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与母亲一同去观赏了《百鸟朝凤》这部影片,影片后段母亲几乎一直在抽泣,我虽不至哭出声来,却也感慨良多。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评价这部影片,那就是“所有意义上的真正绝唱”。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由于已经上映了很多天,加之这部影片即便经过制片人下跪一事也算不得火热,我便斗胆剧透一番了。虽然我认为会去看这部电影的人就算知道要演什么也依然会看,不过若是对剧透有反感,最好就不要再看下去了。
《百鸟朝凤》讲述了一个关于“唢呐匠”的故事,焦三爷是无双镇的唢呐匠,婚丧嫁娶都要有他带着自己的焦家班去奏乐,深得人们尊敬。影片以主人公游天鸣拜焦三爷为师开始,讲述了游天鸣在焦三爷手下刻苦学习唢呐,最终凭借一颗恒心与自己的德行胜过了比自己技艺高超的师弟蓝玉,被焦三爷挑为继承人,教会了他唢呐匠的看家曲目《百鸟朝凤》,从此游天鸣接过了焦家班的班底,成立了游家班。然而时代变迁,白云苍狗,文化的冲击让镇里的人们不再重视唢呐匠这个职业,也不再重视传统的规矩。工作全被西洋乐团抢走,游家班举步维艰,游天鸣的几位师兄纷纷放弃了唢呐另谋生计,令已经退隐的焦三爷悲愤难当,拼着一口气复出为人吹了一曲《百鸟朝凤》,却中途吐血。原来焦三爷罹患晚期肺癌将不久于人世。焦三爷卧病期间,文化局局长来找游天鸣想把唢呐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焦三爷很激动,让游天鸣把师兄们都叫回来吹一曲。然而游天鸣去了西安发现师兄们因为工作,身体出了问题,都已经不能再吹唢呐了。最终,焦三爷的墓前,游天鸣一个人孤零零地吹奏着那曲闻者落泪的《百鸟朝凤》,仿佛看到焦三爷的身影渐行渐远。
这是一个有些悲凉的故事,加上演员们精湛的表演,足以让人落泪。但只有这些当然不足以让我称之为所有意义上的真正绝唱,下面我就具体从三个层面说说,这部影片究竟绝唱在哪里。
第一层绝唱
这最浅显的一层,是在戏外。本片导演吴天明在拍完本片之后与世长辞,本片也自然成为吴大师的绝唱之作。
吴大师作品不多,却几乎每一部都获得了国内外的大奖,足以见其功力。同时他也提携指导了张艺谋、顾长卫等后辈导演,为中国电影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离世,是中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所以这第一层绝唱,请允许我用来致敬吴大师。
第二层绝唱
这第二层绝唱,就是影片所讲述的,唢呐匠的绝唱,同时也是所有与唢呐文化类似的传统文化的绝唱。
在影片前半段,我们看到的都是唢呐匠风光无限的样子。游天鸣的父亲从小就想当唢呐匠,自己没有做成,就把游天鸣送去学艺。金村村长去世,家属为求焦三爷吹一首《百鸟朝凤》,不惜集体叩头。而焦三爷挑选继承人的仪式上,更是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足以见得这唢呐匠多么受人尊敬。
可是到了游天鸣接班的年代,一切都变了。唢呐匠们成了形式用的摆设,不但没有了以前接待的规矩,还被告知“随便吹吹就行”。甚至被人侮辱,要付他们双倍的钱让他们别再吹了。
焦三爷拿着传承了数百年的唢呐激动地说,这想当年,唢呐匠在吹奏的时候都得坐在太师椅上!
不知道如果当年坐在太师椅上意气风发吹着《百鸟朝凤》的唢呐匠们,看到影片最后部分那个吹唢呐卖艺的老人有什么感想。一个匠人,最终沦落成拥有一技之长的乞丐。
会心寒吗?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还是会轻轻一叹,接受这一切都是必然。
随着传统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传统的匠人也只能选择另谋出路。这几十年来我们中国失传了多少宝贵的技艺与文化?游天鸣最后在焦三爷墓前吹奏的《百鸟朝凤》,也正是唢呐匠的最后绝唱。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之后的游天鸣会怎么做呢?那个文化局局长想要把他的唢呐录下来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然后呢?
