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贤智慧集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王阳明《传习录》中164——张良、诸葛亮离圣人有多远?

王阳明《传习录》中164——张良、诸葛亮离圣人有多远?

作者: 无住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17:58 被阅读219次

原文

来书云:“聪明睿知,果质乎?仁义礼智,果性乎?喜怒哀乐,果情乎?私欲、客气,果一物乎?二物乎?古之英才,若子房、仲舒、叔度、孔明、文中、韩、范诸公,德业表著,皆良知中所发也,而不得谓之闻道者,果何在乎?苟曰此特生质之美耳,则生知安行者不愈于学知、困勉者乎?愚意窃云,谓诸公见道偏则可,谓全无闻则恐后儒崇尚记诵训诂之过也。然乎?否乎?”
性一而已。仁义礼知,性之性也;聪明睿知,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蔽也。质有清浊,故情有过、不及,而蔽有浅深也。私欲、客气,一病两痛,非二物也。张、黄、诸葛及韩、范诸公,皆天质之美,自多暗合道妙,虽未可尽谓之知学,尽谓之闻道,然亦自其有学违道不远者也。使其闻学知道,即伊、傅、周、召矣。若文中子则又不可谓之不知学者,其书虽多出于其徒,亦多有未是处,然其大略则亦居然可见。但今相去辽远,无有的然凭证,不可悬断其所至矣。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如数公者,天质既自清明,自少物欲为之牵蔽,则其良知之发用流行处,自然是多,自然违道不远。学者,学循此良知而已。谓之知学,只是知得专在学循良知。数公虽未知专在良知上用功,而或泛滥于多歧,疑迷于影响,是以或离或合而未纯。若知得时,便是圣人矣。后儒尝以数子者尚皆是气质用事,未免于行不著、习不察,此亦未为过论。但后懦之所谓著、察者,亦是狃于闻见之狭,蔽于沿习之非,而依拟仿象于影响形迹之间,尚非圣门之所谓著、察者也。则亦安得以己之昏昏,而求人之昭昭也乎?所谓生知安行,“知行”二字亦是就用功上说。若是知行本体,即是良知良能,虽在困勉之人,亦皆可谓之生知安行矣。“知行”二字更宜精察。

注评

【聪明睿知,果质乎】,邓艾民注,语本《中庸》:“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智,足以有临也。”(第三十一章)朱熹注曰:“聪明睿智,生知之质。”(《中庸章句》)
【违道不远】,陈荣捷注,《中庸》第十三章云:“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行不著、习不察】,陈荣捷注,《孟子·尽心篇》第七上,第五章,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矣。”
【以己之昏昏,而求人之昭昭】,邓艾民注,语本《孟子·尽心下篇》:“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笔记

张良、董仲舒、黄宪、诸葛亮、王通、韩琦、范仲淹等人德业卓著,是先天秉性的发挥,还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为什么他们还不能称为圣人?
张良、董仲舒、黄宪、诸葛亮、韩琦、范仲淹秉性都不错,先天之中已经多暗合于天道,所以他们率性发挥,也违道不远。如果他们能专门在良知上用功,则有可能成为像伊尹、傅说、周公、召公这样的圣人。
秉性好,根气高的人,容易得道,但是也需要用功才能成就,根气低的人,需要更加勤奋用功才能成就。但是就本质来说,良知良能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只要肯用功就能达到。

相关文章

  • 王阳明《传习录》中164——张良、诸葛亮离圣人有多远?

    原文 来书云:“聪明睿知,果质乎?仁义礼智,果性乎?喜怒哀乐,果情乎?私欲、客气,果一物乎?二物乎?古之英才,若子...

  • 做人王阳明,内心自足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 在王阳明看来,无善无恶是静态时候的...

  • 20170421阳明传习录读书笔记

    阅读书籍:《阳明传习录》中 有效时间: 1小时 阅读困难:没有 阅读收获: 【1】王阳明论圣人之学。①圣人与愚夫愚...

  • 王阳明 | 今天才知道“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看王阳明传记,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曰,“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曰,“致良知”。 将王阳明《传习录...

  • 传习录

    【2020.10.22 周四 】 Day 164 *学习内容:《传习录~145》 主旨: 何处得来圣人气象 【精华...

  • 传习录

    今天,第一次读《传习录》。之前听人说过有两个半圣人:孔子 王阳明算两个 ,曾国藩算半个。可见王阳明在历史中的地位之...

  • 一精妙比喻

    觉得有意思:转自《嘉谷种子》 聪明人都善用类推。圣人王阳明亦是如此。《传习录》中,有各种精妙的类比。读之令人醍醐灌...

  • 王阳明《传习录》【164】

    2017-05-14 华杉 学习王阳明心学,就是学习几千年圣人传下来那一点真骨血,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

  • 白话《传习录》(3)上徐爱 一

    传习录上 |徐爱| 一 徐爱咬文嚼字提问题。侧面证明王阳明真的摸透了古代圣人著书立说的本意。 徐爱问:“《大学》中...

  • 《传习录》为什么读不懂

    《传习录》是什么? 《传习录》是王阳明弟子整理的,收录了王阳明金句,以及王阳明讲学过程中,和众多弟子的对话、往来书...

网友评论

  • 李默遥:太苛责
  • 心海涤尘: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中164——张良、诸葛亮离圣人有多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hh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