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258850/8fae87869520e4a4.jpg)
有人说,会花钱的人,才会赚钱。我不是不赞成这个观点,只是这种观念不是适合所有人的,也不是适合任何阶段,而是建立在做好几个条件之上的。
在学会花钱之前,我们先要做好这样几件事。
1、规划好自己至少五年的职业前景,越长越好
这个规划最好是从大一就开始做思想准备,最晚在大四毕业的时候着手去做。越早的为自己职业规划,就更有把握进入期望行业,甚至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有名的公司,或者是猎到一个不错的职位。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姑娘,通过大学四年的努力,才换来跟一个名校大学生一起面试的机会,她胸有成竹的通过了面试,而那个名校毕业的却落榜了。
现在很热门的公务员考试行业,就有点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多时候一个岗位只招聘一个人,最火的岗位报名人数达到四千多。可想而知,在笔试的竞争中是要何等厮杀能力才能打败对手,独占鳌头。一般人只是考前临时抱佛脚,通过的概率很小,就算有的侥幸考过,大多数也是进入偏远的乡镇。而像政法学院和经管学院毕业的学生们,他们早就料定自己会走公考之路,一般大二就开始专业化做题训练,不仅通过的概率就很高,一般都能进不错的单位。
刚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只有职业方面稳中有进,才能为经济方面打牢坚实的基础,才会有消费的后盾和底气。
2、先攒够第一桶金,再学习怎么花钱也不迟
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叫小莉,咋眼一看颜值和气质都不差,爱吃喝玩乐,更爱游山玩水,聊得起时尚,hold的住气场,不熟悉她的人,会以为是一道风景,熟悉她的人自然不敢跟她谈国事、正事、乃至天下事。
原因就是她原本属于无所事事的人,但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知道中间还有个她自己。吃不了一点苦,受不了一点委屈,还有一颗玻璃心,没挣到钱,却像有钱人一样大手大脚的花钱,以为那就是传说中的富人消费,不买贵是浪费。
除她之外,我还有一个朋友叫小静,比小莉要好一点。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思想积极,工作刻苦,甚至是拼命加班,业余找兼职,每个月收入不菲。但是却不爱攒钱,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赚一千花一千,赚一万花一万,消费随着收入,水涨船高。
在夏天的时候她能顶着烈日跑业务,也舍得买下几千的墨镜。为了工作熬夜再晚也从来不抱怨,但是只要钱到手了就是欢天喜地的买买买,化妆品都是大几千一套,什么都要买好的,买牌子。虽然一年收入很乐观,到最后钱都到了别人的腰包,让人欢喜让人忧。
年轻人,初到社会,学会立足,努力工作攒下第一桶金的过程,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痛,累感到累,甚至是感到悲伤和孤独。但是,这是年轻人步入社会的第一课,每个人都需要扎扎实实做好,才能在后面的漫漫人生路上和严寒职场道上越走越顺,除非已经有人提前为你准备好了。
就像我一个邻居阿姨所说,他们一家人辛辛苦苦打了十八年的工,工资虽然不高,都是靠省,一人省一点,一年攒一点,才买了现在住的五十多万的房子,才在市区落了户。
3、学会理财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我们大多数人的收入来源都是靠上班,初入职场的我们,往往是上班族中收入较低的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现实。所以,很多人说,我没有钱怎么理财?等有钱了再去学习理财吧。
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收入再怎么低一年也有几万,就算一个月只结余几百或者一千,再加上年终奖,一年下来也有上万元了,累计两年以上,也是大几万块了。几万元合理投资,以保本为前提下,至少也能带来上千元的收入,随着时间的慢慢积累,本金越累越多的情况下,收入也就会越来越多。
就拿我身边一个去年才上班的小年轻来说,月收入只有两千多,他第一次购买理财的时候本金只有一万,但那时候央行没有降息,买了挖财年利率百分之十的理财,一个月差不多80多元收入,一天也就是两块多。今年理财利率很低,一般百分之六左右,但他经过这一年多的积累,现在每天收益也有六七块。本金多了,收益也就多了。
越是穷屌丝越需要有理财的决心,理财就像一种信念,只有内心深处拥有这种信仰之后,消费观念就会变的很理性的。我们要让我们手中的每一分钱,为我们创造更多的财富,那用青春换来的金钱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不是以投资理财增加更多的被动收入为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自学一些理财的专业知识。待有一天,真的财富满仓的时候也不至于盲目投资,更不至于错误投资。
我们挣到的永远没办法满足需要,只有从一开始就培养财商,资金一分一毛去的积累,理财知识一点一滴的去学习,那么理财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效果就出来了。
年轻人,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渐渐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在喧嚣的都市里,慢慢沉淀自己的耐性;在充满诱惑的购物面前,时时提醒自己的理性。当我们拥有了一片前景辽阔的事业,怀揣可以实现梦想的经济实力和源源不断增加被动财富的技术,早已经不需要刻意去研究怎么花钱。你说呢?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