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聊聊人性的话题。
这个题目,是晚饭前香蕉提的。先感谢国家,再感谢@蕉爷出题。
人性话题啊,怎么讲都讲不完,好像也讲不清。
人性是什么,人性的好坏善恶,人性与人群、个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人性,都是大话题。
1
我们在探讨人性之前,先说说几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
比如,我们平时说,某某人性很差,或者人性很好。这里说的人性,并非人的本性,而是他个人表现出来的“人性”。
这种表现出来的人性,有多少是“真性情”,还有多少是伪装,这是考察人的学问,不是很容易弄明白的。
所以我们说认识一个人不容易,说的就是这个层面的人性。
还有一种人性,不是讲个人了,而是讲群体。
比如说日本人因为侵略过我们,我们就说日本人的人性怎么样怎么样。
说韩国人、说美国人,说法国人,好像都不一样。这些评价如果在人性的范畴,那就是“群体人性”。
群体人性和个人人性一样,其实都是讲人的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有什么特点?社会属性,就是人们在与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行为范式。
因为立意于和别人打交道,你就希望获得别人的好感,因此会委曲求全、投其所好,往往要隐藏一些内心真实的东西。
所以群体人性、个人人性,其实都是人性的假相,而不是完全真实的。
2
我们今天要讲的人性,其实不是这些,而是人的本性,人类的本性,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来探讨的。
本性这东西,作为中国人来说,历来都不陌生。
比如我们知道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不是蒙学么?从小就学的。研究的范畴就已经是人性了。
中国人对人性的研究,可谓达到极致,但依旧没有参透。可能,这真的不是一个可以说明白的话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研究有四种理解。这四种理解,带来了四种或者更多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事行为。
3
第一种就是刚才说的性善论。
性善论,认为人性生而俱来就是善的,好的一方面,积极的一方面是基础。
至于后来的变坏,是“习相远”,环境的影响导致的。
其实性善论是谁提的,这个没有准确的说法,一般认为孟子有这种思想。
尽管明确出现在以儒家经典为蓝本的《三字经》里出现,但并非孔子的言论和思想。
孔子对人性的研究,没有走得那么深入。孔子的研究或者主张,更侧重人的实际行为,尤其侧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说这是人性研究的话,更应该像是“群体人性”。
孔子终其一生对人的研究,其实是为社会如何发展、如何结构这个问题来做理论基础的,所以应该是社会学家,而不是哲学家。
4
那么与人性本善相对立的另一个说法,就是人性本恶。
人性本恶,是儒家的第三个代表人物荀子提出的。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生而俱来是趋利避害的,是总想着自己更好的,即便是损害别人的利益,也要照顾自己的。
在这种立意的基础上,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管理,应该应该是基于压制人性之恶,所以注重制度建设,注重严厉惩处。
荀子这种理念和理论,直接开启了儒家、墨家之后的第三个大的思想流派,就是法家。
法家的思想,就是基于人性本恶的理论的,所以出了很多严刑酷法的案例,几乎是法家一脉的传统。
法家讲究规范,以及违反规范后的惩处,尽管有奖励和激励,但重点是惩罚。
这和法家是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有关。前面说的儒家,本质上更侧重性善论,所以儒家的做法,都是讲究榜样的力量,用好的东西来引导。
告诉你什么就是好的,你按好的做,用来发扬人性中的善。
荀子则告诉你什么是坏的,然后要戒除它、避免他。
法家发扬了荀子的思想,则是用强制力来压制人性中的恶。
5
我们现在不去评价人性到底是善是恶,先搞清楚中国传统思想对人性的研究。
那么,我们其实很容易起争议,人性善、人性恶,都有啊,应该是都有的嘛。
是的,这也是一种说法。这种思想,其实在中国出现得最晚。叫做人性本全。
也就是说,人性里善恶、好坏都是早就有的,也是生而俱来的。遇见好的环境,就发扬善,遇见坏的环境,恶就抬头。
人性本全,听起来很有道理是吧?至少比人性善、人性恶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这个思想是谁提的呢?是禅宗对人性的判断。
所以,禅宗的成佛的逻辑就很容易了,你只要压制住人性中的恶,你就成佛。你压制不住恶,并且表现出更多的恶,你就是魔,或普通人。
禅宗给大家讲,要成佛,只要内心压制恶的念头,不起恶念,就成佛了。
而不起恶念,是很容易做到的,所以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当然,不起恶念,要长期坚持不起恶念才行。要做到长期不起恶念,甚至消除恶念,则需要智慧。所有禅宗的人都显得很聪明,善于机辩。
但不管怎么说,禅宗给人们成佛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的方式,比佛教的修炼要容易得多。
禅宗的其他问题这次不做深入地说了,今天咱们知道禅宗提出的“人性本全”就行了。
6
那么,和人性本全相对立的人性理论是什么呢?
