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作者: 玉米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22:47 被阅读7次

25年的从教生涯,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师。每个学年,捧着散发油墨清香的教材,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又有一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无奈。回过头看看,2012学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比较顺利,可以说,那是我教学上的一个小小分水岭,让我在无奈中体会到了语文老师的丝丝快乐与幸福。

2010年,教材又一次改版这。两年后的2012学年,我再次执教五年级语文。有了前两年的摸索,再加上学校专家团的一系列专题讲座,明显感觉思路清晰了许多,自己和学生的负担都减轻了,但收获却好像更大了。

一、讲练结合得到了落实

每个学期的工作会议,学校领导总是三令五申,要求老师务必做到讲练结合,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每次听的时候总是热血沸腾,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实现。可是,一上起课来,就眉毛胡子乱抓一把,唯恐自己没讲完带来诸多漏洞,又担心学生没真正掌握而反复强调,一节课就在自己的滔滔不绝中结束了。于是,作业只能是学生带回家完成,贪玩的孩子已经把新知识忘得差不多了,加上晚上三科作业堆在一起,他们已经没有多少精力用心思考就下笔了,作业质量可想而知。所以,一篇课文的同步练习,我们花了2、3节课细细批改,再花一节课细细讲评,单元检测或是期末考试时学生还是出乎意料的错题不少。

2012年的那个学期,我真正下了狠心,监督自己在40分钟内,落实学校提出的“三讲三不讲”要求——讲重点、难点、疑点,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为了达到目标,每节课前精心设计每一个课时的每一个环节,争取每节课都保证学生有10分钟左右的练习时间。这个时间,学生刚刚学完新知识,印象深刻,完成练习时间大大缩短,加上在课堂,可以随时向老师同学请教,作业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课堂上的作业我总是让学生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你追我赶地完成,前五位同学我总是这样表扬——“真棒,这是考广雅中学(广州百年名校)的速度!”孩子们的开心劲儿就别提了!另外,晚上的家庭作业难度也大大降低,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也有了保障。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轻松,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提高了,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师生都尝到了甜头。

其实,语文的作业不仅仅是课内外的听、读、写,生活处处皆语文。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我感觉孩子们的语文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每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我都给足时间,让孩子们真正实践,在活动中快乐成长,在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2013年春季学期我们班承担的《珍惜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环保中队会示范课中,孩子们的朗读、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庆“六·一”活动、端午中队活动,孩子们也都在快乐中锻炼了语文能力。这,也算是锻炼语文能力的另一种形式吧。

二、时刻将融汇贯通付诸实践

一堂高质量、有内涵的语文课,必然要求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有所延伸。《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语文教师教学时应该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

学科之间总是互通互联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喜欢综合各学科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拓展知识的同时,增加学习的兴趣,加深新知识的印象。比如,本学期品德课本和语文课本都提到了祖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于是,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写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时,我引导学生多多调查历史名人,同时参考并借用品德课本的相关资料,省去了课余多方查阅资料的辛苦,同时学生在引用资料中也对品德内容加深了印象。这样的拓展与延伸应该也算是一种巧妙的资源整合吧。

更让我高兴的是,2012学年,学校迎来了教育局的“课改评估”,科组安排我上一节语文课。按照平时,接到这样的任务,我肯定在紧张与不安中慌了手脚。但这个学期,我对自己向来都比较抗拒的第一课时有了兴趣,有了把握。于是,决定挑战自己——选择历史性教材《将相和》的第一课时。这节课中,我主要围绕以下两点设计流程:

1.这篇课文是在讲一个故事,可是,故事中又藏有好几个故事,请同学们找出来并用小标题概括。

这样的设计,是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再部分梳理,学生汇报时引导他们讲出是怎么概括出来的,重视了学生思维与表达的训练;

2. 结合题目中的“将相和”的“和”,给学生提问:将相和好,那就说明曾经不和,课文中哪一句话告诉我们将相不和呢?找出来,读一读。

这一问,让学生通过不同“体验”和“感受”,用不同的语气读了廉颇带着情绪的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这样的设计,让这节课在临近下课时出现了小高潮,同时,又能让我结合这句话设计了一个问题,巧妙导入第二课时——蔺相如真的没有什么能耐,只靠一张嘴巴说几句话就爬到廉颇的头上去了吗?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第二节课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发言,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都得到了突破。课后作业的批改,发现学生对课文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领悟到位,也能充分感受到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课文都可以漫无边际地拓展、随心所欲地整合,教学拓展首要的就是深挖教材、紧扣文本,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课堂拓展应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这才能让学生阅读能力、语文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学习兴趣在不断激发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理论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生应是教学的受益者和最终目的。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只有当学生对其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才乐意去学,才会去积极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学习的冷淡态度比学习成绩不良行为更为可怕。这说明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学生课堂自然就兴致勃勃,乐此不疲;有了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亲近、信任度也会大大增强,更有助于提堂教学质量。

