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705782/131d9bec263c6974.jpeg)
昨天,一个小妹拿回考砸的试卷给妈妈,妈妈一阵咆哮:“你看看人第一名,又漂亮又聪明,你今天不准吃晚饭了!”,看着她悻悻不语的样子,我甚是心疼。
其实不然,孩子正在以手无寸铁的姿态,面对这个焦虑、繁杂的世界。
(一)
前些日子伊能静发女儿小米粒近照:再丑也是我女儿,是上天赋予的天使。
自从伊能静参加了《妈妈是超人》,炫娃模式就一发不可收,几乎每个拍照机会都不想错过,八卦之余,吃瓜观众对米粒的颜值颇为调侃。
伊能静做的回应,相当霸气自信,其实不然,再丑也是自己的孩子,当初她为了怀孕有多艰难,打针―取卵―打针―取卵,折腾几个回合,可谓千金难求,虽有哗众取宠之嫌,但我却很醉心这种舐犊情深的故事。
自女儿出生以来,她貌似原谅了一切生活的责难,所以“义愤填膺”的人还是少些吧,其实呀,人总是愿意在讨伐别人的过程中找点平衡感,反而是那些内心富足的人从不对别人的生活戳戳点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7705782/eb4eea056ffe449f.jpg)
前段时间,一个集导演、美妆教主、时尚达人、画家、舞蹈家于一身的“李老师”受到大众的爱戴,其中由李亚鹏COART艺术基金发起的亚洲青年艺术活动于丽江开幕,李嫣首次个人画展,名为“秋天的童话”,更受到专业人士的赞可。另外,在嫣然慈善基金的晚宴上,李嫣的“熊猫与小鸟”更是拍卖至百万。
她在直播中说道“我有时候会觉得我真是完美的,那是因为我比较会打扮,现在卸一半的妆给大家看看我的真实面目!”,网友纷纷赞叹她的有趣与自信。
也有网友调侃窦靖童丑,一句“拜托不要以为我看不见,请你下次把头上的痣盖住再发美拍!”反呛网友的话,被大家纷纷点赞,很有王菲女王的气场,甚至《自拍让你变明星》、《菲姐的时尚只有我能跟得上》的专题,画风简直幽默到没朋友。
自此没有人记得起她是一个多么丑的唇腭裂姑娘,只会沉浸于她的气场无法自拔。
这样一个灵气十足,超级无敌自信,甚至自带喜感的孩子,谁还会质疑她的功课做不好呢,她完全做了世界的靶心。
众所周知,李嫣自出生便患有唇腭裂,对于一个正常家庭来说,已是难以接受甚至鄙视或者丢弃的缺陷儿童,光环十足的王菲和李亚鹏却视若珍宝,而李亚鹏在他的日记本里写道:“上天给了你这道伤痕,我会让它成为你的荣耀”,每每读到他这句话,都会歆羡这般厚重博大的父爱。
在李嫣出生6个月后,为了帮助更多与李嫣一样患有唇腭裂的小朋友,王菲李亚鹏以爱女之名创办了“嫣然天使”的基金会。
因为爱你,我才要去爱这世界的一切不完美。
不得不折服于王菲和李亚鹏的教养方式,王菲的确是不按套路的女妖精,晚宴上的高中女生般尬舞真的很“王菲”,每一次灵动和率性无不透露着她对生活的褒奖,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她们是三个女王一生戏,众人独醒,三人醉……
孰不知,这种画面虐到无数流浪狗,且不论她的婚姻,王菲是一个善于接纳并转化孩子不足的好妈妈,难怪李嫣用“你怎么知道我妈爱不爱我?”反呛网友,可谓情商十足。
世间最要紧的是爱,爱能遮掩一切缺陷。
(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7705782/f594a8d4a063f30d.jpg)
说起缺陷,我身边的孩子无一幸免,他们有的不会走路,有的连声音都听不到,甚至连一个微笑都完不成,康复的路看不到尽头,最受煎熬的还是那些妈妈们。
其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是苗苗的妈妈,一个简朴的中年女人,身材矮小,说话朗朗有声,总是笑魇如花,一脸满足。
可是她的生活并非舒适安逸,和老公一起为小叔子盖房娶媳,眼看着好日子到头,怀孕时却得了妊娠高血压症,孕五个月时胎儿身体多处缺血。
孕七个月时胎盘早剥,胎儿在当地娩出,庆幸的是孩子还活着,不幸的是婴儿严重脑缺血缺氧,同时妈妈大出血,转院至省会医院,血输了一袋又一袋,最终妈妈只能摘掉子宫保命,东借西凑的十几万保住了母女性命,就这样陷入了还债的泥沼。
待孩子几个月大时,身上出现的血管瘤又令这个家庭摇摇欲坠,夫妻俩几乎天天睡在医院的楼道里,饭从来舍不得吃饱。
术后痊愈,医生的建议又是当头棒喝,因为孩子发育迟缓需要长期康复治疗,因此她一个人带着女儿在城中村租房,每天辗转两趟路车来做治疗,脑瘫这个词眼是多么扎心略肺,几乎无人能体会她深夜里的辗转反侧。
