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打卡7:30分我就回去宿舍了。回去宿舍以后,我家乡的一个小妹妹刚入高中,开学已经是一个星期了。她 突然哭着过来找我说,自己是第一次单独居住在外面,现在很不习惯,学校的宿舍环境很不好,厕所不干净,连洗澡 水都是黄的。她特别的想念她的爸爸妈妈,一个劲的说自己以前不懂事,没事还跟她爸爸顶嘴,自己的爸爸妈妈已经 40多岁了,就生了她一个女儿。如今想起来,自己很不懂事,她突然不想念书了,但是她又内心特别的纠结,不念书 又辜负了爸爸妈妈对她的期望,内心觉得对不起爸爸妈妈。自己在课堂上精神不集中,突然想到她的父母也就认真的 听讲了,但是效果依旧不是很明显。她太想她爸爸妈妈,想离家近一些,争取在联考的时候考好一点希望有幸被家附 件的高中调回去,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

一下子,我记忆突然被拉回到自己上高中的那个时候。我也曾经是这样过来的,只是我没有像她一样,一通电话找一 个年纪比我大的人倾诉自己的苦衷。我学校是坐落在城区之外,但是离当时老家的地方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虽然自 己是调皮的从小一个人摸爬滚打的适应外面的生活。但是,突然间离开家的温暖怀抱,独自学会一个人去生活的时候 ,我突然也是很不习惯。去到学校,我来往都是独自一个人,没有主动去认识新的朋友。一周会内的军训里面,我好 多次都躲在我当时学校里边花腾缠绕的花林子底下偷偷的哭。性子比较要强,也不愿意打电话和谁说,只是内心告诉 自己求学路上,自己要适应,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近大半个月,一个月过去了,我还是一样自己吃饭,和大多数 的新朋友没有个碰面认识,心情也不见好起来,只是埋头于学习。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是学不会适应一个新环境, 不会主动的去认识新朋友,和老师家人交流,独自一人撞破了许多南墙。三年之后我考上了一所不是自己愿景的学校 。
上大学那年,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二季击,从小陪伴在身边的奶奶在我收到大学通知书那个月去世了。一个月之后我就 拉着红色的拉杆箱离开了家乡独自去到另外一个城市求学。和高中开学那时候不同的是,我自己可以很独立一个人查 到学校的地址,路线,带着一个拉杆箱去到学校。有看到一些父母开车送来学校的同学。也有看到很多父母帮忙收拾 宿舍的同学。但是我没有羡慕,也没有丝毫的感伤。那天我很热情和舍友打招呼,主动认识新朋友。然后拉着新同学 出去学校的东门购买生活用品,然后一路洪烈的展开独立在另外一个城市的生活。
大学四年里边我认识到许多的朋友,包括班级里边的朋友,社团以及院系的朋友。大学生活特别的闲,除了日常的上 课和社团的活动,我和舍友经常会兼职,有时候皮的在外接到的传单,乱发一通。到了下午,一群人找个店面吃顿饭 ,喝喝奶茶什么的,这一天也就过去了。我们还去一起去过物流园工厂里边拣货,那时候一天的工资120块钱。对于我 们来说也算是很宽裕的工资了,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原来电商和物流园合作是这样操作的,物品出仓拣货, 到打包,然后快递到客户手上。除了这些,我和她们一起做过咖啡妹,促销员,call客,服务员。自那时候起,我知 道钱来之不易,但是我们还在象牙塔里边没有走出来,不谙世事。生活在校园的天堂里,里面有一群纯粹的朋友,纯 粹的友谊和情感。走出象牙塔,生活最后还是需要靠自己。
毕业以后,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准备着简历,奔波在各大的校招和社招场上去找工作。原本安逸的生活一下子就面 临着压力,很多同学组队一起出去找工作,都希望身边有一个熟悉的朋友,我一开始着手准备的也只是迷茫的找工作 ,只对着职业需求去做子的简历,到最后有意识的去拣选工作。从开始实习的满怀期待和憧憬,到最后磨破棱角,这 是一个长大的过程。如今是毕业的第二年,目前坚持正式工作只有一份,以前父母的叮嘱挡不住我们自己的一腔热血 。因为我们过于年轻,到最后尝遍生活的滋味,才发现,父母永远是方向的指明灯。
回头往后看,父母长辈都老去,孩子,你长大以后,必须独立面对生活。
你迟早会长大,独自飞翔风雨中,承担起和我们父母长辈一样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