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两个儿子的父亲,一个生活舒适的中产阶级”,当他48岁时,“他突然回到了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修两门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也就是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这两门所谓的‘大书’课”,而这本书就是他在两个学期中“阅读西方文学、哲学、政治名著的故事”。在这本书中,作者总共阅读和推荐了36部“伟大的书”,也就是西方一流经典名著,其中第一学期19部,第二学期17部。

(2016年7月)

《伟大的书》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清单(附原书译者后记)

【附录】

《伟大的书》译者后记

@曹雅学[文]

在这几个月的翻译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想象着这本书的实际读者是谁,他们(中国读者们)为什么想读这本书,他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期待什么。所以我想我有必要向读者简要地描述一下这本书。

如书名所提示的,这是一本关于“伟大的书”的书。但在这里讲这些大书(通常也意味着难书)的人不是大学里的权威教授,这本书也不是学究地(或官僚地)读经典著作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学生——一个老学生——阅读西方文学、哲学、政治名著的故事。作者大卫·丹比是美国《纽约》杂志的电影评论家,两个儿子的父亲,一个生活舒适的中产阶级,在48岁的年龄,他突然回到了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修两门所有本科生的必修课,也就是文学人文(Literature Humanities)和当代文明(Contemporary Civilization)这两门所谓的“大书”课。诱使作者回到学校修这两门课、读所有这些名著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作者身上日益强烈的个人危机。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一个电影评论家、大众媒体的一分子,作者对现代社会媒体对人的腐蚀有更深刻的认识,感到了可能比别人更强烈的对媒体的厌恶,这种厌恶到最后成了对自己的厌恶和重新界定自己的需要:

我需要开始写这本书,部分地是因为我已不知道我知道什么。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但没有原则;我有本能,但没有信念。

作者写这本书还有另一个诱因,那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美国学术界有关高等教育的争论。西方经典遭到了来自少数民族和女权主义者以及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的攻击,诸如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这样的大学核心课程被指责为向学生灌输由“死去的白种欧洲男性”支配的“霸权”思想体系。总之,对传统西方经典的攻击使作者十分生气,生气到了起而反击的地步。对“文化左派”的反驳是贯穿整本书的线索之一,不过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愤怒反应也许终究可以归结为他在这个世纪里,对自我、对自己生存于其中的社会以至于对自己的后代所生出的强烈的焦虑和关注。他需要复活自己,他渴望更广大的生命,他渴望陈词滥调的媒体与满足的中产阶级生活所不能提供的更精致美丽的人生快乐,他希望生活在一个更文明、更合理的社会,他希望他的孩子们传承他所珍爱的东西。所有这一切对一个西方文明中的人来说,保存在那些历史选择并沉淀下来的经典中,活在伟大的想象力中,他寄希望于在它们当中找到营养自己的东西,而现在它们受到了不公正的、甚至是愚蠢的指责和攻击。他想说点什么。他想捍卫它们。捍卫它们也就是捍卫人的一种更好的精神和意志。

丹比先生是通过叙述他修这两门大书课的过程向我们展示一个个人是如何经历这些伟大的书的。他把这场经历称为历险。一场就其本性来说“艰巨而痛苦的经历”。他向我们描述了久已没有正经读过书的他是如何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重读这些他在30年前在哥大读本科时已多半读过的书,他是如何发现他以前没有发现的快乐、受到以前没有受到的震动的;他坦白地告诉我们他对有些作者或作品的偏见,这些偏见有的是从别人那里接受来的,有的是从媒体的二手翻版一一通常是糟糕的翻版一一那里得来的,他告诉我们阅读如何还原了这些书的真正面目以及他“发现”它们时的惊喜;最重要的是,他那失落的自我是如何一点一点地苏醒过来,回到他的意识中;与此同时,这个自我还在扩大着,伸展着自己,使自己常常感到意外。这一整个阅读过程同时也回答了或澄清了一个问题:西方经典是不是一个成系统的、一脉相承的“霸权体系”。这一本记载作者在伟大名著中得到的快乐的书本身也是一个快乐的源泉。读者很快会在它那生动自由同时精确恰当的风格中感受到快乐。也许正因为丹比先生不是一个教授的缘故,我们才得以在这本长卷中自始至终读到连珠般的洞见,感到一个充分自由、没有顾虑、也用不着正襟危坐的读者所不断迸发出来的感性的火花。