就是人性本无。你说人性里什么都有,我说人性本来是什么都没有的,只是后来的社会影响,才表现出善恶、好坏来。
这个说法似乎也不错,婴儿有什么善恶啊?善恶本来就是社会学的概念嘛。
所以人性本无的市场也不小。
人性本无的理论,比禅宗的人性本全要早得多,是道家的思想。
老子,尤其庄子,最信奉这个。
庄子认为人性本无,看到社会乱象,就要求回到本无的状态。
庄子认为人性回到“无‘的状态,就可以从心所欲,甚至连心也没有了,就彻底不借任何凭借物而逍遥了。
逍遥,是庄子提出的人生甚至生命的最高境界。
庄子的逍遥,就是你不需要任何外力,就可以遨游所有界,当然说的是思想、是灵性。
精神的绝对自由,是庄子追求的逍遥。逍遥的境界提出,正是对人性本无的对应,因此“无”成为庄子最追求的状态,叫坐忘。
所谓的自在,注意“自”字,其实就是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的一种存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影响,也不借助任何外力,这叫“自在”。“自在”当然就是逍遥的另外一个说法。
孔子说的从心所欲,其实还是有心的存在,庄子比老孔走得更远。而“不逾矩”,则更有规矩的存在,更是无法与庄子的逍遥相比。
7
那么,中国人到现在,已经对人性提出了四种理论,大家记得是哪四种吗?
人性恶、人性善,人性无、人性全。
你要讲“止于至善”,那其实还是讲社会,而不是讲精神的绝对自由。所谓善,必须和恶相对。
有了善恶,就已经偏离了“道”。道家怎么可能把“止于至善”作为最高境界呢?
当然,这个话题超出了人性的研究,是另外一个话题。
大家注意,今天我们不去评价这四种说法的对错,只是告诉大家有这么多的研究。
尤其人性、群体人性、个人人性,要弄清楚,三个概念如果混淆,就想不明白了。
这是中国人的研究。大家说你们觉得还可能有别的说法吗?
四种之外,你再提一种试试?
其实,善、恶、无、全,已经够全了。
不管这些说法对与错,但每一种说法都会给我们带来启发,对研究人性都提供了新的角度。
所以,中国人对人性的研究,至少在归纳可能性上已经很极致了。
很多人讲,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垃圾,那其实是没有真正去研究。
当然如果说传统文化都是好的,其实也可能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8
好吧,我们说说大家讨论最激烈的善恶问题。
如果讲到善恶,其实就到了另一个层次了。人性问题的探讨,比这个要深刻一些。
人性探讨是基础,善恶是另一个层面。
如果分不清楚,就很容易混淆,越想越乱,大家都不在一个频道了。
善恶的出现,按老子的说法,是到了“德”。而“道”是没有善恶,或者善恶同存而不表现的。
这个可能不好理解,以后有机会详细和大家聊。
简单打个比方。道,就如同你站在原地不动,那么你可选的方向就会很多,可以说是无数的。
也就是说,你没有选,但是可选的非常多。因为无,所以拥有所有。无,即是有,这是道。
但是,如果你一旦迈开第一步,那么你就只有一个方向了,其他方向和你无关了。这叫“德”、
德,是对道的偏离。
而人性问题,是道的层面。善恶、是非、好坏,都是德的层面。
所以我们在思考人性话题的时候,要切记层面问题,你思考的是善恶、是非都没有出现的那个阶段的问题。
还要记住人性、群体人性和具体某个人的人性这三个层次,不要搞乱。
搞乱就是不在一个频道,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懂谁的意思,争论就乱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