记得有一个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近信息世界》,除了让学生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外,还需要学生“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不管那一个环节,孩子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特别是写研究报告,因为课本中的范文有一篇是关于姓氏调查的,通过学习,孩子们不但对自己的姓氏有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为自己的祖先感到自豪。因此,不少孩子在写简单研究报告中有模有样地写了《关于X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虽说与真正的研究报告相差甚远,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还有一个单元,是学习诗歌的。古诗与现代诗都让学生感受到了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尤其是现代诗歌,与孩子们的生活如此贴近,激起了孩子们创作诗歌的欲望,课堂上,孩子们都忍不住跃跃欲试。因此,虽然教学目标中没有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开展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但是,我自己收集了好几首朗朗上口而又活泼有趣的儿童诗歌和孩子们分享,并大胆尝试着让学生写一写诗歌。写诗,在孩子们看来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啊!加上,他们的现任语文老师——我也不会写诗啊!但我相信,兴趣定能让学生激发诗的灵感。于是,课前,我多方搜集充满童真童趣的现代诗歌,课堂上一首一首地和孩子们尽情分享。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不仅仅是迷人的春花秋月可以写诗,普通的鸟兽虫鱼、令人生厌的蟑螂苍蝇也可以入诗,更令学生乐不可支的是,连平时颇令人烦恼的爸爸的鼾声都可以入诗!我告诉孩子们,生活中处处都是诗。我还告诉孩子们:他们所写的诗我一个字也不会更改,因为儿童时期的每一句话都是最美的诗句。

一时间,孩子们诗兴大发,一首首令人惊喜不已的儿童诗在他们的笔尖蹦跳而出:

                天和海

天在头上顶/ 海在脚下踩/ 我把它们俩/ 拉着连起来/ 不信/ 远处看/ 你能分出 / 哪是天/ 哪是海

                等我当了妈妈

等我当了妈妈/ 我一定/ 带着我的孩子去公园玩耍/一起去寻找大自然的秘密/ 看看树木多么茂密/ 听听鸟儿歌声多么悦耳

等我当了妈妈/ 我一定/ 带着我的孩子去书店/ 让他尽情看书/ 快乐阅读/ 在书海里尽情遨游

等我当了妈妈/ 我一定/ 跟我的孩子做好朋友/ 陪他唱歌/

陪他玩耍/ 陪他开心度过每一天

…………

孩子们开心,我也跟着开心。若干年后,他们也许会发现这样的诗有点儿幼稚,但他们也会同时发现,这是最接近儿童心灵的诗歌,是最美的诗,是值得永远珍藏的。

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更让我深刻体会到,要想上好语文课,就必须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人文渗透得到了加强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育专家们指出,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扬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层现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熏陶,通过情感与认知的多次碰撞,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的升华,以知促情,以情知理。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不乏文质兼美之佳作,美好道德情操蕴涵其中。于是,在和孩子们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能力的同时,我也会充分利用课文的人文教育功能,对孩子们进行美德熏陶,引领孩子们发现真善美,并能逐步用真善美来指引自己的言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在我有目的的指引下慢慢变化着:

小班干部们终于明白大声呵斥只会使事情适得其反,而轻声提醒和真情相助可以工作友情两丰收;

小俊,原来的调皮大王渐渐成了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劳动委员一当就是一年,他天天在班里不是转转,及时处理优化班级环境;

时刻想着玩的小驰变成了最棒的午饭监督员,谁挑食啦,谁没有落实光盘行动啦,谁饭后蹦蹦跳跳啦,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脾气较冲的小源、小霖、小宇慢慢学会了冷静处理事情,学会了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

对什么都一副无所谓态度的小纯终于不愿意再考倒数第一了,她慢慢接受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慢慢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为自己的不足而烦恼……

语文课堂上,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让那些善良质朴的光辉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以教学理论作指导,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早日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语文课,年年教,常教常新。

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end———

相关文章

  • 作文练习:“语文课"话题典型题导写

    “语文课"话题作文典型题导写 “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文题题引 王浴海 编写 语文课,没人陌生,可...

  • 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说爱你不容易 ………………… 想说爱你不容易,我的父亲母亲! 你们每天拼命地挣钱...

  • “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文题题引

    “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文题题引 王浴海 编写 O 作文成功聚焦点演练0 语文...

  • 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25年的从教生涯,我一直担任语文教师。每个学年,捧着散发油墨清香的教材,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实际操...

  • 教室|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文/涅阳三水 这两天一直在做前两课的基础知识练习。 有些课文里生字相关的形近字,部分孩子愣是不认识,明明三年级,四...

  • 2017-05-22

    跑步,想说爱你不容易

  • 想说读书不容易

    记得有句歌词叫"想说爱你不容易",可是在如今看来,想说爱你很容易,张口就来。要我说,想说读书不容易,撇开手机...

  • 平凡的爱

    读王君老师的《更美语文课》,读到《想说爱你不容易》,再一次勾起了我读《平凡的世界》,那些鲜活而又在苦难...

  • 2020,真不容易

    二零二零,爱你爱你,多美的字眼。我想说,爱你不容易,真不容易。2020年如今已成为历史,诸多的不容易,让人久久难以...

  • 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成功无捷径——来自学生的打击 在我看来,来自学生的各种打击是家常便饭,不断向我袭来。因此执教鞭的我就像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课,想说爱你不容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nm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