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精华国学简友广场三国研究院
曹操,文武双全的成语大家(二)

曹操,文武双全的成语大家(二)

作者: 秦巴汉275e5477c13f | 来源:发表于2019-04-19 12:23 被阅读64次

21,斗酒只鸡——出处: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释义:斗:酒器。 古人祭亡友,携鸡酒到墓前行礼。后作为追悼亡友的话。

22,除残去秽——出处: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待。”释义:残:残暴。 秽:污秽,比喻恶势力。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

23,断发文身——释义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出处: 左丘明《左传 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又见: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汉 曹操《善哉行》诗)。

24,慨当以慷——: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出处: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5,率马以骥——出处:汉朝扬雄《法言·修身》:“或曰:‘治己以仲尼,仲尼奚寡也?’曰:‘率马以骥,不亦可乎?’”释义:用好马带领马群。 比喻能者居先。示 例:三国·魏·曹操《下州郡》:"每言不能不叹,既情爱发中,又宜~。"

26,计功受爵——出处: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殒无从。”释义: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27,士死知己——释义: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示例:三国·魏·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士死知己,怀此无忘。”

28,对酒当歌——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释义: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 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29,壮心不已——形容英雄气概的诗句。出处: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0,称帝称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出处: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3Ⅰ,魏鹊无枝——比喻贤才无处可用。出处:曹操《短歌行》。

32,老骥伏枥——出处: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释义: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33,躬蹈矢石——出处: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释义:指将帅亲临前线,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不怕牺牲自己。

34,擒奸讨暴——奸、暴:指坏人和豪强。形容捕拿、制伏坏人与豪强。出处:曹操《举泰山太守吕虔茂才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所征辄克。”

35,无兄盗嫂——形容无中生有的抵毁。出处:语本《汉书·直不疑传》:「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柰其善盗嫂何!』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后以「无兄盗嫂」指无中生有的毁谤。三国魏曹操《劐整齐风俗令》:「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上者也。」

36,秋风萧瑟——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出处:曹操《观沧海》。

37,白骨露野——:露:暴露;野:野外。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造成的悲惨景象。出处:三国·魏·曹操《蒿里行》诗:“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38,月明星稀——出处:曹操《短歌行·其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释义: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39,张甲李乙——犹言张三李四,出自:汉·张奂《诫兄弟书》:“不自克责,反云张甲谤我,李乙怨我,我无是过,尔亦已矣。”三国·魏·曹操《与王修书》:“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本意:是张甲的错,李乙的错,不是自己的错。引申含义:1,犯错不找自己的原因,只找别人的原因。2,只找客观理由,不找主观理由。

40,名实相符——出自:汉·曹操《与王修书》,指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41,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2,山不厌高——释义:山不嫌其高。比喻品行越高尚越好。出处: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3,望梅止渴——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典出曹操。

44,鞭挞宇内——出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论》:“ 太祖 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鞭挞在这里是驾驭,征服的意思。宇内,指天下。古代宇是空间,宙是时间。

45,割须弃袍——形容战败时狼狈的样子。出处:《三国演义》58回。

相关文章

  • 曹操,文武双全的成语大家(二)

    21,斗酒只鸡——出处: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 曹操,文武双全的成语大家(一)

    秦巴汉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谁县(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未年杰出的...

  • 曹操与刘备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曹操文武双全,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家...

  • 不创业不知道刘备的厉害

    年轻的时候喜欢曹操,文武双全加上满满的人格魅力。现在倒越来越欣赏刘备。 曹操创业是官N代创业,曹家和夏候家的殷实底...

  • 曹魏“五子良将”之徐晃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猛将如云,但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却不多,而徐晃正是曹操军将中能够独挡一面的帅才。徐晃字公明,河东...

  • 曹操最勇猛的儿子曹彰,是怎么死的?

    曹操本人文武双全,对孩子们的教育也很严格。曹彰是卞夫人所生,自幼膂力过人,能徒手杀猛兽。曹操经常对他说:“你不读书...

  • 奸雄还是枭雄

    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演义》中,我们了解到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他的名字就是曹操。那么历史上人们对于曹操的评价还是存在着...

  • 曹丕其人

    曹丕, 曹操之次子, 自幼天资聪颖, 方六七岁, 精通骑射, 终于文武双全。 为夺王位,罔顾亲情, 弟亡窃喜,不见...

  • 曹植:游仙诗里无仙人,唯有张三话悲尘

    ​文/舒茸曹植篇 曹植,曹操第三子,端得是翩翩公子,文武双全的大家风范。在建安时期,曹植是最负盛名的游仙派诗人,文...

  • 《七步成诗》的由来

    《七步成诗》这个成语讲的是,曹操的儿子曹植和曹丕之间发生的事。曹植很有文学才能,曹操很疼爱他。曹丕就很嫉妒,等曹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曹操,文武双全的成语大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dq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