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阳太暖
曾几何时,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已经变成「打开朋友圈刷上半小时,直到将新消息全都阅览并且不置可否地点赞完毕,才心满意足得像是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
我打心底抵触这习惯,但某一天我却意外地发现,自己已变成了这样的人,并且不自知。
曾经看到某评论说:“我们醉心于朋友圈,多半因为抱有‘窥探别人生活’的小侥幸,它封闭又敏感,拒绝接纳新成员,又时刻渴望被窥视。”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剖揭露了朋友圈火热的原因。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人朋友圈里的互动中暗地里探寻、猜想、推断着某A和某B之间的关联,如果脑洞足够大的话,你或许还能趁机挖掘出对方的ABCDEF面。简单来说,翻一翻对方的朋友圈,不出十分钟,基本上已经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和哪些人有着怎样的联系(当然这建立在他开放了朋友圈的前提下)。但就这样吗?我们长达二十多年的人生就这样被浓缩在了几十条朋友圈里?
再来说说我们对于朋友圈的建设。倘若你是个玩微信很久了的社会人,那么你很有可能已经或被动或主动地开始经营着自己的朋友圈。这里说的经营分两种,一是很明显的微商涌现。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中都活跃着那么一两个“勤奋”的代购,倘若这代购是朋友,你不忍屏蔽,想想对方也不容易于是就姑且默认了对方的存在;倘若对方只是工作场上的点头之交,你可以选择点开“不看他的朋友圈”,眼不见为净,或是干脆放任对方肆无忌惮地将一大堆丰胸产品手机代充话费护肤美容用品塞进你的朋友圈。此时,朋友圈就早已不再纯粹到只有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它掺和进了商业。
还有第二种,经营着朋友眼中的你。上学期的思修课上老师曾提到过这么四种人:内在强大表面也强大;内在强大却不外露;内在柔弱外表也卑微;内在脆弱外表却武装得格外强大。那最后一种人,在朋友圈中尤其多。你在社交媒体中所展示的自我,基本上是你希望展示的那部分,这恰好满足了你对自尊的需求,也使你得以完好地隐藏了不足的那块空缺。你po出优异的绩点,大秀恋爱的甜蜜,然后欣慰地看着短时间内激增的点赞数,像是收获了全世界的祝福,却毫不自知它已经默默激励了你在「晒优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久而久之,你或多或少地塑造着众人倾慕或是自己希望达到的那个形象,不断地被各种要求、期望,甚至表面上的吹捧修剪着,揉捏着那不属于你的泥人,逐渐偏离了自己原本的面貌。它不断丰富,不断被切割成多面,慢慢变成很多人、很多榜样、很多想法塑造的综合体。
到最后,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累了。那个金光闪闪光芒四射已经被打磨成钻石般的存在,只是你一天天勾勒出来的躯壳,你当然可以对外界宣称那就是你,但自己多少仍会有些心虚。你的软弱你的不足你的黑暗,已经无法再自由地吐露于朋友圈,因为那个圈子里的自己,已经被塑造成了另一个人!那么强大让众人称羡的人。
而这一切都只因为自己曾经的那么一点点小骄傲与小侥幸。
记得刚入大学时,一位师兄曾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说:“记得时常在朋友圈发一些班级活动的照片,到时候你看到有一大堆同学在下面点赞评论说哎呀好有爱!会特别有自豪感。”虽然知道这是他在大学摸爬滚打多年总结出的交际之法,但我还是打心底默默排斥。诚然,大多数班级活动结束后,我会有许多情绪想要透过朋友圈去表达去感激,但这纯粹只是为了抒发,或是为了记录当下的情感,倘若抱着等待别人点赞的期待,我估计自己会累死和急死。因而,我始终不愿意让自己的表达附加上太多的期望值,那会磨灭我的初衷。
从什么时候开始,纯粹的生活的记录者——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大的交际场,不断地向外扩张着自己的占地领域,并成为了一种足以拿来炫耀的东西?每个人默默地躲在自己唯一一小片净土里,彼此张望着对方发光的人生,并编写着自己另一人格的人生。或许我们应该勇敢地打破这一格局,尝试着诚实面对自己与朋友圈里的观众,让朋友圈重归于纯净,回归生活最本质的面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