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失的乡村---老人

作者: 刘益清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22:19 被阅读25次

       回忆能给过去附着一层温情色彩。从个人角度考量,关于过去和现在,我们无法判定究竟哪个更好些。毕竟精神和物质无法在同一个维度上对比。当然,你可以从哲学层面讲,历史都是向前的。但是,这并不能遮蔽过往那诱人的色彩。

       每每下班时分,常能遇到一群老年阿姨从剧院出来。她们一个个烫过的蓬蓬头发,精神矍铄。听她们聊天,这是刚刚结束了老年大学的课程。看到洋溢着欢快心绪的她们,不知怎得,总能想到村子里似乎是另一个世界的她们。

       冬日阳光正好的午后,某个背风西向的墙根处,通常会有五、六个老婆婆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晒太阳。沿着墙根一字排开的她们有的裹着深蓝色的头巾,有的任凭灰白的头发自然散着。穿着黑色的臃肿袄子,她们手交互放在袖子里。有人扯起话题时,她们身体前倾,歪头认真的听着并不时高声插话。村里的东家长、西家短往往是她们永远诉说不完的话题。

       有时,这群老朋友里面会有一个年级更大的婆婆,她坐在藤条编织的简易太师椅上,手里是一根黑色的拐杖。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更深的印记,最明显的是松弛的嘴,一辈子的牙伙计早已不知到了哪里。她瘦削,耳朵已不大好使。她不会参与别人的话题,只默默的坐在冬日的阳光里,满身岁月的痕迹。

       想起发小的奶奶,她已近百岁,满头银发。需要行动时,她拄着拐杖,腰已成90度。幼时裹过的小脚,仿若已撑不起瘦弱的身体。她已很少出门,冬日里,就自己慢慢的挪到自家院子里的阳光下,一点点的跟着太阳。她也已不怎么认得人。但是每次当发小跟她说我的小名时,她总会满脸微笑的大声叫我的名字,似若感慨的说一声,“都这么大了。你们玩儿。”而后又静默在阳光里。

       这群老年人都已是忙碌了一辈子。在她们的共同记忆里,更多是关于那个热火朝天挣工分的岁月。起早贪黑打桩修河床,翻整土地,施肥。她们常会感慨,年轻时她们多能干,个个抵得过男人。有时她们也会感慨,现而今如梦。在那个曾经战天斗地岁月里,合作社书记曾在大会宣讲未来社会的蓝图:“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要油。”那时她们都欣喜的笑了,满怀憧憬又有点怀疑,毕竟目下是如此贫苦。

       时代突然就变了,猝不及防,变得剧烈而略带冰凉。越老越多的老人因为儿女的城市化来到了城里。这里,她们水土不服,但是为了孩子,她们依然默默的承受城市的疏离与孤独。留在村子里的她们也渐渐因新村建设搬进楼里。一边是改善的物质生活,一边则是不舍的农具与家什。她们会希望这个时代慢点,等她们跟上或者等她们过去……

相关文章

  • 丢失的乡村---老人

    回忆能给过去附着一层温情色彩。从个人角度考量,关于过去和现在,我们无法判定究竟哪个更好些。毕竟精神和物质无法...

  • 丢失的老人

    昨天傍晚在朋友圈看到一条消息: 一个77岁的老人找不到了,上午十点多坐公交车出去的,有点轻度失忆。 我看了看照片,...

  • 丢失的乡村---树

    题记:小时候常听村里老年人说,每一棵老树上都寄居着灵魂。那时常常觉得害怕。现在想来,那灵魂并不是怪力乱神,而是一代...

  • 丢失的乡村---农忙

    空气干而燥热,蒸腾而略显混沌的天空下是一片片黄灿灿的小麦田。在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农田和村社相连,其间是棋盘...

  • 丢失的乡村---夏夜

    记忆是带有温度的。 夏日里每一个日落的黄昏,夜幕会渐渐退去蒸腾的暑气。随着天边晚霞由绯红转为暗青,再渐...

  • 丢失的乡村---年

    那群黑夜里围着篝火守岁的孩子们没能想到,十数年后的他们会不时深深怀念一个叫年味的东西。 现在想来,...

  • 丢失的乡村---河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村里的那条小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干涸了。外出读书后的每个寒暑假再去河边走时,...

  • 丢失的乡村---树

    题记:小时候常听村里老年人说,每一棵老树上都寄居着灵魂。那时常常觉得害怕。现在想来,那灵魂并不是怪力乱神,...

  • 丢失的乡村 --- 炊烟

    依稀梦中,我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乡村。 站在幼时常常玩耍的门前,夕阳向晚。朦胧暮霭渐渐笼罩着周遭的一...

  • 超越生活环境的悲苦,能力不济的无奈

    荒废的生活,拿不起的画笔,丢失的铅笔头,生活还要继续,老人需要赡养,落后的乡村,难以接受的文学艺术,学了有什么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丢失的乡村---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tl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