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浪微博倾莲池罗智


不空罥索自在王陀罗尼
世尊。观自在大菩萨不空罥索心王咒法。如迦罗波(二合)树悉皆具足无量功德。不是少福薄德众生所能求得。乃至百千俱胝劫中亦难得闻。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今天介绍一个极其殊胜的咒语——不空罥索自在王陀罗尼,出自不空罥索法系。
大藏中,此法共有两个译本。
一是北天竺婆罗门大首领李无谄译所翻译的《
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二是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出的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从传承源流而言,此法并非开元三大士的唐密体系。而是唐朝时李无谄阿阇梨和宝思惟三藏所翻译之法藏。汉传密法中,除了唐密,还有杂密,以及宋代时三位三藏所传入汉地的密法。
我念诵过不空罥索自在王咒,出现了经中描述的一些功德。比如感通了大黑天、伎艺天女、冰揭罗童子、宿曜星君,乃至中国的文昌帝君。
我也用此咒召请过沤波罗龙王,然后以食物烧供给他。
龙王没有来,他的眷属护法来了,于睡梦中很清晰地来到我的床边,我的神识起身听他说话,他告诉我将来的事业方向,说完就走了。
后来的发展说明他说得没错。
这种感觉和打坐修禅定是很类似的,在一刹那间,心忽然契入某个境中,一下子显现很多非你意识的信息。
因此,我非常相信此咒的大威神力。宝思惟大师译云:
如是所说不空陀罗尼自在王咒。即是一切秘密神咒之主。若有人能诵此神咒成就之者。即能通达一切神咒。但是咒法所有事业皆得圆满。
此咒是一切秘密神咒之主,持诵不空罥索自在王咒,能通达、成就一切明咒。如果你修持其他咒不灵验,可以先修此咒。
因为它是咒王、咒主。仅仅受持此咒,一切增息怀诛事业皆能圆满。
婆罗门大首领李无谄译云
此名秘密一切明主不空自在王陀罗尼。受持此咒诵则成诵一切明咒。及悉能作一切事业。
念诵此咒,能成诵一切明咒。观世音菩萨的诸多秘密神咒皆有成就其他咒的殊胜功德,如不空绢索神咒、大悲咒、千臂千眼观世音菩萨陀罗尼。
究其奥秘,源自观世音菩萨乃莲花部主,她是十方诸佛大悲心的集体化现,大悲涵养一切功德藏,成就一切诸善根。
观世音菩萨的诸咒,如胎藏,如母胎,能够孕育一切明咒,令它们悉皆成就。
尤其殊胜的地方还在于,此咒能成办一切事业。在密宗,本尊有心咒、事业咒,事业咒往往是具体办事的,成办世间诸事业的。


在藏传体系,大众所接触的都是心咒,事业咒一般不轻传。比如二十一度母,大众可知心咒,但其事业咒,恐怕知道的人不多,属于秘密传承。
不空罥索自在王咒,能令行者证得持明悉地、罗汉、菩萨乃至究竟觉。而在世间法上,一切事业皆能成办,诸如治病、延寿、息灾、求婚姻、长寿、富饶,以及诸神通、持明仙等。
福寿寺沙门波仑为《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提到的序中说到:
若夫此经。乃该二谛而无遗。括因果而斯尽。可谓引万行之导首。进菩提之神足。超生死之灵翼。升涅槃之圣翮。信知法门幽密。教旨冲玄。非世智之能议。匪聪辩之所测。
有大菩萨号观自在。大悲周于十方。愍法界之群迷。故说此经示其正路。斯乃久成正觉。是能仁之本师。故能十方法界莫不现身。普应群机。随缘化益。
若其闻名灭罪。如日销于薄水。礼念蒙恩。似月敷于莲蕊。巍巍荡荡。圣德高玄。事超言说之端。理绝思量之表。
波仑法师对此经法,推崇之至。从其序文中,他说,此经包含了世俗谛、胜义谛。能疾速证得菩提,超越生死,进入无余之涅槃。
该二谛而无遗。
括因果而斯尽。
引万行之导首。
进菩提之神足。
超生死之灵翼。
升涅槃之圣翮。
以上的句子,可谓点出了不空罥索法之微妙和殊胜。
此法非世智聪辩所能蠡测,所能论说。有大菩萨名观世音,大悲周遍十方,悲悯法界群迷,因此宣说了不空罥索自在王咒法。可以观音悲心流露之法。
观世音菩萨久已成佛,是释迦牟尼佛之本师。她常现身十方,普应群机,随缘化益。
波仑法师求得此经亦属艰辛:
余虽愚暗。少慕法门。巡历两京。寻参善友。每念总持如饥若渴。于大周圣历三年。岁次戊子。三月庚戌朔。七日景辰。幸得此经。如死再生。
波仑法师自小仰慕妙法,特别是对于密咒藏更是如饥似渴。他游历各地,于武则天朝,幸遇此经,如死再生。
如死再生,说明了此法之殊胜。于是他和州正勤寺大德惠琳叱于智藏等数人,共请北天竺岚波国婆罗门大首领李无谄,以同翻梵本不空罥索经一十六品合为一卷。
不空罥索自在王咒始流传于世。
咒语解析:咒之初,皈依三宝,这是大部分咒语皆有的咒句。
佛宝、法宝、僧宝,是佛法之根本,乃一切法流、法验之源头。因此,念诵任何咒语之前,接上源流,对于悉地而言,是极其重要的,也是不可忽略的。
namah amitabhaya tathagataya,意思是皈依阿弥陀佛,无量光佛。
你在念诵不空罥索自在王咒,也是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的本师,菩萨常常顶戴本师像,以表传承,也表观音为因,弥陀为果。
无量光者,此光非太阳之光,而是自性之慧光,照破一切愚痴暗,破一切轮回之牢狱。佛者,觉也。以光照破烦恼云故,开显不灭之觉性。
于事上而言,修持不空罥索自在王咒,将来能够成就阿弥陀佛的果位。次之则是临终时,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亲聆法教。
接着是皈依观世音菩萨,具大悲心者。
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的化身。阿弥陀佛于无垢清净觉地,现起大悲心,倒驾慈航,现观世音身相接引众生。
若细分而言,弥陀为智,观音为悲,然二者悲智圆融。大圣智不住轮回,悲不住轮回。于是才有了度化众生这出戏。
种种破戒、破坏誓言、杀生、邪淫、妄语之罪业,皆能灭除。
这是息法。
灭罪之后,又能增长无量福德资粮,增长无量善巧方便和善根,通达无边智慧,一切神通境界皆能入。
这是增法。先增福德资粮,再增智慧资粮,福慧圆满,断生死轮回,证诸果位,救度无量有情。
这也是一个次第,先消除业障,增益福德资粮,再圆满智慧资粮。用通俗的话,就是先忏悔业障,再通过供施积累资粮,然后禅修解脱。
而不空罥索法系,皆能成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