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柳青儿

以此文,祝愿大家都挺好!
《墙头记》这部戏剧我看过多次。小时候跟着哥哥姐姐挨个村子跑着看,一遍又一遍,现在陪着老母亲一起看。
《都挺好》这部电视剧,我却是一集没有看的。我只看了书。但听说也火爆。
这两篇作品相差约50年,却有诸多相似之处。拙见,请批评指正。
其实我有大把的时间。
清晨去和狗狗打个招呼,中午顺便在院子里晒个太阳,偶尔还去主人用花室改成的鸡窝里面,看看两只母鸡悠悠得迈步。不过,我是不太喜欢我在喂母鸡白菜的时候,那只狗狗抢去了大半白菜帮子吃了去的。在午饭后,我带上口罩,在胡同里面背着手走,那只狗狗却不会跟着我跑的,往日里她是汪汪跑在我的前面的,虽然他已经9岁高龄了。我理解她,她的眼色是不太好的,莫非是人类流行的近视眼?
中午的院子,暖和的像在老家的炕上。赶紧找一块床单晾在了绳子上,还好!写作正是时候。狗狗温柔的躺在旁边,回味着中午的韭菜饺子和昨天鲅鱼下水的味道。
生活如此温馨,却怎么也比不过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纷纭。

那就先来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墙头记
吕剧《墙头记》脱胎于由山东省鲁剧院山东梆子剧团根据蒲松龄的同名俚曲改编的同名作品。1960年5月2日,山东梆子名家刘桂荣为毛主席演出了《墙头记》,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1978年,山东省梆子剧团在济南山东剧院上演《墙头记》创下了连续演出45天不换剧目的记录。当时是真的火爆!
善良的张木匠辛勤劳动,将两个儿子拉扯成人,由于妻子早亡,他对他们很溺爱,长子大乖从小学做生意,后来发了财。次子二乖粗通文墨,为人虚伪。发乖二乖都不愿奉养父亲,怨恨”老爹爹今年八十三,何不死在圣贤年”。
张木匠年老体衰,已失去劳动能力,不得不依靠儿子为生。可这两个儿子都嫌弃他。一天,大乖”照章”送爹到二乖门口,二乖夫妇拒收老爹。大乖无奈,逼着老爹骑在二乖家的院墙上,并对爹说:”你要掉往墙里掉,掉到墙外可没人管饭。“遂拔腿躲走。

张木匠年轻时有个好朋友王银匠。这天,他挑着银匠挑子走街串巷,忽见张木匠昏倒在墙上,就将他救霞。王银匠对张木匠的遭遇十分同情,他计上心头,要利用大乖和二乖爱财如命的本性,让他们养活老父,同时也趁机整他们一下。于是王银匠以要账为名,跟俩儿子叙说当年张木匠怎样在他的炉子上化了许多银子,暗藏防老。大乖、二乖听后又惊又喜,各自都想先把爹弄到自己手里。于是,一场”争爹战”开始了。
张木匠表面上生活是好多了,但内心痛苦却加重了。因为他没有银子,不愿在欺骗中生活,不久抑郁而死。
张木匠死后,大乖和二乖想到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看见那堵墙,想起王银匠。”认为这里一定有文章,于是他们又争着去找王银匠。
王银匠得知老友病故,十分难过。大乖、二乖争相表白自己为爹的后事准备的齐全,王银匠听后也就放心了,哀悼一番准备回去。谁知,他们夫妻四人却苦苦缠住不放,一定让王银匠说出老爹藏银的地方。
王银匠决心再一次戏弄他们,便让他们去刨墙。他们拼命地刨,结果墙倒了,四人被压在墙下。