老公24小时连轴转,托运水泥,省吃俭用,攒下的钱统统用于孩子治疗,经历无数个毫无进步的时刻,针灸、肌电、运动……依然不敢懈怠,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令她心疼不已,无数次默默地祈祷:只要孩子健康地活下来,别无所求。
上帝始终不垂青她们,过了两周岁,苗苗依然站不起来,挛缩的关节,僵硬的肌肉……走起来的希望甚是渺茫,实在无钱做治疗的时候,妈妈就一遍一遍地翻看老师的视频,摸索着自己帮孩子按摩。
一番坚持不懈的努力,苗苗在两岁半时突然会开口说话了,对于她来说,是天大的恩赐,哪怕只能说两个词汇,哪怕她依然不会走路。
我第一次见苗苗的时候,她很怯懦,因为白大褂已经成了她的梦魇,躲在妈妈怀里,接下来她很排斥我,甚至排斥其他小朋友,妈妈就像个高能的超人,做鬼脸、扮动物、做游戏……想出很多办法来哄她,甚至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尝试。
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我愿做鼓荡着爱与温暖的春风,使孩子只需轻轻一跃便腾空而起,在成长的天空里翱翅高飞。
苗苗在我们科室锻炼的两年里,妈妈几乎从未发过火,拖水泥、做手工,手上的茧子比别人攒了十年的都多。
活儿多的时候,她就跟着老公四处送水泥,雇不起小工,俩人能一口气将几顿的水泥卸掉,实在困了就小憩一会,就这样从凌晨一直干到中午,每天拖运七八十吨水泥,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来陪孩子做治疗,这就是她的一天,枯燥、劳累,甚至毫无希望。
她说她不懂的生活的意义,也从不抱怨自己的牌有多烂。她只知道即使孩子不那么完美,也是生命中的幸运。
教了整整一年,苗苗会说一些日常词语,甚至会背两首诗,偶尔说几个英文单词,也常常会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但依然不会爬行和走路。
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喋喋不休、上窜下跳懊恼,为孩子进不了前五名大发雷霆,那么请你看看这些妈妈们,因为一个词语她们往往要教数万遍,就连一个数字1都要耐心地教一个月。然而她们的梦想仅仅是孩子健康快乐而已。
(三)
记得有位朋友,从小就很肥胖,常常被男同学欺负,被女同学孤立,她变得很内向,甚至不敢跟任何人讲话,成绩平平,几乎没有一个闪光点,每次看她笨拙地爬楼梯,大家都会哈哈大笑,给他起外号――斑点猪。甚至连老师都不怎么喜欢她。
她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仿佛与世隔绝般度过了一天又一天,成绩大滑坡,每次回家她都不敢告诉妈妈,甚至偷改分数。
一次家长会上,妈妈意外发觉她的处境,再三询问得知她偷改过分数,还常常被欺负,妈妈倍感辛酸,为了增强她的自信,开始了长久的“大改造”,每次早起和睡前都要给她一个拥抱,甚至还自学心理,不厌其烦地鼓励她:“妈妈觉得你好棒”。
一次演讲课上,这位朋友报名参加,男同学哄堂大笑,女同学一片嘘唏,气愤之余她怒吼“我妈说了,我就是最棒的!”,渐渐地她不再受影响,变得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第二个学期,她的成绩一路飙升,甚至就像个演说家振振有词,后来读大学、考研,几乎异常顺利。
再见她时,瘦了许多,她说妈妈一直在鼓励她减肥,所以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婀娜多姿,还笑称:妈妈说的过话每次都会神奇地应验。
可见,培育良好的个性胜过卓越的才智。而许多父母往往为了一时的才智,而牺牲掉了孩子的个性。
(四)
![](https://img.haomeiwen.com/i7705782/33204b4edc3db857.jpeg)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 ,我身边的妈妈们一天到晚地蛰伏在班级群里,等待成绩公布,孩子考第一简直比中头彩还要开心,一整天都是眉飞色舞的,还会意外地奖励孩子鸡腿、玩具或者任何请求。
没考第一,或落了中上等,妈妈们的心就像碎玻璃一样四处扎人,如果孩子落了中下等,估计想死的心都有,孩子不免挨一顿谩骂甚至殴打。
这样的亲情多么功利。
当孩子考不好时,不妨以“我知道你也努力了”来做开场白,站在他的角度上,如果真的努力了,他不会一直陷入自责、内疚里;如果没有努力,为了配得上你的理解,他会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压力。何乐而不为?