凭游天鸣一己之力,是无法为一个国家的文化续命的。这曲《百鸟朝凤》,注定成为令人扼腕的第二层绝唱。
在此友情提醒,如果看到这里的你仍对传统文化充满信心,认为这些瑰宝能够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就不要再往下看了。
第三层绝唱
这第三层绝唱的解释,十分主观,甚至纯粹是我个人的过度解读。感性的人,并不适合看。如果你认为自己足够理性,那么请继续。
第三层绝唱,那是希望与期冀的绝唱。
要弄明白这第三层绝唱,需要先理清一个问题:这部影片歌颂了谁,又批判了谁。
显然,抛开一些善良的次要人物不提,主要歌颂的人是焦三爷与游天鸣。两人胜似父子的师徒之情,两人对于唢呐的坚守与信念,让他们的形象在影片中得到了升华。
那批判了谁呢?请游天鸣过去随便吹吹,不讲规矩只顾给钱的老同学,对游家班口出污言秽语的小混混,对于这些完全不尊重传统文化的浮躁一代,影片表露出了明确的批判。
但是那些夹缝里的人呢?游天鸣的师兄们呢?他的师弟蓝玉呢?
我认为如果把这部片子比作一个人,那焦三爷与游天鸣就是其中的魂。而师兄弟们(还包括游天鸣的父亲)才是组成这个人身体的血肉。至于那些被批判的,顶多是皮肤上的灰尘而已。
吴天明大师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极为认同的人,不然他不会拍这部电影。然而他自己也明白现状究竟是什么,所以他用焦三爷与游天鸣传达出了自己心里的希望与期冀,然后在同一部电影里,给了希望与期冀一个绝唱。
蓝玉,这个影片第三重要的角色,有着比我们想象中更深远的意义。
他虽然与游天鸣相对,但他绝不是坏人。他与游天鸣亲如兄弟,在游天鸣被焦三爷冤枉时,主动承认自己的唢呐是游天鸣从火里抢出来的,足以证明他心地善良。只是正如他长大后自己所说,他没有长性,不适合继承焦三爷的技艺。起初他没想通,对成为了接班人的游天鸣心怀嫉妒,后来打开了心结,对游天鸣继续以兄弟相待。
蓝玉长大后也不摸唢呐了,但是当混混来侮辱唢呐班时,他一样不能忍。
他不能忍,与混混大打出手。可是影片最后,他的生活仍然与唢呐毫无关系,甚至还劝说游天鸣放弃唢呐。
吴大师歌颂不了这个角色,却也批判不了这个角色。就像他也同样无法去定义游天鸣的师兄弟们。这些人就像活在影片的夹缝里,从而也最为真实。
焦三爷与游天鸣呼喊着:回来啊!来吹唢呐!无双镇不能没有唢呐匠!但是导演没有让他们回去,因为吴大师心里清楚,唢呐匠活不下去了。而人总是想要活下去的,能像焦三爷与游天鸣一样抛却一切也要坚守的人,能有几个?又能支撑多久呢?
焦三爷与游天鸣是活在导演理想中的人,但这部电影拍得要真,所以导演要警醒自己什么是现实。现实的师兄们选择了另谋出路,这是他们的无奈,也是导演的无奈。他只好自己用现实,为理想中的希望与期冀绝唱。
所有意义上的绝唱
这些夹缝里的角色,正像是如今包括我在内的普通大众的一个写照:
——你认为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该得到弘扬与传承吗?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绝不能失传! ——那你会去花钱看这些传统艺术的表演或者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吗? ——不会。
我们都为失去而感到遗憾,却没有谁愿意去承担坚持所带来的那份痛苦。中国文化的大量失传,表面上看,是因为没有受众,没有市场。根源上却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没人真的足够在乎这些传统文化的死活。
如果真的足够在乎,真的不愿意失去,一种文化与艺术绝对有存在的价值。而这不仅仅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解决的,否则游天鸣又何必一个人在焦三爷的墓前含泪吹奏《百鸟朝凤》呢?
带着所有意义上的绝唱,《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在我们的生活中划过。如果你看了,请享受那份绕梁三日的余韵;如果你没看,也请稍微多关注一下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我只希望吴大师这首平静的绝唱,可以把真正能够改变现状的那些人唤醒。
我们还能失去多少?
我是沉船,理智的浅思者,沉静的普通人,幸福的哲论家。无论是生活品读,时事点评还是思想传播。我的文字永远以让人们幸福为目的。如果你觉得我的文字让你有所收获,欢迎关注我。沉船守着宝藏,静静等你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