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厉害了,我的物理老师”
怎样训练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昨天(3月10日)晚上,我参加了“乡村青年教师青椒培训计划”之《厉害了,我的物理老师》的课程培训,聆听了张虎刚老师精彩的教学技能分享。
课后,吴虹校长照例给大家布置了课堂作业:谈谈自己的收获和启示。我细细地看了一下教师们的学习心得和评论区的点评。有的老师说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有的说学习中要善于观察,还有的只笼统地说要善于学习。
但我认为,在这所有的学习品质里,乃至未来的实际生活中,最最重要的品质应该是善于深度思考。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深度思考的知识,希望能在以后的教学和实际工作中帮到大家。
接下来,请大家跟着我的问题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深度思考的基础知识。
一、什么叫“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非常核心的个体能力。最近在研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书中“元认知”的部分内容让我对“深度思考”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深度思考很重要的方面是对个体自身知识体系、策略体系、认知过程的分析,并基于分析的现状有计划有掌控的进行提升与修炼。
二、为什么要进行“深度思考”?
老师们,在你们的教学生涯中,一定遇见过这样的学生。他们日日早起,夜夜晚睡,永远钉在课桌上读书做题。同学拉他出去逛个街,他都说:“没时间啊,要月考了,我要在家里背书。”但考出来的成绩却永远在中下水平。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记得原来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同桌,别人学习的时间他在学,别人玩的时间他也在学,但是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他总说自己脑子慢。
有一次考完试,我看他在写什么东西,我过去看了一眼,发现他把错的题,一字不差地抄到了本子上。我问他:“为什么每道题都要抄呢?试卷上不是有么?”他非常认真地说:“不行啊,试卷太多容易乱,一本错题集复习起来方便。”并且一脸学习方法优良的表情,似乎站在的勤奋和道德的制高点。
我又问:“那就写核心、重点行不行呢?”他又说:“不行啊,以后翻起来很容易看不懂哪是哪?”我再说:“这些错题的原因你研究过了吗?”他疲惫地说:“我现在哪有时间研究这个,等我抄完再说吧!”
瞧,这就是不进行深度的思考的结果。出现错误时,他没有去思考错误的原因,只一味的忙着抄录,也只会在无形中加大了学习的困难,但收效却不一定好。如果他能仔细地进行分析,只将有典型意义的习题或有必要再研究的问题进行整理,必然会节省不少时间,效果也必然有所不同。
记得我刚刚接触办公室材料撰写的工作时,总是忙得灰头土脸,头晕眼花。一篇稿子往往要进行数十次的修改,大量地延长了工作的时间,效率又显得低能至极。一段时间后,不堪重负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在以后的工作中,每次写稿子之前,先问清写作要求,明确阅读对象,甚至将列好的提纲先给领导过目,最后再去写作,效率就提高多了!
仔细想一想,张虎刚老师能将物理课讲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并融入一些别出心裁的小诗进行总结,也正是他进行了有效的“深度思考”的结果。
怎样训练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三、怎样训练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我的方法有四,仅供大家参考。
1、做题之前先分析,写作之前打腹稿。
2、坚持写日记和读书心得。
3、学习画思维导图。
4、教育学生,在做任何决定(特别是重大决定)之前,应当慢一些,甚至可以多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再下决定,所谓“三思而后行”。
至于跨科目讲学,我们小学里也有很多。比如把古诗唱出来,是音乐化的语文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含义;还有写数学小作文的,这是语文化的数学课。学生们在写数学作文的时候,既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也明白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等。
记得曾有记者采访那些高考状元学习的秘诀,就发现那些真正的学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之所以学习成绩出众,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刻苦,而是因为他们更善于思考,并懂得享受学习的乐趣。所以,“如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深度思考,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正确理解学习的意义?”这是我们教师应尽早尽快考虑的问题!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