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和有钱人的区别就是有钱人有钱,而富人不仅有钱还有赚钱的思维。
现在的你即使囊中羞涩,离有钱人还很遥远,那就趁现在培养自己的赚钱智慧,超越有钱人,让有钱人望尘莫及。
智慧是一种思维,一种策略,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如何修炼自己的赚钱智慧?古人有云: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可以向富人借鉴他们的赚钱智慧。如何学到富人的智慧?可以直接与富人对话,可以从书中、网络上获取,与他们心神交流,不仅可以学到很多赚钱的知识,同时也从他们获取财富的方式中获得乐趣。
中国虽然是一个保守的国度,但是也孕育了很多杰出的商业奇才。比如商圣范蠡、商祖白圭、儒商鼻祖端木子贡等。
范蠡,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商人。曾辅佐“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打败强盛的吴国,成为春秋末期最后一位霸主。精明的范例洞悉勤王之道,不顾勾践灭族之威胁,带着西施逃往了齐国。范蠡初到齐国,可谓真正地印证了那句“靠山吃山,考水吃水”的行商法则,面朝大海,开始倒卖私盐,不几年便成为当地有名的巨商。后来他的行为引起了齐王的注意,请他出山治理齐国。不几年光景,就把贫穷落后的齐国治理成中原地区强大的霸主。此时范蠡又全身隐退,散去家产,来到了宋国,化名“陶朱公”。宋国地处中原枢纽,四方商旅云集,范蠡又一次因地制宜,除了耕作养殖之外,以主要精力从事商业活动,他特别重视物资信息,市场动态,采取薄利多销的原则,一般不超过十分之一利润。只要他看准了的项目,经营起来都是购销两旺。财源滚滚,生意越做越好,只有几年的功夫,又一次创造出了奇迹,靠商业经营积累了亿万家财,几乎成了天下的大富翁。19年之中,他三致千金,发了大财。这下陶朱公真是名扬天下。生意人家一听说陶朱公的大名无不敬佩称赞,就这样,范蠡成为中国的文财神,成了商人们的楷模。
白圭(公元前463—前385年),东周洛阳人。曾官拜魏国国相,后弃官从商,并用治国之策经营家产,他曾说过:“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译文:我经商手法,就像伊尹、吕尚的治国大略,孙武的排兵布阵,商鞅的法制施行一样。因此如果没有随机应变的智慧,果断出击的勇气,能够取舍的仁德之心,即使想学我的经商之道,我也不会告诉你。白圭有着一套极为独特的经商理念与策略。战国时的商人大多喜欢获利丰富的珠宝生意,而他另辟蹊径,从事农产品买卖。他看到的是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以及谷物是普天下老百姓都离不开的东西,虽然利润不大,但需求极大。白圭从自己的经商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让后人受益无穷的经商之术与为商之道,其中“人取我予,人弃我取”是白圭经商术的经典之一。
端木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时转货资,讲的是子贡经商的方法,他经商按照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原则,从不与人抗衡,他善于把握时机,在别人甩卖时低价购进,在市场奇缺时高价售出,从不积压货物,资金流转很快。精明透顶的子贡,并不当守财奴,而是用挣来的钱帮助孔子创立儒学,在孔子成名的同时,帮助穷困的孔子一次次渡过难关的子贡也名满天下,驰名天下的《论语》绝大部分是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就是例证。子贡将经商之术用在求学上,当别人都厌弃孔子时,他忠实地求教于孔子,这是人弃我取;当人们追求财富时,子贡为孔子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这是人取我予;众多的富豪被历史淹没了,子贡却伴随着儒学的发扬光大而流芳百世。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子贡成为最大的赢家!
富人,拥有智慧的光环,不再那种投机倒把的有钱人,他们用手里的金钱创造者社会价值,并且将这些智慧一代代传承下来。一个人最富有的不是金钱,而是智慧,正如商祖白圭所说,没有一颗仁德之心,不配做商人,也不值得与他交往。我们经商需要与时俱进,不与趋势为敌,而商圣范蠡做到了这一点,从而避免了杀身之祸。同时,经商时不能跟风,要清楚我们所经营的商品或项目的真正价值,不断挖掘这种价值,你将会拥有别人意想不到的更大收获。把经商之道和学习之道融汇在一起,你也有可能像端木子贡那样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