关于惩罚,我读过这样的内容,分享如下:
1.惩罚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羞耻感,不但进一步掐灭他承担责任的意图,而且摧毁他的自信心。
2.面对惩罚,孩子出于“自尊”会变得皮厚,用“我无所谓”的态度来自我保护。长远来看,惩罚必须一次比一次严厉才能奏效。
3.父母在无计可施时才会下手打孩子,孩子能敏锐地察觉到父母的无力感,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这会让他们感到很不安全,这种不安全感会让孩子恐惧社交,不自觉地脱离人群,变得冷漠。
所以,当你怒气冲天时,不妨学会控制和转移一下自己的脾气,让孩子知道什么叫以身作则。
(五)
![](https://img.haomeiwen.com/i7705782/3d88fe6250a5b0cd.png)
今天有位胳膊骨折的小男孩做治疗,仅仅七岁的年纪,要承受成人都难以消解的疼痛,她哭喊、求饶,妈妈不耐烦地说:“都让你不要哭了,怎么还是哭!哭,就知道哭!”
其实不然,疼痛本来就是一种不舒适的感应,换作任何人都想要逃避,又何必为难一个七岁的孩子呢?
大人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我觉得没什么呀,多大点事儿呀。是的,对于历经世事甚至心智完善的你,很多事情不足挂齿,可对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来说,却异常困难。
昨天我去吃面,看到一位妈妈和身高刚刚超过桌面的小女孩,小女孩一会把汤撒到桌子上,一会把面甩到衣服上,甚至因为汤咸要多次喝水,妈妈玩着手机,偶尔扭过头来各种数落:你怎么这么烦?爸爸也顺势怒斥:你看看哥哥,哪像你这个样子?
小女孩怯生生地低下头不敢动弹,我想这样的场景在家肯定时有发生,讲真,如果她五岁时就可以管理好自己,甚至不用你操心,那接下来的日子里要你何用。
处于不忍就'说了句:“这就是她这个年龄应有的毛病,哥哥肯定也这样过”
讲真,我们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苛责一个心智不全的孩子,名曰为他好,实则揠苗助长,如果遇到孩子将玩具散落一地,不妨这样想:他还只是一个孩子,他目前还不能达到自控的能力。
当他哭闹不止,甚至你厌烦不已的时候,不妨按心理学上的这个方法来做:他的一切哭闹,其实是为了引起我注意,他是缺乏爱的,而我完全可以给他爱。
正如W.利文斯顿·拉尼德在《爸爸忘记了》中说道:
在那时,我的儿子,报纸从我手中滑落,我心里充满了厌恶和惊惧——我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吹毛求疵、任意斥责——这就是我对一个小男孩的回报。我不是不爱你,我的儿子,我只是对你抱有那么多的期待,总是用大人的标准衡量你。
你个性中有那么多优点,那么美好,那么真诚。你跑进来亲我,同我道晚安,幼小的心灵如同黎明破晓时点亮群山的阳光。今晚,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再重要,我的儿子。我在你的床边悄悄跪下,心中充满愧疚。
真正的爱,是要从接纳缺陷开始的,正因为孩子有缺陷才要去爱,而不是因为他的优秀,我想80%的父母都弄反了。
回想一下自己或者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不要再延续给后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