丹比先生还详略有致地向我们描绘了哥伦比亚大学的课堂情景——背景不同、肤色不同的学生和三个卓越的老师:老英语教授泰勒、年轻而激进的历史学家史蒂芬生和精力充沛但严格的夏皮罗。我在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地想到,阅读这些对美国大学课堂的描述也许对中国的大学生和大学教授来说是一件既有趣也有意义的事。特别是像这样的“大书”课程,它们不是普通的课程,没有任何课程比这样的课程更触及自我、感情和理性这些人的存在最内在的东西了;而这三位老师也是三位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有意识地造就他们的年轻学生的老师。“一个好老师所启动的是一个终生的过程,在其中你通过你所体验的最精致复杂的乐趣了解自己,通过对社会所基于其上的根本原则进行分析而了解社会。”许多读者也许想知道一个好老师是怎样启动这样一个终生的过程的。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下这本书对中国读者特别有意义的一个方面。让我们停一下想想大学的必修课。一个大学的必修课——那些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上的课——是集中体现其育人宗旨和思想的课程,不是吗?这样的课程将特定的价值观展现给学生,希望它构成他或她所受的教育的核心。或更直观地说,一个课程表告诉我们,大学在把它的学生训练成各种行业的专业人士的同时想把它的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这两门合在一起概览西方文学、哲学、政治经典的课程无疑凝聚了一个美国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育人思想。什么是我们大学里的人人必修的必修课呢?我们的高等教育是否也到了考虑一下我们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因为“人”,不是技能,似乎才是一切教育的最高使命。我不是说中国的大学生应该在大学里必修西方经典,我只是表达对我们的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空白的深远忧虑。我希望这本书能同时激发我们思考有关教育的一些关键问题。我想这种对后代人的忧虑也是丹比写这本书的另一个深刻动机。他不想让他的孩子们消失于电子媒体僻僻啪啪的噪音中;他想让他的孩子们“获得一种柏拉图认为一个‘正当’的人所必需的性格的稳固性和明澈性”。

读伟大的书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泰勒教授告诉他的学生说,他们必须使劲去伸展自己,去拉自己,以便去读这些书。也就是说,这些书首先是一些能使你伸展自己、拉自己的书。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使你这样。只有很少的书能使你这样。你所面对的是一个更大的世界和更丰富的心智;与它的遭遇也是发现你自己、营养你自己、打磨你自己。那样你唯一拥有的东西——你的自我——难道不应该受到这样精心的培养吗?丹比先生是这样总结他阅读西方经典的经历的:“我是在把自己暴露于某种比我的生活更广阔、更强大的东西之中,同时我也是在暴露我自己。”

简单地说的话,《伟大的书》是一本怂恿人们去读西方文明的伟大著作的书。我写这篇译后记的目的是怂恿读者读你手里的这本书(别担心,它几乎像一部流畅但跌宕有致的小说一样好读),因为丹比先生的书也许能帮你打开一扇大门,或启动一个终生的过程,或满足你其他的好奇,比如对当代美国文化和美国学术界气候的了解。到头来,丹比先生也有可能不仅怂恿了你去读西方的伟大著作,还有可能间接地、意外地怂恿了你去读中国的伟大著作,因为真正伟大的书只有一个主题,一个无穷尽的主题,那就是人对自己和他的社会的知识,不管这种知识是在哪里、以怎样的方式获得的,又是以怎样的方式表达的。在这种知识的背后总是无一例外地有一个伟大的想象力,它使我们战栗,使我们怦然心动。

约翰逊博士说:“要不是因为想象力的缘故,一个男人就会坐在一个女仆的怀里,快乐得像个公爵夫人一样。”我想,没有比把自己造成一个人、一个更好的人更刺激、更美妙的事了。

在这里我想感谢出版家对出版这本书的中译本所付出的热忱和努力,感谢他们在把这样一本大书托付给我这个初试身手的译者时对我所抱的信任,希望我没有辜负任何人,包括丹比先生。最后,我想对我丈夫 Mario Ritter Jr.在全书的翻译过程中所提供的无数“小”帮助表示感谢。这些帮助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曹雅学,1998年1月)

【《伟大的书》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清单_原创:笑独行_凯迪社区 > 文化散论(笑独行发布于)2016/7/12 20:35:58】1664次点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风起龙飞::+1:功德无量
    笑独行:@风起龙飞 [抱拳]不敢自居,这个主要是原书译者和作者功德无量。

本文标题:《伟大的书》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清单(附原书译者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cd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