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景再现
快捷酒店门前,一个身穿牛仔裙的女孩蹲在地上,失声痛哭。
就在五分钟前,交往半年的男朋友把她臭骂一顿,跟她分手。
原因很简单,男友想在毕业之前跟她上床啪啪。她没同意,执意要等领了结婚证才能发生性关系。
于是,男友不干了,破口大骂。
“这几个月,老子请你吃、请你喝,给你买礼物,还真以为我喜欢你啊。要不是你长的漂亮,想跟你上床,才懒得搭理你。”
“就凭你一个小二本,还想去上海工作?除了漂亮脸蛋,你还有什么!你要是想去上海做小三,还不如先跟我,熟悉一下活儿!”
.......
句句如刀,扎进她的心。
她叫金茗,二十四岁,某三线城市二本院校的大四学生。
她出身普通工薪家庭,父亲在她十岁的时候出车祸离她而去,以后就与母亲相依为命。
她很能吃苦,学习刻苦,可高考因身体原因发挥欠佳只能留在本省三线城市的二本院校。
可是,她不甘心,想要通过考研进入211或985院校。可是,她大三下学期,母亲的一场病让她断了念想。
她需要工作,赚钱养家。
金茗喜欢上海,那是父亲唯一带她去过的大城市!所以,她在大学里经常憧憬自己在上海工作,成为一名外企白领。
她的职场偶像就是《欢乐颂》里的安迪,所以一直狂练英语口语,还有学习财务知识。
可今晚男友的一番话,让她心生恐惧。恐惧爱情,恐惧梦想。
前男友的话虽然刻薄,但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她学市场营销,虽每年都拿奖学金,又是院学生会主席,但与一流大学相比,自己似乎没有竞争优势。尤其她想起师姐曾经跟她说,在北上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感觉丢人!
金茗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寝室。看着脏乱差的寝室,她突然想要逃离。
眼前的,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迫不及待想要去上海,可是网上都在疯传逃离北上广。这个时候去,是不是飞蛾扑火?
她犹豫了!
2.问题提炼
金茗,一个即将将毕业的女孩,正面临爱情的失败和择业的迷茫。但是,她又不得不正视现实。因为她需要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和母亲。
那么,如何解决她在择地、择业上的疑惑,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主题。在提出策略之前,我们需要把金茗面临的主要问题给提炼出来。
(1)你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你的劣势是什么?
(2)你选择北上广的初衷是什么?
(3)如果去北上广,你知道要面临哪些现实困难吗?这些困难你能克服吗?
(4)你的目标企业是什么?又如何进行投简历?
在你思考这四个问题时,其实就是让你对“能力、心理、择地、择业”有一个充分认知。
再有了认知的前提下,你才会有更深刻地体会,这样在你决策时才会更有自信和理智。
3.攻略先行
对于上面的问题,其实更多依靠自己去思考和感悟。这里提出的攻略只是作为参考。
(1)对于自己的优劣势剖析,是为了检视自己的四年大学生活的质量。但也要分析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360度无死角分析。具体操作上,可采取SWTO矩阵分析模型,结果如下:
SWTO矩阵分析模型根据分析结论,金茗最佳策略就是(S-O)组合:选择创业型公司,或者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包括智力密集型的外资企业。
(2)关于选择北上广初衷,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发展机会,二是开阔视野。金茗选择上海,其实更多是因为她对自己父亲的缅怀。所以,她的初衷并不明确。
如果不明确自己初衷,好比是航行在大海里看不见灯塔的船,具体分析可以看之前文章《你选择北上广是因为机会多,其实你就是打工的》。所以,建议金茗明确自己去上海的初衷,而不仅仅因为感性上的冲动。
(3)第三个问题其实比较现实,尤其是住房。对金茗这样的普通工薪家庭,在上海租房只能选择偏远地方。上海人才济济,她一普通二本文凭很难与名牌大学竞争,压力可想而知。
难道因为压力大就要退却吗?当然不是,具体分析可详见之前文章《做好这3件事,不是你选择北上广,而是北上广选择你!》、《初入职场,三流大学的你如何与一流大学的Ta同台竞技?》。
(4)关于择业,重点在投简历。而投简历也是讲究策略,而非通常海投:
第一,要根据自己评价体系,梳理出目标企业,并根据自己意向进行排序,好比是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每批4个单位。
第二,要对目标企业进行研究,主要从官网或官微,以及媒体评论,掌握企业战略业务情况,尤其是创始人的演讲。如果是上市公司,年报和研报是最好的渠道。甚至,在条件允许下购买它产品进行体验。
第三,精心准备简历。简历就是你的第一张名片,只能把你亮点浓缩在一页纸上。所以,版面简洁,内容精练,如毕业院校、专业、最高荣誉、能背书的人、目标岗位、能力匹配。必要情况,可另行附件。
《上海女子图鉴》,职场故事连载!
当金茗看过这些策略后,她会选择上海吗?
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
却男朋友吗?😂,我们可以先领结婚证😂😂
这种事情,女生会说,不就是待在上海嘛,有多难。。
忘了说,我去年毕业,我也是三线城市艺术二本,现在在上海过的比我同届同学都好,以上。
但是要在上海扎根就很难了
你的观点跟我不谋而合。在我看来,去一线城市有两个初衷,一是开阔视野,二是发展机会。开阔视野,就在打磨几年后回到自己想要扎根的地方,那时所拥有的优势不是本地人所具备的。发展机会,更多的想留在大城市,但却是很累,不过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