《都挺好》
近期作品,大家都有所耳闻,在这不详细叙述。随着60岁的苏家大妈的忽然去世,苏家的家庭可以说是浪花朵朵,五味杂陈。

首先给王银匠点赞,点10能量的大赞。
在《墙头记》中,王银匠是一个非常正面的角色。作品使用非常直接毫无折扣的方法,把王银匠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痛快痛快。王银匠不愧是张木匠的铁哥们。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聪明果断,有气势。谁也不服,就服王银匠。真朋友就是这样:能够看到朋友的困难,然后帮助朋友想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对不孝之子进行有效的惩罚。给力给力非常给力,如果到现在的社会王银匠会有很多很多粉丝的,绝对是社会中的一股清流。王银匠,您来简书,我必点赞,点赞必点10能量大赞。
不孝之子古来有,现在更不缺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不孝之子,古来有之。不孝的方式却是花样繁多。
《墙头记》作品中大乖二乖的不孝是非常明显的。作品描述和表现直接明了,无拖泥带水,艺术冲击力特别强。虐待老人、吃不饱、喝不上,穿不暖,老人的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更谈不上精神上的需求了。这是赤裸裸的不孝。
《都挺好》作品中两位儿子的不孝。在委婉、隐晦、不夸张中体现的却是更发人深思。通篇来看,苏家两个儿子苏明哲苏明成都是不孝之子。
作为家中主心骨,大儿子苏明哲处理家庭事物大包大揽,几乎是不计后果式模式。表面上对父亲的要求,没有任何拒绝,父亲说啥就是啥,父亲似乎可以真的可以呼风唤雨,掌权翻身。实际上父亲得到了什么?从苏明哲这里真正得到了什么?父亲快乐吗?作为大哥搞得整个家庭乱七八糟、一地鸡毛,老父亲的快乐何以谈起?所以苏明哲的孝是伪孝,是夹杂了特朗普式赖皮的真不孝。
二儿子苏明成虽然守在父母身边,在其乐融融的表面和谐中却是做着对父母的疯狂掠夺,理所当然、心安理得、信手拈来。得到不感恩,得不到就抢。这种强盗式的儿子是另外一种不孝顺。榨干了父母的钱,耗尽了老人的情,父母晚年失去幸福之源,孝从何来?!
以上三种不孝至今还比比皆是,花样百出。
子不教父之过,无论古与今
人出生之初,天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古人说:“父母之于子,不患不慈,但患失教。”作为父母,若只知道养活孩子,仅仅让他们吃饱、穿暖,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来教导孩子,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材。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里面极其重要的一个教育,就如同盖高楼大厦时打地基一般,地基打得愈深、愈扎实,盖得楼房才能愈高、愈牢固。《增广贤文》中有云:“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养而不教真的是身为人父、人母的一大罪过!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标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钓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以上两部作品中的两位老人,都没有好好教育孩子。苦果自酿一点不为过。疼爱不溺爱,才是真正的爱。
老来难,但谁都有老的时候
借用部分摘录,把美好祝愿送给所有老人。
老来难,当初只嫌别人老,如今轮到我头前。
千般苦,万般难,听我从头表一番。
耳聋难与人说话,差七差八惹人嫌。
人到眼前看不准,常拿李四当张三。
小青年,笑话咱,说我糊涂又装酸。
亲朋老少瞧不起,儿孙媳妇个个嫌。
真难受,颜色变,眼前生死两可间。
儿孙不给送茶水,反说老人口头馋。
使过的饭碗人人怕摸见,席前陪客个个嫌。
侧身睡,翻身难,浑身疼痛苦难言。
盼明不明睡不着,怕夜长,怕风寒,时常受风病来缠。
年老肺虚常咳嗽,一口一口吐粘痰。
儿女们,都恨咱,你老得这样还不死,你还想活多少年。
脚又麻,腿又酸,行动坐卧真艰难。
无心气,记性完,常拿初二当初三,想起前来忘了后,颠三倒四惹人烦。
年老苦,说不完,仁人君子仔细参。
对老人,莫要嫌,人生哪能净少年。
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
人人都把老人敬,尊敬老人美名传。
祝愿大家都挺好。
2019年4月。

还有呀,各位朋友,我告诉您几个好消息。
1.欢迎把您的优质文章投稿到林柳青儿的
天马行空书苑
文集。把您的精彩分享给更多人。
你是写作的小白,不要紧;
你一颗钻没有,不要紧;
只要你有一颗热爱写作的心,用真诚拥抱他,让我们共同期待灿烂的未来。
来吧。
带着你的真诚,我们一起奋斗。
在写作的路上,永不停息。
期待美丽辉煌灿烂的你。
你需要我。
我需要你们。
来吧,我在这里等你。
天马行空书苑的林柳青儿在等你。
有好文,有真钻,我们一起闪耀!
奋斗没有捷径,但是你可以来试试!
你有没有感觉到,成功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你来了吗?
2.林柳青儿是简书官方授权尊享会员推广员。是简书得合伙人。请点击林柳青儿主页充会员,特别优惠。
3.还有呀,欢迎各位朋友联系沟通,在林柳青儿的文章中加入您的链接。分享您的美丽文章。
4.有需要贝的,有需要变现的,请联系。
5.听说给高持钻用户,比如林柳青儿点赞,会有好的钻的回报。是真的!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